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应用甘露醇联合甲泼尼龙治疗重症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分析

2015-07-31 22:53刘军
当代医学 2015年14期
关键词:甘露醇尼龙口病

刘军

早期应用甘露醇联合甲泼尼龙治疗重症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分析

刘军

目的 分析和研究早期应用甘露醇联合甲泼尼龙治疗重症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重症小儿手足口病患儿54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27)。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单加甘露醇,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甘露醇与甲泼尼龙治疗,将2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为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1.6±1.2)h、皮肤疱疹愈合时间(84.4±13.1)h、肢体抖动停止时间(12.8±7.6)h、易惊停止时间(48.2±8.5)h;对照组患儿退热时间(3.7±1.3)h、皮肤疱疹愈合时间(110.5±15.6)h、肢体抖动停止时间(31.4±9.3)h、易惊停止时间(108.4±9.6)h;观察组临床症状与体征消退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露醇联合甲泼尼龙应用于重症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早期治疗中,能够有效保持体液负平衡,控制患儿颅内高压,预防肺水肿发生,对提高治疗效果及减轻患儿痛苦均有重要作用。

甘露醇;甲泼尼龙;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手足口病在儿科临床上是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其是由于肠道病毒或柯萨奇病毒感染所致[1]。患儿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口腔、手部、足部出现水疱及精神状况差、发热等,若病情发展严重时,可导致患儿出现肺水肿、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危急患儿生命[2]。为了探讨治疗重症小儿手足口病有效途径,以挽救患儿生命,本文选取重症小儿手足口病患儿2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加用甘露醇与甲泼尼龙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1月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儿科重症小儿手足口病患儿5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27)。对照组27例患儿中:男15例,女12例;年龄0.8~7岁,平均年龄(3.2±0.6)岁;病程1~6 d,平均病程(2.4±0.5)d。患儿合并症有:脑炎25例;肺炎9例;心肌炎3例;肺水肿8例。观察组27例患儿中:男17例,女10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3.4±0.5)岁;病程1~9 d,平均病程(2.7±0.6)d。患儿合并症有:脑炎23例;肺炎11例;心肌炎2例;肺水肿9例。排除标准:已有心肺衰竭症状患儿;运动、精神发育迟滞患儿;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治疗患儿;合并有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组患儿的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相关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给予患儿行抗病毒及抗感染、退热、对症治疗,基础上单加用甘露醇(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 11020861)降颅压,治疗:甘露醇0.5~1 g/kg静脉滴注,间隔4~6 h 1次。并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根据动脉血气结果,必要时给予患儿行机械通气。

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联用甘露醇注射液(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 11020861)与甲泼尼龙注射液(辉瑞制药比利时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 20130301)。治疗:甘露醇0.5~1 g/kg静脉滴注,间隔4~6 h 1次;甲泼尼龙注射液1~2 mg/(kg·d)静脉推注,1天2~3次,用药时间根据患儿病情变化确定。

1.3 观察指标 2组患儿退热时间、皮肤疱疹愈合时间、肢体抖动停止时间、易惊停止时间等。

1.4 疗效评价标准[3]治愈: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消失;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疱疹结痂并且未有新皮疹出现。好转: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消失;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检查指标未完全恢复正常;皮疹数量减少。无效: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无明显改善或恶化;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结果均无好转或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组间的有效率比较行χ2检验,采用百分率表示;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统计分析检验采取双假设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儿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为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表[n(%)]

2.2 2组患儿症状与体征消退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消退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儿症状与体征消退时间比较(x±s,h)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一种流行性、季节性、出疹性疾病,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多数患儿症状较轻微,均以口腔、手、足等部位疱疹或皮疹为主要表现,预后较好。肠道病毒通过运动神经通路可进入至中枢神经系统,所以少数患儿可出现脑膜炎症状[4]。

重症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由于体温持续高于38.5℃的时间较长,全身可发生中毒性症状,如:肢体抖动、抽搐、呕吐等,病情发展快速,在几个小时内即可发生肺水肿及呼吸衰竭等,临床病死率极高。目前,临床对于重症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尚未有特效治疗方法,仅为保护器官功能、生命体征支持、对症处理为主。甘露醇属脱水制剂,其主要作用为降低颅内压。早期给予患儿应用甘露醇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脑细胞损害程度,控制抽搐等症状发作,另外,甘露醇还可减少肺水肿发生几率。大量研究资料表明[5]:手足口病患儿在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出现的36小时内,即有肺水肿发生,24小时内体液呈正平衡患儿,临床病死率显著增加。因此,早期给予患儿应用甘露醇治疗,能够延缓病情发展,为进一步救治争得时间。

甲泼尼龙属非特异性免疫抑制类药物,可以减轻脱髓鞘病变时组织炎症与水肿,改善髓鞘周围神经功能,从而达到逆转神经功能传导阻滞的作用[6]。另外,甲泼尼龙可抑制受损脊髓中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减少钙介导神经纤维的降解产物,减轻微血管与细胞膜损伤,静脉给药后,甲泼尼龙血药浓度是口服用药的250倍[7],脑组织在短时间内即可达到有效浓度,从而达到缓解患儿昏迷、抽搐、脑膜刺激征的目的。

对于重症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早期联用甘露醇与甲泼尼龙两种药物,能够有效缩短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消退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其与乃远福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8],这一结果充分说明:在重症小儿手足病患儿治疗早期,应用甘露醇与甲泼尼龙,在较短时间内即可纠正患儿异常炎性反应,降低神经系统损害程度,对改善患儿预后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1] 纪青.早期应用甘露醇治疗重症小儿手足口病86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4):159.

[2] 杜曾庆,王美芬,李凌媛等.300例手足口病患儿病原学分析及诊治体会[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1,18(1):58-60.

[3] 楼华妃.手足口病330例临床分析[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 11(7):72-73.

[4] 朱海.重症手足口病89例治疗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3,24(17):396.

[5] 田宝苹.手足口病重症临床特征与50例救治体会[J].医药前沿,2013,13(22):308-309.

[6] 董晓朵.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诊治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4,21(6):124-125.

[7] 顾远平.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医刊, 2013,40(24):104-105.

[8] 乃远福,李永新.重症手足口病早期临床特点及救治[J].医药前沿,2012,19(23):89-90.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4.098

江西 337000 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儿科(刘军)

猜你喜欢
甘露醇尼龙口病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尼龙6的改性研究进展
尼龙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电子及汽车用的高热稳定尼龙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安有尼龙扣的清理鞋
对《介绍一种甘露醇结晶溶解方法》一文的商榷
甘露醇治疗脑外伤致急性肾损伤及阿魏酸钠的治疗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