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系统设计协同、创新模式和创新绩效

2015-07-30 02:58王晔傅元略
软科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契合协同创新

王晔+傅元略

摘要:企业创新活动过程中的绩效管理系统设计是管理控制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绩效管理系统设计的交互特征,分析了绩效管理系统设计的协同效应,及其与企业创新模式之间的关系,提出并证明了相关命题。研究结论显示,当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协同时,即能找到协同控制成本的均衡值,使得创新模式与绩效管理系统的契合,有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

关键词:创新;绩效管理系统;协同;契合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Synergy on the Design of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 Innovation Model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e Equilibrium Model Based on the Synergy Control Cost

WANG Ye1, FU Yuan-lu2

(1.School of Management,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2.Center for Accounting Studies of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Abstract: The design of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 is important content in the field of management control research.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n the design of PMS,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sign of PMS and the innovation model on the basis of the intera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sign of PMS. Moreover, this paper proposes and proves the related proposition. The Conclusion shows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s will improve if the combination can be realized between the design of PMS and the innovation model, when the design of the PMS aligns itself with the innovation model which means that equilibrium value on the synergy control cost can be found.

Key words: innovation;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 synergy; alignment

当代组织面临的挑战导致他们重新聚焦在绩效管理系统(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以下简称PMS)与创新模式变化的适应性上,并且基于此来探索改善创新绩效的方法。创新环境和创新模式变化了,为了维持相关性和有用性,PMS也需要变化,相关研究主题应聚焦在PMS变化的程度和变化的类型,并据此构建设计协同的PMS,继而提高创新绩效。

就创新模式而言,如何基于创新绩效来设计PMS已凸显为组织管理的核心所在。因而,面对不确定的创新环境,管理层在PMS的设计中如何彰显不同创新模式的特征,实现PMS设计中的关键角色特征和创新模式的契合,继而提高创新绩效,是绩效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应关注的重要环节。实际上,实现PMS和创新模式的契合应聚焦在绩效管理系统结构动态张力如何生成上,即实现不同的PMS设计的协同,并使其成为创新绩效增长的动力。

为此,本文基于探索式或开发式创新模式,引入交易型和关系型PMS设计中可选择的两种角色特征[1],分析了PMS交互设计的协同,及其与企业创新模式间的契合关系。本文构建了数学模型,提出并证明了相关命题,这进一步为绩效管理系统与创新模式的契合有助于创新绩效的提高的构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证据。

1理论基础和命题的提出

1.1绩效管理系统设计和创新模式

企业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PMS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利用能力[2]。Broadbent and Laughlin的研究[1]提供了一个全新的PMS概念模型。在他们的概念模型中突出了PMS设计过程中的交易型或关系型的可选择的关键角色特征。关系型PMS的控制效率被选择实现目标绩效时的手段的沟通理性所影响。在一个关系型的PMS中,管理层和下属间的目标和绩效指标是高度透明的,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驱动组织在自反的权力结构下下放行动的决策权。一个交易型的PMS被选择实现目标绩效时的手段的工具理性所驱动,那或许呈现出PMS的高度功能主义特征。在这种控制情形下决策权和权力拥有者所制定的具体要求有关,绩效指标通过正式的规则和程序被定义,这或许导致一种更关注指标的准确度和量化形式的绩效评价倾向。这个概念模型也隐晦地提到了PMS变化过程中控制系统和权变因素存在均衡稳定,即权变因素(如创新模式)被嵌入或创造前,最优均衡选择不仅可能存在,而且能被实现[1]。

就所要求的变化程度而言,创新被分为探索式或开发式创新。更进一步,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都能生成知识,但二者生成的新知识之间存在差异[3]。探索式创新包含一个高程度的新知识生成,而开发式创新建立在低程度的新知识生成基础上。另外,特别是在早期阶段,探索式创新引发了整个组织较高的不确定性水平,而开发式创新中不确定性水平被认为是较低的[4]。而实证研究证据显示,企业不论是采用探索式创新还是开发式创新,只要存在明确而坚定的创新策略,都能够对创新绩效带来正面影响[5];创新过程或许从变化的PMS的设计中获利,PMS对增强组织的创新能力,继而对组织绩效的提高有非常积极的作用[6]。

1.2创新活动中绩效管理系统设计的协同

绩效管理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提升员工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它通过挤出效应抑制员工的创新能力[7]。例如,为创新管理提供正式规章制度的交易型PMS有利于计划的制定和对过度创新的抑制[1];但当刚性的规章制度抑制创新时,知识生成将受损害[8]。同样的,关系型绩效管理形式聚焦在非正式的沟通和信息的自由流动上,这将能使团队成员探索可选择的问题解决方案,并开发新的思想[9]。然而,如果仅仅提供关系型绩效管理形式,而很少采用或没有交易型绩效管理形式,团队成员或许会过度依赖信息的自由流动性,过多的聚焦在对替代机会的探求上,从而减少了创新团队内的合作水平[9],那转而可能会抑制员工的创新绩效。

一些学者认为,各种控制机制既可以相互替代,也可以相互补充[3]。同样的,作为控制机制的PMS也具有这一特征,即一种PMS或许被另一种PMS所替代,或者两个或更多的PMS在对预期结果的追求中相互增强。因而,对PMS变化过程中的关系型和交易型的交互形式的关注是必要的,因为关系型PMS或许会增加或者减损交易型PMS的效果,反之亦然。同时,两者的交互形式也能产生均衡,即不同的PMS交互形式间的动态张力的形成,而这种介乎管理的柔性和纪律性之间的动态张力或许是提高创新绩效的关键[10]。

尽管关系型和交易型PMS单独使用时也会产生效果。但当同时考虑到以上两种绩效控制的分离效果时,控制方向相反的PMS间的交互作用或许将生成有助于改善员工创新绩效的协同力量。当然这种动态的协同力量的形成并非是毫无代价的,两种绩效管理形式实现协同控制的过程中,需要承担控制成本,具体包括直接控制成本和机会成本(例如两种形式协同过程中的冲突带来的利益损失)。归因于相互制衡的控制机制,如果控制成本能实现均衡(创新控制净收益最优),则相反的PMS设计的同步执行必将有助于员工创新绩效的提高[3],即能生成有助于提高创新绩效的协同效应。例如,绩效管理的交易型和关系型形式被认为可以相互抑制对方的负面效果,通过协调行动计划,交易型可以阻止不切实的替代选择方案和对新思想的过度探索。关系型和交易型PMS协同控制的直接和间接效果被认为是支持创新的所必要的平衡力量,使得创新活动更集中,更有效,继而有助于提高创新绩效。

1.3绩效管理系统设计和创新模式的契合

开发一个关系型的PMS需要非正式的沟通和信息的自由流动,这对于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根本性变化特征的探索性创新过程尤为重要。例如,对于探索式创新过程中的较大的不确定性,过度的探索式创新往往造成创新成本过高[11],产品升级换代过快,经理人似乎更易于采纳边界和交互控制机制[12]。此外,关系型绩效管理形式或许提供了经理人向组织成员传递创新精神,并实现组织目标一致性的沟通手段。因而,在探索式创新过程中关系型PMS的使用程度将正向地影响创新性,最终将正向地影响创新绩效[3]。

研究者也发现,交易型PMS在提供规则来降低创新管理中的不确定性方面或许是重要的[3]。与探索式项目的经理相比,开发式项目的经理很少被不确定性所影响,他们更多地依靠遍及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正式的绩效控制机制。因而,在开发式创新模式下,交易型PMS更可能生成内在动态张力,并能促进计划的实施,限制过度创新。如果交易型PMS的使用能和开发式创新相关,并且创新和组织绩效相关,那么交易型PMS在开发式创新模式下将通过创新间接影响项目绩效。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当不确定性程度随着创新模式而改变时,对信息的需求,以及对协调和控制的需求可能在不同的创新模式下也是不同的。创新模式和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之间是否实现单纯的一一对应关系就能优化创新绩效,这一命题存在疑问。事实上,相反的PMS与创新模式的同步执行有助于创新绩效的提高,因为交互式的PMS与创新模式的合并能创造一个提高项目绩效的正的协同效应,最终有助于实现项目绩效的倍增[3]。探索式创新模式和关系型PMS的组合,或者开发式创新模式交易型PMS的组合只是一个连续统一体的两端,当PMS的设计被要求考虑不同程度的变化时,需要强调对探索或开发式创新采取交互绩效管理方式。在开发式创新活动中,交易型PMS可以控制和协调创新项目,并对创新进程进行监控,而关系型PMS以提高控制柔性和处理不可预测事件来承担互补角色。关系型PMS的互补角色将增强交易型PMS的控制效果,继而实现PMS的交互设计的协同,使得预期创新绩效能顺利实现。同样,在探索式创新活动中,交易型PMS能对关系型PMS的效果起到额外补充作用,通过获取额外利益来提高创新绩效。在创新活动的绩效管理过程中,交互设计是否协同,控制成本是否能实现均衡是创新模式与PMS能否契合的关键,继而是创新效率能否提高的关键。如果关系型PMS和交易型PMS之间不能实现协同控制时,即很难找到协同控制成本的最优均衡值,使得创新模式与PMS设计实现最优契合,这最终会阻碍创新绩效的提高。为此,本文构建了PMS和创新模式契合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并提出如下命题。

命题1在管理层和创新协同收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在创新绩效管理过程中,当关系型和交易型PMS的交互设计协同时,总存在协同控制成本的内部均衡值,使得PMS的设计和创新模式契合概率越高,企业创新绩效越高。

命题2在管理层和创新协同收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在创新绩效管理过程中,当关系型和交易型PMS的交互设计不相协同时,则很难找到协同控制成本的内部均衡值(即均衡值有严格条件限制),使得PMS的设计和创新模式契合概率越高,企业创新绩效越高。

2均衡模型构建

2.1模型描述

PMS和创新模式之间的契合过程是一个时间序列过程,如图2所示。首先,根据目前的创新模式,企业选择PMS的设计,员工选择创新投入水平。这个阶段中,创新模式和PMS的契合度越高,员工更可能对管理层的要求做出积极反应。第一阶段,随着创新活动的深入展开,PMS的设计和使用或许会维持原先状态,或许会做出改变。管理层决定投入资源学习,不断就关系型和交易型两种控制模式及其交互形式进行实验,目的是PMS的设计实现协同,在此过程中要考虑创新模式特征和协同控制成本。在第二阶段,经过反复实验,找到协同控制成本的内部均衡值,在这个均衡值下,协同控制净收益和管理层净收益均实现最大化,PMS和创新模式实现契合,员工创新绩效最终得到提高。

2.2参数设置和相关假设

本文假设存在两种PMS设计的自然状况:T0和T1,其中T0代表交易型PMS,T1代表关系型PMS,本文也用T表示不同的PMS产生的控制效益。在状态T0和T1中,我们假定这些状态下PMS真正有效的概率M=(1/μ)δpEμ。E是创新绩效(假设-100%0)表示两种PMS间变异程度,本文在0<μ<1和μ>1区间段内进行分析,0<μ<1区间表示两种PMS变异程度较低(即PMS交互形式协同程度较高),μ>1区间表示PMS的交互形式协同程度较低。δ表示其他情境变量与PMS的变异度,本文控制了该变异度。

管理层最初缺乏PMS是否有效的信息,同时缺乏对员工创新能力的认知,假定管理层需要投入成本来获取相关信息。假设投入资源为:e(i)=li2/2,i介于0到1之间,i表示管理层的信息投入水平,用管理层从实验中获得有用的知识的概率来表示,获得有用知识的概率越高,管理层就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同时假设获得知识的概率和投入资源之间呈二次曲线关系,l表示学习成本,并且l不变。从学习中观察到合适的机会时,管理层需要把这些信息传递给员工,员工根据这些信息决定创新的努力程度。为了捕捉管理层的沟通能力,我们用?表示员工接收到管理层传递的信息的可能性,?∈(0,1)。假设员工的分布是连续的,所以?也表示收到信息的员工的比例。因此l越小,管理层学习能力越强,正确识别员工创新绩效水平的机会也越大;?越大,管理层沟通能力性越强,控制绩效越高。

本文用S表示管理层从有效的绩效管理过程中获得的奖励。假设为降低事后的控制成本而选择事先投入成本的PMS的交互设计,更可能实现和创新模式的契合,并且未来的协同控制成本可能更低;反之,则要承担更高的协同控制成本。因此,假设创新模式和PMS设计相契合的概率是h,为了简化模型,这种情形下的协同控制成本为0;创新模式和PMS设计不契合的概率是1-h,这种情形下的协同控制成本符合均匀分布[0,Cj]。假设Cj足够大,以至于在PMS内,并不是任何创新模式都会产生更高创新绩效的,即pδ?T<μCj。然而,正如上文所讨论的,事前投入控制成本的目的是为了降低事后协同控制成本,并从事后的绩效提高中获利。相应的,假设事先投入的控制成本和契合概率相关,即投入的控制成本f(h)=kh2/2。

当PMS和创新模式契合时,将面对一个零协同控制成本,将会产生出100%的创新效率。当PMS和创新模式不契合时,PMS的设计将面对正的协同控制成本C,将需要权衡协同控制利益和成本,仅仅当C≤(1/μ)?pδTEμ(不断变化的PMS设计累积的协同控制成本要小于由此获得的收益)。因此,这类交互设计的PMS面对的最大成本是C*=(1/μ)?pδTEμ(1)。因而整合所有PMS的设计,总的创新效率计算如下:E=[h×100%+(1-h)C*/Cj](2)。

整合(1)和(2)式得出均衡的成本:C*=(pδ?/μ)[h+(1-h)C*/Cj]μT(3)

下一步,我们回到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管理层决定投入的资源e(i),管理层选择合理的i使自身收益最大化,即:

Max RL=ipδ?/μ[h+(1-h)C*/Cj]μS-e(i)=(ipδ?/μ)[h+(1-h)C*/Cj]μS-1/2li2(4)

当管理层预期员工对他传递的信息有较大的反应时,这将鼓励管理层花费更多的资源来获取有用信息。换句话说,管理层的投入增加了创新模式和PMS契合的可能性,继而可能导致员工创新绩效的提高(给定C*),而员工创新绩效的增加也会使得经理人获得的奖励进一步提高。

在这里假设创新过程的期望协同收益是R,选择创新协同净收益最大化,即:

4结论和启示

本文基于PMS的交易型和关系型特征,分析了创新过程中不同PMS设计间的交互作用和协同过程,提出了PMS的交互设计和创新模式契合的理论构想,并基于此构建了均衡模型。本文研究结论表明:PMS设计过程中的交易型和关系型的角色特征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转换,形成有利于系统稳定均衡的动态张力,最终实现相互协同,共生共存;在对创新活动管理控制过程中,创新绩效或许是检验PMS设计是否高效的重要结果变量,实现不同创新模式与绩效管理设计的契合是提高创新效率的关键;在PMS设计协同的前提下,PMS的交互设计与创新模式的契合会提高员工的创新绩效。对命题的证明结果为这一结论提供了进一步支持,即在PMS交互设计协同的前提下,总存在一个协同控制成本的内部均衡解,使得PMS设计与创新模式契合概率越高,员工创新绩效越高。反之,则如此的内部均衡解的存在有严格的条件限制。

本文的研究对我国企业在创新实践中如何设计高效的PMS也有重要的启示。实践中,如果PMS的设计以刚性的制度、规则为主,将很难随创新模式的变化而做出调整。基于此,有必要在企业创新实践中对PMS的关系型或交易型角色特征有清晰的认知,融合两者的关键特征,形成有利于两种绩效管理形式协同的动态张力,选择适合企业当前绩效管理现状的绩效管理交互模式,实现PMS设计与企业创新模式的协调统一,这对于我国企业实行人本管理,激发员工创新热情,继而提高员工创新效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Broadbent,J.,Laughlin,R.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s: A conceptual model[J].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 2009(20):283–295.

[2] 文东华,潘飞,陈世敏.环境不确定性、二元管理控制系统与企业业绩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9(10):2-14.

[3] Ylinen, M., Gullkvist, B. The effects of organic and mechanistic control in exploratory and exploitative innovations[J].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2014(25):93-112.

[4] Dewar, R.D., Dutton, J.E. The adoption of radical and incremental innovations: an empirical analysis[J]. Management Science,1986 (32):1422–1433.

[5] 何建洪,贺昌政.企业技术能力创新战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软科学,2012(6):113-117.

[6] 刘善仕, 刘婷婷, 刘向阳.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创新能力与组织绩效关系—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例[J]科学学研究,2007(4):764—771.

[7] 何会涛,袁勇志,彭纪生. 绩效评价导向对员工创造性的影响—绩效评价公平性的调节作用[J].科学学研究,2012(5):739—747.

[8] Amabile, T.M., Barsade, S.G., Mueller, J.S., Staw, B.M. Affect and creativity at work[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05(50): 367–403.

[9] Wilson, J.M., Goodman, P.S., Cronin, M.A. Group learning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7(32):1041–1059.

[10] Lewis, M.W., Welsh, M.A., Dehler, G.E., Green, S.G. Product development tensions: exploring contrasting styles of project management[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2(45):546–564.

[11] 林秋月,王文平,王娇俐.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特征的仿真分析[J].管理学报,2010(7):1015-1020.

[12] Chiesa, V., Frattini, F., Lamberti, L., Noci, G. Exploring management controlin radical innovation projects[J]. 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09((4):416–443.

[13] Sumon Majumdar , Sharun W. Mukand. The Leader as Catalyst: On Leadership and the Mechanics of Institutional Change[C]. Kingston, Ontario, Canada:Queens Economics, 2007.

猜你喜欢
契合协同创新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
生态建筑理念和“包豪斯”理念漫谈
探究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契合研究
协同软件市场的演进和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