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效果观察

2015-07-31 22:53韩广莉
当代医学 2015年14期
关键词:利普刀排液宫颈炎

韩广莉

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效果观察

韩广莉

目的 观察利普刀应用于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利普刀治疗,对照组给予微波治疗,对比治疗后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排液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术中出血量为(6.35±1.21)mL,少于对照组的(18.26±1.28)mL、术后排液时间为(7.44±1.21)d,早于对照组的(13.42±1.35)d。2组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术后排液时间,值得推广。

利普刀;慢性宫颈炎;微波

慢性宫颈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多由宫颈糜烂、宫颈黏膜炎、宫颈息肉、宫颈腺囊肿等原因引起。其主要表现为宫颈糜烂、子宫颈肥大、子宫颈管炎等。此病早期症状为瘙痒、白带增多、分泌物中带有血丝或少量血液等,病情发展时下腹或腰骶部可常出现疼痛,有时可转移至上腹部、大腿部以及髋关节[1]。如不及时进行治疗,严重者可发展成不孕症。临床上大多是给予慢性宫颈炎患者手术治疗,本研究为探究利普刀应用于慢性宫颈炎的治疗效果,特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到大庆市红岗区人民医院采用利普刀治疗的4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年龄24~48岁,平均年龄(30.14±2.11)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4.85±1.55)年。并取同期采用微波治疗的4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年龄25~50岁,平均年龄(30.45±2.81)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52±1.43)年。经统计学比较,2组患者在年龄以及病程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尿频、白带增多、痛经等临床症状;(2)阴道窥器检查结果显示宫颈有红色颗粒糜烂区,且宫颈肥大,息肉以及腺体囊肿;(3)宫颈涂片检查结果显示有大量白细胞;(4)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可查到致病菌。

1.3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在月经干净后1周内进行手术,术前均行常规检查。采用阴道窥阴器充分暴露宫颈,用干棉球拭净阴道及宫颈分泌物后用0.5%碘伏消毒。用复方碘溶液涂擦宫颈口,观察染色部位以确定病灶范围。

给予观察组普利刀治疗,具体如下:麻醉后,选择相应型号的普利电圈刀,将功率调整为5~7瓦,绕宫颈口顺时针切割l周,宽度超过病灶区3~5 mm,深度以1.5~2 mm为宜。术后创面用球状电极电凝止血,止血后在切面敷上甲硝唑粉,并用纱布持续压迫创面,于12 h后揭下。术后将切除的宫颈组织送往检验科检验。

给予对照组微波治疗,具体如下:麻醉后,将微波功率调整为20~45瓦,电凝时间以2~4 s为宜。烧灼宫颈糜烂面,范围超出正常组织2 mm,深度为3 mm,直至糜烂面凝固,颜色呈白色或微黄色为止,术后可用探针逐步分离官颈口防止宫腔粘连并敷上甲硝唑粉。2组患者术后均服用抗生素,且1个月内禁止盆浴,禁止性生活。

1.4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排液时间,并进行对比。

1.5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瘙痒、尿频、白带增多、痛经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且宫颈糜烂面消失,宫颈恢复光滑;有效:瘙痒、尿频、白带增多、痛经等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所缓解,且宫颈糜烂面大部分消失;无效:以上指标较治疗前无改变甚至恶化[2]。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7.5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

2.2 术中出血量对比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为(6.35± 1.21)mL,对照组为(18.26±1.28)mL。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90,P<0.05)。

2.3 术后排液时间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的术后排液时间为(7.44±1.21)d,对照组为(13.42±1.35)d。观察组的术后排液时间早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43,P<0.05)。

3 讨论

慢性宫颈炎在我国的发病率很高,且发病年龄有呈年轻化的趋势。根据研究发现,如不及时进行治疗,慢性宫颈炎发展成宫颈癌的危险性高达50%。因此,做好慢性宫颈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工作至关重要[4]。临床上采用微波治疗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由于灼烧程度过深且灼烧面过大易造成宫颈局部组织挛缩,生成瘢痕,从而减少宫颈分泌物,导致宫颈分泌腺闭锁,使宫颈黏液发生改变。利普刀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专门用来微创诊断和治疗宫颈疾病的专业技术。主要是将其作为高频的电刀,并通过电极的尖端产生3.8 MHz的高频电波接触身体,使患者的组织本身进行阻抗电波的吸收,同时瞬间产生比较高的热量,从而达到切除的目的[5]。利普刀可有效弥补传统治疗的不足之处,对宫颈周围组织的损伤小。且手术时间短,操作较为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对患者将来的受孕和妊娠无不良影响[6]。在治疗过程中不与患者的皮肤接触,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采取阴道放大镜进来操作,使手术的准确性大大提高[7-8]。

本院给予观察组利普刀治疗,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该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7.50%),术中出血量(6.35±1.21)mL少于对照组(18.26±1.28)mL,术后排液时间(7.44±1.21)d早于对照组(13.42±1.3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利普刀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术后排液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1] 吕福英,周素平.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安徽医学,2013,34(8):1196-1197.

[2] 黄红玲.外用溃疡散治疗利普刀术后慢性宫颈炎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4,35(3):274-275.

[3] 陈慧.慢性宫颈炎利普刀与微波治疗临床效果比较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12):111-113.

[4] 曹娟.浅析应用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4):2099-2100.

[5] 杨梨萍,朱安文.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16(8):457.

[6] 陈素君.利普刀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9(16):303.

[7] 白延琴,白海燕,毕雪玲,等.利普刀与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4):92-93.

[8] 吴凤枝,茹红瑞.应用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5):2017-2018.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4.011

黑龙江 163511 大庆市红岗区人民医院(韩广莉)

doi:10.3969/j.issn.1009-4393.2015.14.012

猜你喜欢
利普刀排液宫颈炎
絮凝菌处理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的响应面优化
民用飞机辅助动力装置排液设计综述
紫草素对慢性宫颈炎大鼠模型中免疫因子的干预作用
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
利普刀联合中药散剂治疗慢性子宫颈炎的临床效果
民用飞机辅助动力装置舱排液装置设计方法研究
护理干预对利普刀治疗宫颈锥切术的影响及效果观察
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探析
排液采气技术在凝析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中药辅助超高频电波刀治疗慢性宫颈炎17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