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胫骨Pilon骨折的手术策略及疗效分析

2015-07-31 22:53张敏
当代医学 2015年14期
关键词:腓骨踝关节胫骨

张敏

复杂胫骨Pilon骨折的手术策略及疗效分析

张敏

目的 分析复杂胫骨Pilon骨折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复杂胫骨Pilon骨折患者49例,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24)和观察组(n=25)。对照组采用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延期内固定手术治疗方法应用于复杂胫骨Pilon骨折患者治疗中,在有效保护软组织的同时,获得了较好的关节复位与轴向对线,对维持关节稳定及促进骨折愈合均有重要作用。

复杂胫骨Pilon骨折;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

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及建筑业的发展,胫骨Pilon骨折的发生率也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在临床上胫骨Pilon骨折又被称做胫肌穹隆部骨折,是指胫骨干远端累及负重关节面骨折,多由高能量损伤所致[1],并常合并有腓骨下段骨折及严重软组织损伤,临床合并症、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目前,治疗胫骨Pilon骨折方法较多,但至今仍无统一认识。本研究选取复杂胫骨Pilon骨折患者25例,采用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6月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复杂胫骨Pilon骨折患者

49例,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24)与观察组(n=25)。对照组男16例,女8例;年龄17~62岁,平均年龄(36.7±10.2)岁;致伤原因:高空坠落7例,交通事故12例,砸伤3例,摔伤2例。观察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38.6±10.5)岁;致伤原因:高空坠落8例,交通事故11例,砸伤

3例,摔伤3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部位、致伤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患者骨折

24 h内即给予手术治疗,采取全身麻醉方式。对于合并腓骨骨折患者,复位腓骨骨折部,并使用重建钢板加以固定;对于开放性骨折患者,彻底清创后,根据创口位置设计手术切口;闭合性骨折患者,在胫骨远端的前内侧做“L”型切口,按解剖位逐层切开皮肤,显露出胫骨远端的关节面及骨折块,将内踝骨折块复位并行LCP固定。撬开前缘处骨折块,将距骨关节面做为参照物,复位胫骨远端的关节面与前外侧处骨折块以及踝骨折块。若术中发现有骨缺损时,给予植骨处置。经X线机透视结果满意后,使用LCP对骨折块进行固定,再次行X线机透视,结果满意后冲洗切口,置入引流管,缝合切口。术后,由护士指导患者进行踝部关节功能锻炼。

1.2.2 观察组患者采用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于合并腓骨骨折及开放性骨折患者,处置方法同对照组;使用外固定支架对胫骨骨折部进行固定,并行足跟牵引,在患者骨折后7~21 d,当肿胀消退及软组织改善后,行胫骨切开复位及内固定术,手术方法与对照组同。

1.3 观察指标 根据Mazur评分标准对患者踝关节活动功能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越好,以此来判定治疗效果[2]。(1)优:评分值≥92分;(2)良:82分≤评分值<92分;(3)可:65分≤评分值<82分;(4)差:评分值<65分。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复杂胫骨Pilon骨折在临床上属高能量的损伤,多由车祸或高空坠落所致,常伴有关节面分离、粉碎、软骨损伤、干骺端骨折等,由于轴向挤压力与成角或旋转共同作用,导致患者呈多种类型粉碎骨折出现[3]。目前,临床治疗方法较多,但手术时机选择、骨折复位及固定方式等,均直接影响患者预后效果。

骨折后,局部的软组织在24 h内均有程度不同的缺血症状,若此时进行手术治疗,极易出现诸多并发症状,但若将手术推迟骨折21 d后,此时血肿机化、肉芽组织已经出现并且骨折端已吸收,若此时行手术治疗,不仅手术操作困难,而且解剖复位的难度也较大,常会影响远期治疗效果[4]。本组观察组病例,在肿胀消退及软组织条件改善后(7~21 d)行胫骨切开复位及内固定治疗,胫骨可在直视下行解剖复位,术后软组织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并且踝关节术后疼痛程度较轻,利于术后进行踝关节功能训练,对提高手术效果有积极作用。

高能量最先作用的位置是踝关节面与胫骨远端的前外侧柱处,该位置骨质较松软,此处骨折粉碎压缩一般情况均较严重,腓骨远端受力较轻,加之骨质较硬,因此,腓骨骨折较完整[5]。手术治疗时,常先对腓骨复位并行内固定,可恢复肢体长度与力线,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6]。当骨折7~21 d后,对于踝关节面与胫骨远端的前外侧柱处骨折行切开复位,虽然此处骨折粉碎压缩较明显,但是其所对应的距骨关节面常常较完整,因此可以在跟骨斯氏针的牵引下,将距骨关节面做为参照,对胫骨远端的关节面、前外侧骨折块及后踝骨折块复位并行内固定,从本次研究中可看出,手术效果较明显,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机率低,利于提高患者术后踝关节活动功能[7]。胫骨Pilon骨折无论是否属开放性骨折,其导致软组织损伤一般情况均比较严重,术前根据骨折具体情况,应充分考虑胫骨切口、腓骨切口与创口间关系,尽量做到2个切口距离相距7 cm以上,预防皮肤坏死发生的可能性。另外,当软组织损伤、缺损较严重时,手术切口张力过大,使其难以闭合,若腓侧切口处未有开放性创伤,应先适当开放胫侧部切口,让其延期愈合,着力闭合外侧腓骨部伤口,更利于皮肤获得足够血供,降低皮肤坏死发生几率[8]。

综上所述,胫骨Pilon骨折治疗一直是创伤骨科治疗的难点,其治疗目的是保护软组织同时,尽可能维持关节稳定,让骨折部位如期愈合,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发生,以获得较好的关节活动功能,但在临床治疗时,由于骨折病情较复杂,均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才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9]。

[1] 许国祥,王秀会,王子平.复杂胫骨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9):82-83.

[2] 樊良,金以军,何磊,等.胫骨远端前内侧入路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Pilon骨折[J].中医正骨,2013,25(7):127-128.

[3] 刘家明,高鹏,沈建雄.复杂Pilon骨折的治疗策略[J].中华外科杂志,2011,49(7):59-61.

[4] 李志业,石颖,毕永耀.复杂胫骨Pilon骨折的手术策略及疗效评价[J].中国伤残医学,2014,26(2):216.

[5] 刘广辉,赵梓汝.复杂胫骨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1,13(4):74-75.

[6] 吴相桥,钟志刚,陈树鑫,等.复杂胫骨Pilon骨折的手术策略及疗效分析[J].山东医药,2013,53(1):67-68.

[7] 林真富,谢怀春,李泽林,等.复杂胫骨Pilon骨折的手术策略及疗效[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6(12):193-195.

[8] 龚伟东.复杂胫骨Pilon骨折的手术策略及疗效研究[J].医学信息,2014,4(34):73-74.

[9] 冯刚.复杂胫骨Pilon骨折的手术策略及疗效研究[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2(5):103.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4.053

湖南 412000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张敏)

猜你喜欢
腓骨踝关节胫骨
腓骨肌萎缩症外科治疗专家共识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腓骨肌萎缩症患者的肌电图诊断特点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腓骨肌腱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综合护理干预在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