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供求现状调查分析

2015-08-09 01:24马伦姣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22期
关键词:农资社会化湖北省

□文/马伦姣

(长江大学经济学院湖北·荆州)

湖北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供求现状调查分析

□文/马伦姣

(长江大学经济学院湖北·荆州)

完善和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对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的湖北农业来说极其重要。基于湖北省的抽样调查,分析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实际需求和意愿、供给情况、供给满意度,并提出建设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新思路。

农业社会化服务;供求现状;调查分析;湖北

原标题:湖北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供求现状调查分析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10日

农业社会化服务包括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的信息、科技、金融服务等方方面面,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前湖北省正处于农业转型关键时期,迫切要求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此,笔者及课题组学生成员于2015年暑假期间对湖北省沿江优势农业区、鄂西特色生态农业区、武汉城市圈两型农业试验区的潜江、武汉、恩施、咸宁、十堰等地的18个乡镇农户进行了农业社会化服务调查,采用问卷形式,共发放问卷310份,回收276份,有效问卷270份。调查从农户角度调查分析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供给现状,了解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及服务效果等,并基于调查结果提出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若干建议。

一、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很强烈,尤其在以下方面的需求非常迫切:

(一)便捷购买优质农资是最需要的服务。依据实际调查结果,希望得到优质农资的农户占74.3%,希望政府提供相应的技术、产品、法律法规的农户占41.1%,希望得到新技术和应用技术的农户占33.5%。农户最需要的服务是可以十分方便地得到优质农药、良种、化肥等。农户对农产品收购,专业耕作、播种和收割服务,贷款和信用担保,优良技术和畜牧技术等需求都很大。但由于基本上都是小规模农户,对农产品加工需求较弱。(图1)

(二)高产栽培技术是最需要的技术服务。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农户最迫切需要的是高产栽培技术,有这方面需求的农户占76.18%;其次是病虫害防治技术占52.66%。其他技术需求也较强烈,如繁育优良品种技术占43.8%,施肥技术和改良技术分别占31.03%和34.8%。同时我们发现农户也非常重视节水灌溉技术和机械化生产技术,对禽畜养殖和水产养殖技术有一定需求,但对秸秆还田技术却没有得到一定重视。

(三)最关注的服务就是实用技术信息。调查结果显示农户在信息服务方面的需求中实用技术信息需求是首位,占64.89%;其次是农业政策信息需求,占比为56.1%;对市场信息有强烈需求的农户占50.78%。调查发现农户对农业气象变化信息没有给予足够关注。

二、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现状分析

图1 农户对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需求

(一)农资主要渠道——农资专营店满意度不高。现阶段,农户购买农资的主要形式和渠道包括:到农资直销店或农资专营店购买、村集体统一购买、专业合作社购买、农业企业统一购买、自己联系购买等。但从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农户仍主要是从农资专营店购买农资,购买渠道非常单一。而且农户普遍对从农资专营店购买农资满意度不高,只有47.76%的农户回答比较满意及满意。

(二)对从农业推广单位得到技术服务认可度较低。调查结果分析发现,从农业推广部门得到科学技术服务占据45.55%,利用大众媒体获得占据42.01%、村集体获得的占据40.75%、自己探索占据28.84%。表明农业技术服务渠道比较多元化,主要包括农业推广技术部门、大众媒体、村集体、亲朋好友等。通过教育单位、科研和企业单位、专业合作社等农业推广部门获得技术服务不是十分理想,大多数都没有很高满意度,不满意达57.42%,仅仅只有两户满意。

(三)提供农机服务的主要是个体农机户,较容易得到。现代农业需要农机服务的环节很多,如收割、耕整土地、插秧、播种、喷药等。调查结果表明,农户最满意的提供农机方式就是个体农机户,达到64.89%,次要的是村集体提供,占18.50%。关于农机购买,由于成本很高,农户很少自己购买农机。湖北省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还不多,提供的服务还很有限,大多数农户认为从农机个体户得到农机很便捷,能满足生产需求。

(四)排灌服务也主要由个体户提供,但满意度比较低。湖北省时常发生干旱或者内涝,82.13%的农户认为需要排灌服务,主要通过村集体和个体户提供服务,58.63%认为不容易得到。以此,需要提高排灌力度,大力开展专业合作组织。

(五)农户对政府农业技术服务满意度不高。目前,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主要还是政府主导型,一般农户是农业技术的被动接受者,政府在提供农技推广服务中,对农民的真正需求了解不足,因此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大量的科技成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或不能为农民所接受,政府农业技术服务的提供与农户技术需求尚有沟壑,不能有效对接。调查发现,农户普遍对政府农业推广人员、推广方式、推广内容、服务水平等很多方面都不甚满意。目前农技推广主要采用集中培训、广播宣传和网络展示的方式,但目前农村主要劳动力基本上是文化水平偏低、接受能力较差的中老年人,上述推广方式难以起到实效。农民更希望专家或农技推广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给予现场指导。

三、调查结论和建议

(一)调查结论

1、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区域差异较大。从调查中可以看出,不同区域具有很大的农业社会服务需求差异,主要是因为存在地域差异。例如,武汉、咸宁、潜江等地对于排灌服务具有很大需求,但是十堰部分区域和恩施具有比较小的需求。此外,还具有不同情况的交通条件、地理位置,使得存在明显差异的社会服务需求,并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教育程度、户主年龄、职业等的影响,耕地信息、收入来源、种养信息、个人情况也会极大程度影响需求,所以应该区别对待不同需求的社会化服务。

2、农业社会化服务质量不高,供需矛盾突出。现阶段,社会化服务逐渐从单一模式变为服务产前、产中、产后的多方位扩展服务模式,目前,湖北省的主要服务模式就是产中服务阶段,很少出现提供产后、产前服务的模式,并且具有简单的形式,单一的内容,相关组织或部门十分容易提供比较空洞的内容,没有针对性,并且也没有足够提供农民急切需要的信息供给、农资供应、产品销售、技术支持等的信息服务,因为具备单一的服务形式、比较低的服务利益等因素,使得具有比较滞后的社会服务机构,不能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尤其是在防止动植物疾病、推广公益性技术、保障产品整体质量方面都不能符合实际需求。

3、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滞后,且运行不够规范。现阶段,湖北省具有相对比较小的贡献力度的专合作组织,具有服务水平效益不高、狭窄的服务范围和领域,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一是没有足够资金,在分析和调查的过程中,认为没有足够资金从而影响很难发展和壮大合作组织的占据88.24%,不仅与国家相关政府部门没有足够支持力度有关,合作社自身没有足够的投入力度;二是缺少专业人才。依据上述调查可以发现:认为由于缺乏人才导致很难发展和壮大专业合作组织占据70.59%。大部分管理和组织专业合作社的人员没有很高的素质,不能充分分析市场经济能力和市场经济意识,更加缺少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复合型人才,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发展和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三是没有通畅的信息。从上述调查中可以发现,大部分人都认为是由于没有通畅信息导致滞后发展合作组织,尤其是缺少市场信息。

4、龙头企业没有足够的服务供给能力,抑制了企业带动作用。农业龙头企业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但目前仍存在服务供给量不足、低水平定位的问题。调查显示,只有9.09%的农民满意龙头企业提供的服务,企业在个别环节中具有比较少的综合服务,没有很高质量,农民没有收到一定效益。

(二)政策建议。依据上述结果,对湖北省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提高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健全和完善乡镇、县等防控动植物疾病农业推广技术、质量监督等服务机构,建立一定考核机制,最主要的考核指标实际上就是为农民服务的工作量和业绩;合理改革分配制度,实行收入与业绩和职责息息相关的政策,保证工作人员具备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培训和教育在职人员的力度,从培训中发现问题,充分满足实际需求。

第二,加大培育专业合作组织力度。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是距离农户最近的、具有较强的组织和服务能力的机构,政府相关部门需要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援助,提高合作社信用贷款力度,不断改革抵押贷款设备的形式,制定和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特殊税收政策。由于没有足够人才、自给能力弱、依赖信息度高等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还需要相关部门为其提供一定的信息和技术服务,让农民可以免费学习技能和知识。

第三,增加农业龙头企业的现代化服务水平。政府的激励和支持是有效解决农业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农业化水平的关键,依据区域内部不同的信息资源,鼓励或者扶持一定的企业,确保可以带动整体的发展,为提高农业化服务水平,提供一定的资金、人才、组织、机构的支持,增加企业建立农业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适当创新社会服务化模式,建立结合农民利益和企业利益的机构。

总而言之,通过对湖北省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调查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湖北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供求尚存在很大差距,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当前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大培育专业合作组织力度,以及增强农业龙头企业的现代化服务水平。

[1]孔祥智,徐珍源.农业社会化服务供求研究——基于供给主体与需求强度的农户数据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0.3.

[2]殷志扬,林德明,程培堽等.苏州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供求现状与对策分析——基于农户的视角[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5.

[3]雷鹏,廖婷婷,张亚鑫等.农村沼气社会化服务供给—需求情况调查报告——以震灾重建区什邡市马井镇物管站为例[J].可再生能源,2011.29.1.

[4]靳铭,刘传磊,李小娜等.从过渡模式到目标模式——对陕西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2.

[5]蔡志坚,谢煜,宓燕等.林业社会化服务供求现状调查、供需结构矛盾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林改后的福建省为案例[C].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本文是长江大学2012年度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2csy004)阶段性成果

F32

A

猜你喜欢
农资社会化湖北省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送农资增收致富添助力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农资人,你是否看见鱼在流泪?
一个幸福的农资人
参加农资展会,细节绝不能丢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
湖北省将再添6座长江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