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之恋

2015-07-29 15:32赫乔
中学生博览 2015年13期
关键词:思绪文艺青岛

赫乔

如果谈到和城市的关系,青岛就是我的初恋。我始终觉得,自己来到青岛,就是命中注定。

记得小时候喜欢大海,喜欢橘红海星和白色贝壳,喜欢它们串在一起的样子,挂在窗前叮咚作响,喜欢舅舅从遥远海边带回的海螺,举到耳边努力倾听海风呼啸,直到十岁那年,我离开从小生长的森林,第一次来到青岛,第一次见到海洋。

我能清楚地回忆起那是初冬的傍晚,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地拍,我提着鞋子光脚踩过沙滩,跑了很久才肯停下来,望着夜色逐渐笼罩的地平线,裹紧衣服大喊“啊——”现在想想,那么糟糕时刻的青岛都能让我一见钟情,何况现在。

在青岛读德语的这四年,我并没有成为一个在校园里蜗居的学霸,而是到处走走停停地熟悉这座城市。我最喜欢的路线就是没有路线:随机地跳上一辆电车或公交车,随机地在一处洒满阳光的街区下车,再等待另外一辆。望着窗外划过的老街巷红砖房、金属大厦五四广场,任思绪摇摇晃晃。多数时候,我会塞着耳机,脑海中荡漾的曲子也是随机播放。

最适合青岛的音乐,当然是民谣,或者是温柔气质的摇滚乐,就像我现在听的这首《岛歌》:“刺桐花开,招风雨来,往复的悲伤如同过岛的海浪。走入林中,和你相遇,又在今夜,与你分离,可是,你去了哪里……”特别清丽的女声,让我想起每个认识的青岛姑娘,独立又不失温婉。

青岛无可避免是个文艺的城市,这里有海滩,有红瓦绿树的德式建筑,有天主教堂也有崂山道观,有错落在老街上的咖啡馆和小书店,有贴满摇滚海报的小酒吧,也有狭窄却琳琅满目的杂货铺,那里挂满手绘或刺绣的地图,摆满明信片和诗集,文艺得与世隔绝,如同一块明亮的岛屿。

作为资深伪文艺青年,我在青岛的朋友却多半是真正的文艺青年,他们是诗人、摄影师、乐手或者青年旅舍老板,无限理想主义,永远朝气蓬勃。我们喝在茶堂,走在栈桥,春天逛樱花满枝的中山公园,秋天在八大关踏遍霜染枫红的落叶,行过清洌的北九水,爬上巨峰举起相机,定格下红日云海的奇谲景象。

青岛也不缺吃喝玩乐,很可惜,我还没尝过所有牛气冲天的大餐小吃,但无论是旋转餐厅里的三文鱼刺身还是街边的烤肉筋野馄饨,对我来说是无比珍贵的回忆。或许每个城市都不缺吃喝玩乐,但我是那么喜欢逛早晨的街市,那里渔民凌晨打捞的海鲜铺了满桌满地,随便拎一袋子虾贝螃蟹,回家洗净扔进锅里一蒸,开锅后整个房间里都涌动着鲜美的海味。

梁晓雪有一首歌,叫《城市》,我第一次听到的时候是在上海,可歌词把我的思绪拽回青岛的火车站,把我引到海堤,带我走过鲁迅公园和萧红故居,走向青岛的深处。“城市的清晨里充满着细雨,我想这是生命;多年的足迹告诉我不变的,我想那是珍惜;每当我独自想起从前,我想那是距离;所有的一切渐渐远去,我想这是命运……”

猜你喜欢
思绪文艺青岛
1942,文艺之春
思绪
秋雨的思绪
风吹皱了思绪
等腰直角三角形让我思绪飞扬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Elizabeth in Pride and Prejudice
The Great Charlie Brown The 1980s generation has to grow up sometime 现代都市里文艺青年们的 困惑、挣扎和追求
浪漫雅痞文艺
美丽的青岛
节日畅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