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子宫内膜增生症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的疗效观察

2015-07-25 06:47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河南开封475002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5年12期

李 磊(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河南 开封 475002)

良性子宫内膜增生症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的疗效观察

李 磊
(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河南 开封 475002)

【摘要】目的 探讨良性子宫内膜增生症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分析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PBAC评分逐渐下降,并且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Hb评分逐渐上升,并且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子宫内膜厚度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宫腔镜复查,子宫内膜变薄,活检结果显示内膜腺体数目减少,腺体发育不良,腺上皮呈低柱状或者立方状,间质细胞有蜕膜样改变。有2例患者自述面部有色素沉着,另功能性卵巢囊肿1例,未经特殊治疗,随访自行消退。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良性子宫内膜增生具有较好的疗效,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单纯子宫内膜增生;复杂子宫内膜增生;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子宫内膜增生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单纯性、复杂性、不典型增生。前两者为良性病变,不典型增生为癌前期病变。子宫内膜增生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子宫不规则出血,甚至大出血导致贫血、失血性休克等,并且有癌症的可能[1]。良性增生既往主要采用孕激素口服治疗,但是治疗时间长,副作用较大,甚至部分患者不得不选择子宫内切除术治疗。我院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良性子宫内膜增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良性子宫内膜增生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为单纯性增生或者复杂性增生,均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在接受本次治疗前3个月,未使用激素治疗。排除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子宫肌瘤患者。其中单纯性增生31例,复杂性增生7例;年龄29~48岁。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诊断明确。在诊刮术后的第5天,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放置治疗。

1.3 评价方法

在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在前半周期随访患者阴道出血情况,采用PBAC评分方法评价,观察子宫内膜厚度,检测Hb水平。观察6个月后,子功内膜诊刮术观察病理变化。在放置后6个月、12个月复查肝功能及肾功能评价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x ±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子宫内膜厚度、PBAC评分

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PBAC评分逐渐下降,并且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Hb评分逐渐上升,并且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子宫内膜厚度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子宫内膜厚度、PBAC评分(x±s)

2.2 病理变化

治疗后6个月,宫腔镜复查,子宫内内膜变薄,活检结果显示内膜腺体数目减少,腺体发育不良,腺上皮呈低柱状或者立方状,间质细胞有蜕膜样改变。

2.3 不良反应情况

复查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有2例患者自述面部有色素沉着,另功能性卵巢囊肿1例,未经特殊治疗,随访自行消退。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

3 讨 论

子宫内膜增生具有癌变倾向,但是临床观察显示大多子宫内膜增生具有可逆性,或者持续持续良性状态,只有少数患者发展为癌。根据病理结果,子宫内膜增生可分为单纯型子宫内膜增生、复杂型增生及不典型增生。单纯型增生因雌激素长期刺激,导致腺体与间质同时增生,腺上皮形态无异型性。复杂型子宫内膜增生腺体拥挤,间质减少,腺上皮细胞无异型性。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腺上皮存在异型性。本次纳入研究的患者均为良性子宫内膜增生,属于单纯型或复杂型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增生的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明确,但是研究显示雌激素长期刺激在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多种原因导致不排卵,雌激素长期刺激子宫内膜,而无孕激素的对抗作用,子宫内膜失去周期性变化,持续处于增生的状态。既往研究显示,接受雌激素补充治疗的绝经后患者,治疗1年后,大约20%发生子宫内膜增生,这证实雌激素长期刺激与子宫内膜增生有关。子宫内膜增生的主要表现为月经异常,患者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月经稀发,或者闭经一段后随后出现长期大量出血。子宫内膜组织学是诊断的金标准。对于良性子宫内膜增生多采用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促排卵药物,孕激素类药物,宫腔内放环等。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是一种宫内节育器,含左炔诺孕酮52 mg,每天释放剂量为20 μg,用期5年。左炔诺孕酮是一种孕激素,具有对抗刺激素活性的作用,能够促进磺基转移酶及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的作用,促进雌二醇向硫酸雌酮转化,迅速排出。其对雌激素受体还有抑制作用,减少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作用,从而发挥抑制子宫内膜增生的作用[2-3]。缓释系统的优点是一次放置,然后缓慢、持续、恒定释放药物。药物进入局部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发挥作用,避免了口服药物经胃肠吸收,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同时减少药物损耗,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放置于子宫内,缓慢释放的要素的药物对子宫内膜直接发挥作用,显著降低用药量。

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良性子宫内膜增生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治疗后3个月,患者PBAC评分就显著下降,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PBAC评分持续下降,说明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治疗后患者Hb水平持续升高,说明治疗后,患者阴道出血下降,贫血显著改善。复诊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后3个月,子宫内膜厚度就显著下降,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子宫内膜厚度持续下降。病理复查显示,治疗后6个月,活检结果显示内膜腺体数目减少,腺体发育不良,腺上皮呈低柱状或者立方状,间质细胞有蜕膜样改变。说明治疗后,患者子宫内膜增生情况显著改善。不良反应随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良性子宫内膜增生具有较好的疗效,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军敏,张俊素,武 乐,等.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11):61-62.

[2] 叶新红.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症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2):76-77.

[3] 陶俐辛.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3):110-111.

本文编辑:吴 卫

【中图分类号】R71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5.12.1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