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共识,共促海丝合作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东盟开放开发合作办公室赴柬埔寨、缅甸考察调研侧记

2015-08-01 03:00林涵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海丝经济特区北部湾

□ 文/林涵

达共识,共促海丝合作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东盟开放开发合作办公室赴柬埔寨、缅甸考察调研侧记

□ 文/林涵

编者按:

2015年3月,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外交部、中国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位居中国南部与西部结合地带的广西也被归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其被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机遇与使命之下,广西如何谋定而动,加强与东盟的开放合作,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步伐?这一急需破解的难题需要海丝参与各方的沟通交流乃至达成行动的共识。

2015年8月13-20日,为推动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走廊互联互通建设,加快构建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筹划2016年第九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东盟开放开发合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延强一行4人的工作组,赴柬埔寨和缅甸考察、调研。

在此次为期8天的调研过程中,工作组一路考察、交流、探讨,对交通通道合作建设、港口基建相互投资、通关便利化、双边贸易发展等主要合作领域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将中国“一带一路”发展规划、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走廊规划建设构想、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建设机遇与考察国家进行了有效对接,并达成了深具意义的共识。

柬埔寨:海丝建设基建先行,人文交流不断密切

“柬埔寨十分关注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构想,‘一带一路’建设给缅甸带来很多共赢机会,为此柬埔寨制定了六大战略的规划,”柬埔寨公共工程与运输部陈尤德部长、洼幸·苏利亚副部长、国务秘书林西达宁和副国务秘书林敦优提等向工作组传递出了这一重要信息。据介绍,柬埔寨这一规划覆盖的项目包括路桥、轻轨和铁轨等,具体战略包括发展城市路网,建设城际轻轨,实施全国公路网升级改造,使道路延伸到内陆,包括和周围的邻国建立跨国道路,计划近期首先开工建设金边—越南的高速公路。

近几年来,柬埔寨的基建工程与中国政府的对接日益密切。据陈尤德部长透露,2012年,中国河南省交通运输厅便与柬埔寨公共工程与运输部签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合作谅解备忘录,相互承诺在柬埔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不断深化合作。目前该国的基础设施规划一直和中国等机构进行技术合作。2014年,《柬埔寨王国高速公路总体发展规划》由中国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完成。

节点城市的发展将全面助推海丝的发展。柬埔寨首都金边作为连接沟通海路的重要枢纽城市,在海丝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在新时期新机遇下,金边的城市发展出现了一定的滞后性。据金边市政府孔盛瑞副市长介绍,随着金边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公共交通、给排水、供电等设施远远跟不上发展需求,并且交通堵塞已经成为该市的最大问题。他表示,希望能够和中国的一些城市进行合作,通过BOT和PPP的模式来实现融资的多元化,进一步加大公共交通领域的合作。

海丝的推进让人文领域的交流日益密切,柬埔寨掀起中国热、汉语热。柬埔寨的孔子学院成为了这股热流的策源地。据孔子学院留守的管理人员介绍,随着中国提出实施“一带一路”规划,在柬埔寨掀起一阵“汉语热”,学会说中文,就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这一观念已经在当地年轻人的脑海里扎根。所以,孔子学院的汉语及汉文化传播工作发展很快,在柬埔寨已经设立有19个教学点,这些汉语教学点覆盖了学校、政府部门等,成为了中柬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孔子学院的管理人员建议,中国广西因地缘关系承担与东盟合作的很多工作,在推动与中南半岛国家的交流合作中,孔子学院应该可以作为一个较好的平台发挥作用,希望与中国广西加强合作,促进双边的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

缅甸:海丝建设载体不断完善,港口合作前景广阔

从2011年缅甸实施全面改革,开始对外开放以来,缅甸在各方面的发展都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同时,中国“一带一路”规划提出后,缅甸也积极参与其中。经济园区和特区是海丝建设中产业合作落到实处的具体载体。缅甸具备了这样的“载体”。“缅甸正在加快建设土瓦、迪拉瓦及皎漂3个经济特区。”缅甸商务部常务副秘书长严乃吞说。

这三个经济特区在自身优势、产业侧重等方面都各有特点。迪拉瓦经济特区由日本和缅甸合作开发,旨在引入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业和制造业方面的投资。

土瓦经济特区是泰缅政府共同规划建设的边境特区,有望成为缅甸的深圳。它的开发将以建设土瓦深水港为中心,项目内容还包括建设石化厂、炼油厂、钢铁厂、发电厂、土瓦—曼谷公路、铁路以及在沿线铺设油气管道。目前还没有中国公司参与土瓦经济特区建设,中企可伺机而动,在合作中共赢。

皎漂经济特区位于缅甸西部若开邦境内。中缅原油管道的起点位于缅甸西海岸的马德岛,天然气管道起点在皎

漂港。缅方计划把皎漂建成大型综合港口,利用物流和口岸效应,带动产业培育。2015年起在皎漂岩拜因岛上建设一个占地1500公顷的工业区。目前皎漂经济特区正在招标项目建设公司。

海丝的建设归根到底还是要锁定“海”,做足“海”的文章。港口建设及合作是“海”的重要标识符号。仰光港是缅甸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主要的稻米输出港之一、缅甸的重要原油进口港。其在地理位置上还有很好的条件优势:东达毛淡棉港165海里,西至勃生港258海里,南至槟城港762海里,至新加坡港1117海里。仰光港还是中缅贸易不断提升的见证:2014年,缅甸进口量约36万个标准集装箱,其中来自中国的约占40%。中缅贸易紧密度可见一斑。

但是,由于天然水深所限,仰光港已经没有再扩容扩建的条件。因此缅交通部门计划在皎漂附近的马德岛上建设30万吨深水码头,从而改善缅甸海运设施不足的情况。

达共识,加大开放开发力度,共促海丝建设

在各国各地市海丝建设风潮不断涌现的当下,工作组此次的调研意义重大。知己知彼,方能合作,方能共赢。中国广西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在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中大有可为之处,而具体如何才能“有所为”?“转变思路,统筹推进中国广西与东盟的开放合作”是工作组在实地走访调研过后达成的共识。

“中国广西在与东盟的合作中,要充分考虑东盟国家的需求,把自己的发展融入到对方的发展中。想对方之所想,做对方想做的事。”中国驻缅甸大使洪亮说,“要跳出广西看东盟,要站在国家的高度谋划对东盟国家的开放合作。”他还建议,要加强民间交流,商会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广西和北部湾经济区。“转变合作思路,善于利用国内外资源。如果将经济腹地的云南、贵州等西部各省拉进来一起参与,必定事半功倍。”

再则,东盟国家自然资源丰富,人工便宜,轻工产品缺乏。中国—东盟优势互补明显,有利于双方提升经贸合作、产业合作水平。同时,可发挥中国广西的优势,鼓励企业到东盟国家从事种植、养殖,深化轻工、建材、能源、旅游、物流等产业合作。

相互投资是海丝规划实现的重要举措。在此次调研中,缅甸、柬埔寨提出了公路、铁路、港口等一大批融资项目,中国相关的交通、商务、建设部门和企业,可以利用好亚洲基础设施建设银行和丝路基金资金,走出去参与当地建设、承揽工程。

“海”的财富是无尽的,中国—东盟需要用实际的行动及合作才能共收“海”之金果。广西北部湾港在对接东盟各国各港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且在近年来的港口建设中发展迅速。接下来北部湾可以积极拓展业务,增加北部湾港到东盟国家港口的航线,参与到东盟港口建设、发展临港产业和物流服务。值得一提的是,临海工业园区作为海丝建设的重要载体,北部湾经济区各市和大型企业,可到东盟国家建设“飞地产业园区”,切实将产业合作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海丝经济特区北部湾
经济特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者
——评《中国经济特区四十年工业化道路: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首届海丝旗袍文化邀请赛流光溢彩
临港新片区的法治期待
如何讲好“海丝”故事:关于“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展览叙事方法的研究——以“无界——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为例
北部湾大学坭兴陶教学改革探究
论经济特区在我国非均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建强堡垒铸就“ 北部湾第一哨”
万盏蜡烛 祈福海丝申遗成功
Preparatory Work before 2016 Pan-Beibu Gulf Economic Cooperation 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