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的生态体验意蕴

2015-07-22 04:01王建军
中小学德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德育班级生命

王建军

从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卢梭提出自然教育思想,到美国教育家杜威倡导“教育即生活”,再到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建立并践行生活教育学说,生活教育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形成了完整的建构;而当代学人刘惊铎先生的生态体验理论则创新着生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生态”与“体验”交互融合,生发出1+1>2的教育魅力效应。当我们依照人本主义教育观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改造我们的教育的时候,会欣然发现,生态体验理论指引着我们前行的路。

近年来,沙市区实验小学围绕学校教育如何建构生态生活,促进主体体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办学理念:从生活走向生命的教育哲学

教育原本就是从生活中形成、提炼、分离出来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学生设计当下的生活和为未来生活作准备,教育的基本策略就是要在学生现有生活经验基础上完成有效建构,以生活为基础,以生活素材为内容,以生活方式为教育方式,教育的成果也要到生活中去检验、感悟、提升,并最终内化为一种稳定的素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咀嚼着生态体验理论,当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三重生态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圆融互摄效应进入我们的生活视野时,我们追求的生活样态突然具体、生动和美好起来,乃至我们今天养成了用生态思维和生态价值考量生活的习惯。由此,我们把学校教育的起点定位在“从生活开始”,把过程定位在“于生活(生态)中进行(体验)”,把目标定位在“为生命奠基”,厘清了“从生活开始,为生命奠基”的办学理念。

围绕办学理念,我们从学校生活生态实践出发,对校风、校训、学风、教风等校园文化进行了整体性重构。我们提出的校风是“当生活的学生,做自己的主人”;校训是“读活书,做真人”;教风是“善研、乐教、爱学生”;学风是“善学、乐群、爱生活”。提出的办学途径是“构建探究合作的教师生活、打造研究型教师,构建民主平等的班级生活、体验生态德育,构建互动生成的课堂生活、体验生命课堂,构建开放有序的校园生活、营造生活校园”。最终要实现的办学目标是“把学校建设成值得依赖和回味的生活家园,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民族根基和国际意识的现代公民”。

这样,我们以生活教育为核心,建构了一套新生活教育的实践体系,形成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教育哲学。学校在管理战略的设计、组织结构的重建、校园文化的建设、办学特色的锤炼、教育策略与学习方式的变革中,都有一个当然的出发点和过程——生活,都有一个必然的归属——生命。它时刻提醒着我们,“人的生活是人的生命的展开过程”,“教育是儿童当下的生活过程,并非全是为未来的生活作准备”,“善好的生活是‘三重生态圆融互摄、优化生命样态的生活”,生活就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当然过程,只有真诚地站在生活的维度,才会生发对生命真心的关爱,才会用心地引导学生“过生态生活”,才能有效地洞开生命感觉之门,促发情绪的萌动、生活的启迪,看到生命的惊觉、成长的风信。

二、做中学:从生活走向智慧的生命课堂

从生活的维度来看,生活是直观的、熟悉的、有用的,而知识教学一旦与生活关联起来,会立刻显得直观、生动和有用。生活是真实的,是需要面对的,生活于“我”是有意义的;而知识是外在于生活的一个冷冰冰的系统,于“我”是无意义的。因此,我们的生命课堂总是强调借助生活的彩色外衣,去妆点冰冷的学科世界。

从学习的角度来看,生活经验是学生“起跳”的最合适的标高,是学习的最佳起点,生活经验是有体验的生活,是学生温馨的回忆,是有价值的生活。因此,我们构建的生命课堂,总是适时提取学生的生活经验,想尽办法将其纳入到教学中来,建立已知与新知的联系,在“整理旧知,提取话题,引发讨论,激发思考”的过程中完成从旧知到新知的跃迁。

从教学的角度来看,生命课堂的理想状态是生活的状态,而生活的状态就是活动(游戏)的状态。有意识地将一个人置于活动的状态中,其实就是将他置于一个“任务驱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一个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看上去就是一个有趣的生活过程。儿童在做的过程中逐渐发现、甄别、积累、提升。

基于上述思考,我们提出了“做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做中学”就是要让课堂教学变成由一个老师引领着一群学生“玩游戏”“搞活动”“做事情”“过生活”的过程。“做”是实施教与学的主线,是展开教与学的载体,是贯通教与学的基本策略。在“做”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所要关注的要素是“情”与“知”的互动共生,“情知互动”是“做”的内在形式和基本状态,“情知生长”是“做”的目的。

以“做”为主线, “教”与“学”在做中合一,“情”与“知”在做中互促,“做中学”教学模式如下:

在此程序设计中,学生的认知在情感作用下按一定能力水平逐层递进发展,并逐步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其情感发展则以认知为载体通过系列价值标准的不断内化而形成一定的价值体系。的情感与认知相互协同作用,促使学生心智的和谐发展。

在生命课堂的构建与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抓住教学系统中的主因素:学生;始终抓住教学活动的主目标:生命发展;始终抓住教学过程中的总策略:做。做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就是从“死”的知识走向生命知觉的过程,就是从符号学习走向智慧生成的过程,就是强调“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从过程中学” “从合作中学”“从错误中学”。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的学生变得更自主,教师变得更自由,课堂上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三、生态德育:从体验走向善好的成长经历

站在生活的维度,德育是学校创生生态德育体验场的过程,是学生过德行生活的过程。我们通过构建民主的班级生活、开放的校园生活、真实的社会生活,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熟悉的、生动的、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认识生活,学会生活,创造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是建构生活化的德育环境。校园环境是生态德育体验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布置要兼具“育德、启智、品美、健体、怡心”等功能。我们做法是:相对有序,主题明确,课程化建构和过程化建构。如教学楼走廊文化,我们以学风“善学、乐群、爱生活”为主题进行建设,一号教学楼有四层,从一层到四层,每层楼分别对应“善学”的“愿学、勤学、会学、乐学”的四项内涵;二号教学楼有三层,从一层到三层每层楼分别呈现“乐群”的“乐于交往、敢于担当、善于合作”的三个维度;而“爱生活”则以“生活之星”的课程内容来展开,一张照片、一句名言、一个微故事和一句寄语都相得益彰,成为孩子个性生活的自我写照。

又如,我们在操场上构建了中华传统美德长廊。伫立这里,我们会被精编的校本教材所吸引,一种美德的概念,我们用一个典型人物来引入:然后迁移到现实校园中师生身边的例子上。一种生活行为的界定和解读,我们从关注生活中的德育小现象,到提出“生活中有哪些是我们小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彬彬有礼、礼尚往来、识礼知书,这些成语是什么意思”“怎么看待你和同学之间的矛盾”等校园生活的“真问题”。通过设置“守礼”“惟义”“倡廉”“知耻”“尽孝”“守信”等一系列校园活动来磨砺学生的德行。在这里,不仅有传统与现实的相融,还有“过”德行生活的引导。

漫步校园,引人入胜的是挂在墙上的孩子的故事。这些故事来源于“我讲我的故事”的德育常规活动,孩子们以自己的故事能够“上墙上板”,能进《生活教育》校刊或直接到午间广播站、升旗仪式上讲演为荣。孩子的生活是有故事的生活,用孩子的故事引导孩子的生活是教育实践的智慧。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写故事,孩子们说:“我能行!”在故事里,孩子与生活自由对话、澄明生活,和德育因子和学科知识自主对接、融会知识和体认技能,于自我内心自觉反省、生成意义,孩子于是成为了发现、品析和创造平淡生活之美好的主人。

二是打造个性化的班级文化。班级是孩子最熟悉的、最常在和最包容的规范公共场所,孩子的公共道德与行为习惯在这里生发与拓展、规范与养成。2011年,我们开始了班级个性文化的建设,要求每一个班级要有自己的个性文化。德育处深入班级进行指导,引导教师从现代教育理念中推及、从班级已有行为优势中挖掘、从改变班级的劣势出发再造。冯雪晗老师以“玩中学”为指导,在教室布置一块小园地,叫“教你玩”。冯老师初期是想用玩游戏减少孩子们的疯闹,慢慢地,她发现了孩子们游戏时宝贵的规则意识。她将这种意识有意向其他领域拓展,形成了班级事事讲规矩的氛围。

三是创生多功能的大课间活动。学校教育理应给孩子完整的生活,我们从生活的维度设计大课间活动,实现了健体功能与育德、启智、品美、怡心功能的整合。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由六部分组成,即:集合(教室门前集合)、紧急疏散(下楼梯)、直臂行走(进操场)、花巴掌(配自编“四处行为”三字经)、集体舞、跑操。我们的设计思路是:活动与孩子生活息息相关,从生活情境中生发孩子的兴趣与激情;从孩子身上彰显出来的的精、气、神,能让人感受到一所学校的学生气质——健康、活泼、诗意。

总之,在新生活教育的视野中,我们的课堂教学追求从生活经验走向智慧生成,德育活动追求从生活体验走向生命善好,校园生活追求从整体建构走向场域和谐。生活教育就是和学生一起回到生活中去,回到过程中去,回到师生共同创造的情境“场”中去,去洞开生命感觉之门,去获得真实的体验,去习得实践性智慧,去获取原理性认知。

生活教育超越了教育的功利心态,滤去了世俗之束缚,引导学生进入了完整的精神世界,把人类文化中那些熠熠生辉的思想、智慧、价值、意义、责任挖掘出来,汇聚起来、形成学生独立之人格、独到之识见和批判之精神。新生活教育就是要把学校建设成值得依赖和回味的生活家园,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民族根基和国际意识的现代公民。

责任编辑 徐向阳

猜你喜欢
德育班级生命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班级“四小怪”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不称心的新班级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