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精神状态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2015-07-25 06:47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北沧州061500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更年期综合征精神状态睡眠质量

李 辉(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北 沧州 061500)

心理护理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精神状态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李 辉
(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北 沧州 061500)

【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精神状态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更年期综合症患者22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就诊顺序分为干预组111例与对比组11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护理,干预组在基础性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睡眠质量。结果 干预组处于正常、轻度痴呆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对比组,表明干预组的精神状态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睡眠指标分数均显著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用于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可有效协助患者克服不良情绪,积极面对生活,改善精神状态并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更年期综合征;心理护理;精神状态;睡眠质量

更年期综合征[1]是女性由于内分泌改变引发的一种自主神经紊乱综合征,可能会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烦躁易怒、心悸失眠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除相关药物治疗以外,护理干预[2]在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和睡眠质量中具有极大的影响。选取我院将心理护理用于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分析其对患者精神状态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更年期综合症患者221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经精神科检查,无精神类疾病;排除心肾严重功能障碍者、病理性疾病及其他非生理性诱因引起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年龄42~57岁,平均年龄为(47.37±1.06)岁;症状持续2~8个月,症状平均持续时间为(4.83±2.31)个月。依据门诊就诊顺序分为干预组111例与对比组11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症状持续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护理,包括日常生活护理、饮食护理、体育锻炼护理等;干预组在基础性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具体如下:

1.2.1 尊重、关心患者

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极易出现消极心理。护理人员要态度诚恳、耐心、温和地关心体贴患者。尊重患者,尽量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若难以满足,向患者说明理由,保护患者自尊心。特别在领导、亲友及医护人员面前,患者成了被管理对象,潜意识中存在原角色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适应角色转变。同时要操作敏捷、举止文明,使得患者自然产生舒适感。

1.2.2 多与患者交谈

护理人员主动亲近患者,通过日常谈话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以便于分析影响疾病的因素,语言要丰富多彩。对具忧虑心理患者,要给予患者力量与勇气,介绍周围环境,使得患者逐渐适应新环境。多与患者讲些有趣的事情,让患者对自身疾病充满信心。

1.2.3 健康教育

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讲更年期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详细讲解给患者家属,使得家属对女性更年期内分泌改变引起患者的不适感得到详细了解,充分理解患者出现的忧郁、焦虑、发怒及急躁等消极情绪,提供精神支持,避免引发冲突,充分协助患者度过困难时期。并督促患者家属注重患者饮食护理,理解患者各种情绪反应,陪同患者多进行体育锻炼。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睡眠质量。

1.4 评价标准

(1)精神状态:根据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进行评价,包括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语言能力、回忆能力等,满分30分。正常27~30分,轻度痴呆21~26分,中度痴呆10~20分,重度痴呆9分以下;(2)睡眠质量:应用匹兹堡睡眠指数进行评估,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能、睡眠障碍、睡眠效率,总分21分,分数越低说明睡眠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精神状态

干预组处于正常、轻度痴呆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对比组,表明干预组的精神状态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精神状态比较 [n(%)]

2.2 睡眠质量

干预组的睡眠指标分数均显著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比较(x±s,分)

3 讨 论

雌激素[3-4]为女性身体健康重要物质,围绝经期女性雌激素减少,各组织器官功能逐渐下降,致使更年期综合征多发。更年期综合征[5]患者生理上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且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伴随出现,使得患者精神状态受到影响,睡眠质量相应下降。本研究证明,心理护理用于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可有效协助患者克服不良情绪,积极面对生活,改善精神状态并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梅 如,郑刘莎,王亚军,等.健康教育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心理状态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杂志,2015,28(06):826-827.

[2] 钱佩琼.更年期综合征病人中医情志的临床护理观察[J].中外妇儿健康,2012,36(21):119-120.

[3] 陆 鸿,刘 芹,杜艳红,等.社区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妇女中抑郁状态的影响分析[J].社区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妇女,2014,25(07): 4329-4330.

[4] 谢晓辉.人文关怀护理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焦虑情绪及其睡眠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6):92-95.

[5] 陈长香,桑海静.分析心理护理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精神状态和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3,31(41):115-116.

本文编辑:卢 娇

【中图分类号】R39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5.12.155.02

猜你喜欢
更年期综合征精神状态睡眠质量
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还不都一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应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我们应该拥有五方面的精神状态
16周太极拳锻炼及停练8周对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芪枣安神汤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情志护理干预配合针刺对急性面瘫患者不良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子午捣臼补泻法对更年期综合征雌激素影响的对比研究
孟氏针刺治疗更年期综合征25例疗效观察
万玛才旦的寓言式小说——在深层意识对精神状态的叙述
自拟中药方治疗更年期失眠3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