生态体验教育区域协同创新新常态

2015-07-22 04:00代新堂
中小学德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师生德育生命

代新堂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实验区在着力打造高品位现代城市教育的实践进程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合格现代城市公民为目标,以生态体验理论为引领,以“生态体验:中小学生、幼儿基础道德实践案例与理论问题”课题研究为依托,以十九项德目为抓手,以体验活动为载体,顶层设计,高位整合,协同创新,形成与时俱进的区域教育发展新常态。

一、顶层设计,政策制导,开创生态体验科研新范式

实践中,沙市实验区探索出了专家、学校、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三结合的科研模式,开创出一条德育理论与实践协同推进的新科研范式。

政府给力,为课题研究提供动力源。根据区委区政府制定颁布的《沙市区加强与创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区教育局向中国生态体验课题组申报立项了“生态体验:中小学生、幼儿基础道德教育实践案例与理论问题研究”子课题,制定了《沙市区中小学生、幼儿基础道德教育实施方案》,《沙市实验区关于加强生态体验课题研究的实施意见》,确保“三规范”“三落实”,即:规范组织机构、规范课题管理、规范科研制度;落实科研队伍、落实科研时间、落实科研经费。要求各实验校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遵循顶层设计、系统架构、分类推进、精细实施的原则,借助生态体验理论和实践模式,探索震撼心灵、感动生命、高效美善的魅力德育模式,建构沙市中小学生、幼儿道德价值观培养体系。加强学校生态文化建设,实施“一校一品”工程,打造具备高品位现代城市教育特质的区域德育品牌。

专家引领,理论与实践科学对接。全区中小学、幼儿园都申报立项了三级课题,生态体验专家组多次与学校一线实践者零距离对话,开展现场扎根性指导,帮助教师掌握生态体验德育活动设计和导引的关键技术,助推各实验校的生态体验课题研究理论与实践的科学对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与生活中,体验道德、体验生命的意义。

实践创新,形成区域陶养体系。在十多年的研究过程中,沙市区以十九项德目为总纲,与“三爱”教育和沙市打造高品位现代城市教育战略目标科学对接,结合探索形成的先进经验和资源进行整体构建。既关注中小学生、幼儿生命发展中的真问题,又遵循青少年儿童品行内涵发展的规律;既关注同一时间内各年龄段研究主题的发展性、关联性、延伸性,又兼顾十九项德目总纲下不同年龄段之间选题内容和教育目标的螺旋上升。在多重因子多个维度中综合统筹、立体架构而形成沙市区中小学生、幼儿道德价值观陶养体系。

二、理论引领,区域推进,形成生态体验化育新局面

在生态体验理论引领下,课题研究成员共同度过了十多个春秋,见证了一段震撼心灵、感动生命、互动陶养、群集共生,不断探索臻于美善和谐境界的魅力教育实践模式的生命历程。

——不断提升科研队伍素质。生态体验专家组多次莅临沙市培训、指导。2011年,专家组深入沙市实验区进行生态体验德育实践模式的系列化专题培训和德育活动现场扎根性指导,区政府、区教育局领导、中小学校长、各校德育骨干教师200多人全程参与。在“生命多精致教育就应多精致”,“爱与责任”的体验教育中,生态体验理论深入教师心灵深处,打开了教育实践的源头活水。通过现场大型仪式体验活动、优秀案例展示点评和现场零距离对话,渐次辐射和带动德育科研骨干队伍和外围队伍,形成了沙市区相簇而茂的生态化队伍丛林。全区先后派出一百多名德育骨干参加总课题组在全国各地举办的学术年会。在每年一届的暑期课题科研骨干队伍培训中,专家讲座、研讨交流、互动陶养,正能量不断扩散,成为深化课题研究的辐射源,追求高品质实践推进的能量库。随着教师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沙市德育与时俱进,形成了科学、合理、有效、有序的德育新常态。

——不断提升德育活动课水平。生态体验德育活动课完全取代了传统的班、团、队会(课),导引者通过体验式干预设计,创设富有价值引领和智慧激发的生态体验之境,从根本上超越枯燥说教,彰显德育文化的亲近感和吸引力。全区每年举办一届生态体验德育活动课竞赛,数十节优质课展示,数百人次观摩学习、数千次现场交流,让钟情教育、潜心科研的正能量在现场交互传递,构成了一幅生态体验教育科研群集共生的火红图景。每一节课的设计都凸现出各校的德育文化,在三重生态体验中涌流的生命感悟,思想精髓物化而成的学校文化标识,处处彰显出师生的生命灵动,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导引者根据体验者的生活阅历,针对真问题选定德目,运用各种手段,营造体验场,使体验者在体验场中全息沉浸,经历生命感动,师生展开体验诉说和零距离对话,交互提升,共同臻于蓝海遨游的道德境界,在体验中陶养化育,师生的生命样态更加润泽靓丽。如果说传统的德育过程是道德有限或不道德,那么生态体验德育就恢复了德育过程的道德性,回归到德育的本真。

——不断深化生态体验课堂研究。德育为教学和做人提供了方向感、动力源、学习智慧等三大支持系统。只有当全校师生浸润在道德的阳光雨露中,形成互惠共生、相簇而茂的生态关系,获得源源不断的学习与成长动力,学校才有可能完成其应担当的社会责任。我们用生态体验理论指导课程改革,倡导“任务驱动,目标导向”的学习方式,以“学案导学、体验探究、小组合作、群集评价”为策略,构建高品位现代城市教育的“生态体验课堂”,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教师籍此找到了育人的新感觉,学生籍此找到了提升核心素养的新场域,教与学成了享受快乐与幸福的生命体验场。

学案导学。编写《易学方案》,形成以“问题”为线索的导学机制。借助《易学方案》,学习的过程也就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积累能力、产生动力的过程。

体验探究。给学生充足的时空,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各种感觉器官,自主体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主动获取知识,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获得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

小组合作。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逐步养成尊重他人、欣赏他人、悦纳他人的态度,使得每一次互助都是一次平等的对话,一次心灵的撞击与情感的升华。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展示个性风采、释放心智潜能,互激互励,身心愉悦,互惠共生。

群集评价。小组群集评价与学生个体评价有机结合,既让每个组员在竞争中发挥个体优势,又让他们为了共同的目标紧密合作;既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责任感,又增强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由此,生态体验课堂的多重因子得以激活,教学如同一条流淌着激情与灵动的河流,课堂如同一段充满愉悦与创意的生命历程。

——不断增强学校文化生态化育魅力。独特的生态文化铸就独特的学校精神,也正是那独树一帜的思想、与众不同的学养、超凡脱俗的追求,形成了凝聚学校发展力的旗帜和灵魂。漫步一个个雅致的校园,浓烈的生态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校园里的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一亭一景,净化着师生的心灵,浸润着师生的生命。各校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校歌、校徽,都凸显了各校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展现了现代学校生态文化建设的特色。全区优秀校歌演唱展示,或雄浑古朴、或激越高亢、或赞美颂扬、或与时俱进,都一样震撼心灵、感动生命。每一首校歌都犹如一所学校的精神图腾,与校训、校风、校徽等相得益彰,对内,在于自我激励,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对外,在于自我张扬,以展示风貌,放歌天下。他们用校歌宣示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传统,感召全校师生、诚告社会。我们强调学校生态文化建设的重点是让学校文化深深地根植于校园,传承、发展学校历史文化,形成独特的学校精神。这种精神是学校办学传统与办学经验的文化积淀,它根植于其悠久的历史进程与深厚的校园文化内涵之上,是学校生态文化的内核,是全体师生认同的一种共同价值观,是学校的一种“教育场”,是学校的“精、气、神”,她赋予学校特有的个性魅力,是学校群体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核动力”。有了这种精神,全校师生就能“不待扬鞭自奋蹄”;有了这种精神,学校工作就会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突破。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文化自觉,也是学校生态文化“魂”之所在。当文化有了生命,有了主体,文化就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两个字,而是有了更为深远、厚重、灵动的含义。在这种充满霜华掩不住的书卷气的校园里,师生魂浸书香,徜徉巡游,穿越生命云层,优化行动方式,自然会身心愉悦,灵感勃发,创意无限,从根本上提升了学校文化的生态化育魅力。

三、协同创新,涵养品牌,进入生态体验教育新常态

生态体验理论的实践形态是全息体验、互动陶养、群集共生,创生一种臻于美善和谐境界的魅力化育模式,显现为一体万象、丰富多彩的活动。

——“四名”工程把师生心中的智慧和信念点燃。所谓“四名”,即名人、名著、名诗、名曲。以名人为范,培养师生的美善人格。走进任何一所学校,你都能感受到名人精神气息扑面而来,会说话的墙壁、诗意的长廊、广场的雕塑、名人的塑像,让学生走进名人、感受名人,与高尚对话,与伟人相伴,与名人同行。寻访身边的榜样,让名人走下神坛,使学生对名人可近、可感、可亲。追踪身边的名人,更是让学校小名人登上周一升旗台讲述自己微行大义的人生故事。以名人的不朽精神浸蘸师生骨髓,使师生人格高尚,一身正气。以名著修身,建树师生的大家风范。各校读书节成果展示中,一本本装帧精美的名著、一页页工整的读书笔记,让墨香和书香一同浮动,钢笔字与铅字交相辉映;这是学生在与世界文学名著及其作者对话,这是学生纯洁的心灵融入名著深厚浓烈的情感世界荡起的层层涟漪,这是学生的稚嫩与作者的深邃广博碰撞产生的智慧火花与生命感动。无论其书是博大精深,高瞻远瞩,深沉凝重,还是坦诚朴实,清新隽永,和风细雨,都是师生“精神成人”的食谱,是师生心灵的家园,是诗意的栖居地,是灵魂的孕育所,是生命的起跑线。引领师生诗意地行走在书香墨韵中,实现灵魂在高处的追求。以名诗铸魂,锻造师生的民族精神。一个被诗歌所熏习的场域,生命与诗歌电光火石的碰撞是温暖、深厚、澄明、润泽的,正所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诗从学生的舌尖滑落,情绪高涨,灵魂驰骋。学生诵读千古美文,传承盛世文明,陶养家国情怀,人在家中,家在国中,国在心中。爱家、爱社会、爱国家,生生不息。以名曲怡情,陶养师生的高尚情操。名曲以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达的情感美在孩子们的心灵中扎根,名曲欣赏像微微春风,丝丝细雨,犹如“仙乐风飘处处闻”,洗涤凡尘,净化心灵。当学生进入名曲的音律,与曲作者产生共鸣,心如登山临海般开阔,月下独酌般怡然,达到无我之境界,怡养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之情怀。

——诗意大课间是对学校大课间的创新与发展。诗意大课间大型仪式体验活动是运用生态体验理念,将学校大课间活动与“四名”工程活动融合,通过经典诵读、名曲欣赏、体艺活动(集体跑操、广播体操、校园集体舞等)营造体验场,导引学生在精彩壮观的大型仪式体验活动中快乐运动,健康成长,奠基诗意人生的体验活动。诗意大课间大型仪式体验活动的价值取向是追求集运动健身、诵诗明志、赏曲怡情、悟生命韵律、培养核心素养等多维目标为一体的诗化德育。诗意大课间具有高品位现代城市教育特质,是对学校大课间的创新与发展。体验者在大型仪式体验场中相互感染,摄能穿行,引发共鸣,放飞心灵,体悟循道,健体修身。学校大课间是在音乐的伴奏与信号指挥下,按照设计编好的程序,在规定的时间内有组织地以跑步、做操为主要内容连续不断的身体操练过程。生态体验理念赋予了学校大课间更丰富的内涵。用经典点燃学生的激情,用名曲震撼学生的心灵,用跑操提升学生的德行,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各中小学根据学校的文化特色、地貌环境,设计诗意大课间的活动项目。如,北二小天性课间,实小直臂行走,红星小学书法韵律操,北三小快乐小足球,北一小弟子规韵律操,张三小乒乓操,洪垸小学武术操,新小原地动感跑,实中的跑操,等等。诗意大课间超越了身体锻炼价值,是学生生命的欢会,充盈着生命的激情,彰显着生命的灵性,放射着生命的光辉,引领生命诗意远行。

——足球体验场成为学生创造快乐的生命驿站。区“快乐足球  健康行动”工程可以归纳为“一个宗旨”“二个机制”“三个结合”“四个进入”。“一个宗旨”即促进全面发展,培养核心素养。“两个机制”即人才输送机制和足球联赛机制;配套建立了小学—初中—高中完整的足球人才输送、竞训的对口衔接模式。在入学对口分配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足球特长,搭建足球人才输送的“绿色通道”。建立了小学、初中、高中三级校级足球联赛机制,全区中小学常年开展足球训练、足球游戏,做到班有班队、校有校队,每年组织学校开展足球联赛,丰富校园足球文化,造就“校园球星”。形成了中小学生人人爱踢球,人人会踢球,人人踢好球的生动局面。“三个结合”即专家与教师相结合、基地与学校相结合、学校与社区相结合,加强技术指导,培训师资队伍,丰富足球活动;基地重在培优,学校重在普及,优势互补;足球进社区,足球进家庭,校社资源共享,家校育人双赢。“四个进入”即足球进入学校发展规划,进入学校课程体系,进入阳光体育活动,进入学校文化建构。足球场妙趣横生,激情飞扬,成为学生创造快乐的生命驿站。足球体验场,球员与观众都会根据各自的生活阅历,诱发不同的道德和情感体验,爱国与责任、团结与合作、理解与包容、勇敢与拼搏等道德与情感在足球体验场生成、升华。

——校外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学生在“三天两夜”的校外综合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陶养人格。校外综合实践活动,体现了六大育人功能。独立生活: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拓展训练:挑战自我极限,铸就团队精神;手工劳技:开发潜能,提高动手能力;郊野远足:磨砺生命意志,炼就生存耐力;田间劳动:尊重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篝火晚会:发展学生个性,愉悦学生身心。校外综合实践活动,突出校外、突出活动、突出公益;突出体验、突出感悟、突出实效,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是震撼心灵、感动生命的人生历程。

——“一校一品”工程科研成果精品荟萃。实小强调过德行生活,抓习惯养成;新小顺应童心 “做最好的自己”;北一小经典耀童年;北二小尊崇天性,“奔跑吧,少年”;红星小学写字育人,翰墨薪传;北三小“记忆童年”毕业典礼;赛小艺术化育;洪小儿童之家。张三小“少年警校”;教幼“寻找身边的美丽”;实中班级生态文化;二中读书活动;十一中禁毒教育;五中、江华学生社团;七中、九中学生志愿者等,都是生态智慧的结晶。

品牌是一种形象、一种文化,一种价值,一种标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品牌,是从理论与实践研究中萃取提炼的精华,绽放着生态体验的光辉。

刘惊铎教授在《给德育一个理由》(《中小学德育》,2015年第四期)一文中指出:“给德育一个理由,意味着它必须顺应世界大势,站在人类思想潮流和改革实践的前面,坚持倡导和传播先进的思想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方式,成为学校教育离不开的思想灯塔,成为人类离不开的灵魂导航系统,德育由此会散发生命灵动的韵律,绽放生态智慧的光辉,成就其真正道德的、崇高的生命领航的事业。”我们期望,在探索生态体验教育的路上,能和师生共享美善机缘,共度生命时光,感受心灵震撼,享受生命成长。

责任编辑  徐向阳

猜你喜欢
师生德育生命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麻辣师生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