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宝这样正常吗?

2015-07-24 18:43编辑苏苏success
母子健康 2015年5期
关键词:脱皮黄疸新生

编辑/苏苏 文/success

新生宝宝这样正常吗?

编辑/苏苏 文/success

新生宝宝身体娇嫩,一旦护理不周,很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但是,并非宝宝出现的异常现象都是病。到底有哪些看似“不正常”的正常反应呢?

宝宝变黄了

每个新生宝宝都会有一个黄疸期,表现为皮肤和眼白发黄,有的明显,有的肉眼看不出,医学上称之为生理性黄疸。宝宝在出生后2~3天起出现皮肤变黄并逐渐加深,在第4~6天达到高峰,足月宝宝的黄疸在第2周末基本消退,早产宝宝通常在第3周内消退。

妈妈应对生理性黄疸一般不用处理,宝宝大都体温、大小便正常且食欲好,所以新妈妈不必为此担心。

宝宝突然抽动

新生宝宝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常在入睡之后出现局部的肌肉抽动,特别是手指或脚趾会轻轻颤动,有时受到轻微的刺激,如声音、强光或震动时,出现双手突然向上张开,很快又收回,偶尔还会伴随啼哭的“惊跳”反应。

妈妈应对新生宝宝惊跳时,妈妈只需用手轻轻按住宝宝身体任一部位,他就可以安静下来。如果宝宝出现了两眼凝视、震颤,或不断眨眼,口部反复做咀嚼、吸吮动作,呼吸不规则,皮肤青紫,面部肌肉抽动等症状,则应及时就医。

宝宝“发烧”了

新生宝宝“发烧”(体温超过37℃)很正常,因为他们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调节功能差,体温不像大人那么稳定。刚出生的宝宝体表面积与体重比例比成人大,很容易造成体温升高。有些妈妈怕宝宝着凉,给他盖得过多,又没有补充足够的水分,也会使宝宝“发烧”。

妈妈应对宝宝若有轻微的发烧,可以多喝点水,让衣物宽松透气,过1个小时再测量宝宝的体温。要保持新生宝宝体温正常,应让其处于通风且温度适中的环境内,不要盖太多的东西、穿太厚的衣服,宝宝就不会“发烧”了。

宝宝体重轻了

绝大多数新生宝宝,特别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在出生后头几天都会有体重减轻的现象。这是因为妈妈的乳汁在头几天不是很充足,宝宝的进食量还没有走上正轨,加上每天排出的大小便、呼吸及皮肤排出的肉眼看不到的水分等,使宝宝体内暂时失去平衡,导致在出生后前3~4天体重会减轻。减轻的量可能多达出生时体重的10%,不过随着宝宝渐渐适应,通常10天内即可恢复。

妈妈应对宝宝是否属于正常的体重变轻,可以从两方面来观察:体重丢失量应小于出生体重的10%;出生满2周时,应回升到出生时的体重水平。

宝宝呼吸忽快忽慢

新生宝宝的呼吸运动很表浅且没有规律,呼吸频率较快。在出生后的前2周,呼吸频率大约在1分钟40次以上,有的新生宝宝也可能多达80次。因为新生宝宝鼻咽部和气管狭小,肺泡适应性差,呼吸主要靠膈肌的升降,所以胸式呼吸较弱,而以腹式呼吸为主。又因为新生宝宝每次呼气与吸气量都很小,不能满足体内对氧气的需要,所以呼吸频率自然地就会加快,以吸进更多的氧气,这些都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妈妈应对早产宝宝或肺部发育较差的宝宝因缺氧而脸色发青时,可以刺激宝宝哭泣,促使肺泡张开,增加换气量。如果宝宝在呼吸不规律的同时,还有咳嗽、面色发紫、口吐泡沫的现象,要及时带他就医。

宝宝便便是黑的

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会排出黏稠、黑色或墨绿色的物质,有点发亮,但没臭味,这些东东都是胎便。胎便中的水大约占了72%,由胎宝宝肠道脱落的上皮细胞、胆汁、浓缩的消化液和吸入的羊水组成,必须在正常的消化开始之前排出体外。

妈妈应对宝宝用2~3天会逐渐排空黑便,无须特别处理,接下来就是正常的金黄软便了。

宝宝溢奶了

新妈妈在喂奶后轻拍宝宝背部的时候,宝宝或多或少都会溢奶,因为宝宝出生3个月内,贲门肌肉还未发育成熟,此时的贲门就像一个还不能很好控制收缩的瓶口,而新生宝宝的胃容量也较小,所以容易引起溢奶,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宝宝长大,到3个月时,溢奶明显减轻,大约6个月时自然消失,无须治疗。

妈妈应对妈妈喂完宝宝后,可以用手轻拍他的背部2~3分钟,让宝宝打嗝。避免宝宝过度哭闹或右侧卧睡姿,也可以减少溢奶。正常溢奶是从嘴巴慢慢流出,若奶水强力喷射出来,量很多,或是吐出带有胆汁的物质,应及时就医。

宝宝长了“马牙”

新生宝宝出生后不久,在上、下牙床的黏膜上,有时可以看到一些白色或淡黄色米粒大小的圆形光滑颗粒,俗称“马牙”。少的1~2颗,多的可能有数十颗,这主要是由胚胎期多余的上皮细胞堆积、角化而成的,不影响宝宝吃奶,更不会影响将来乳牙的萌出,完全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妈妈应对马牙一般在出生后2周左右就可以自行吸收,妈妈不要用针去挑或用布擦,因为新生宝宝的口腔黏膜非常柔嫩,一旦破损,细菌极易趁虚而入导致感染,甚至发生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宝宝脱皮了

几乎所有的新生宝宝都会有脱皮现象,这是因为新生宝宝皮肤最上层的角质层发育不完全,容易脱落。此外,新生宝宝连接表皮和真皮的基底膜并不发达,使表皮和真皮的连接不够紧密,造成表皮脱落的机会增多。这种脱皮的现象全身部位都有可能会出现,但以四肢、耳后最为明显。不论是轻微的皮屑,还是像蛇一样脱皮,只要宝宝饮食、睡眠都没问题就是正常现象。

妈妈应对给宝宝洗澡时使其自然脱落即可,不要特别采取保护措施或强行将脱皮撕下。如果脱皮合并红肿或水疱等其他症状,则需要送医就诊。

猜你喜欢
脱皮黄疸新生
鲁晓岚:黄疸
重获新生 庇佑
吃柑橘何来黄疸——认识橘黄病
手术后黄疸的病因诊断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新生儿黄疸护理观察
手脚脱皮小偏方
新生娃萌萌哒
孩子手脱皮别急着补维生素
响应面法优化未浸泡脱皮大豆湿热灭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