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结构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

2015-08-09 01:24郅建成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22期
关键词:协整产业结构高中生

□文/郅建成

(德州市德城区人大办公室山东·德州)

人力资本结构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

□文/郅建成

(德州市德城区人大办公室山东·德州)

本文采用山东省1993~2012年数据,利用VAR模型对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互动关系进行探讨,结论表明: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转型存在协整关系,并且高中生、大学生是引起服务业产业结构转型、工业结构转型的Granger原因,服务业产业结构转型不是引起高中生、大学生变化的Granger原因,工业结构转型不是引起高中生变化的Granger原因,但是引起大学生变化的Granger原因。根据结论提出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政策建议。

人力资本结构;产业结构转型;VAR模型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12日

一、引言

从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以来,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突出。经济学理论把人力资本作为异质性生产要素,并且在此基础上开创了内生增长理论(罗默、卢卡斯,1980)。到了现代福利经济学,人们不但承认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最活跃因素,而且把人力资本提升到了经济发展最终目的的地位(阿玛蒂亚·森,1998)。国内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如蔡增正(1999)、胡鞍钢(2003)、周晓等(2003)的研究支持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源泉这一命题;郭志仪(2007)认为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杨俊等(2007)实证分析了教育不平与人力资本的积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陈浩(2007)则超越了人力资本量的视野进入结构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进行分析,认为人力资本结构因素对沿海经济与内地发展的差距更具深层解释力。

人力资本是附着在人身上的不可分割的特殊资本,在实际经济运行中人力资本的作用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可以获得更多更优产出的生产要素,更重要的是它会依托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外界信息的变化进行获取、识别和分析,进而指导每个经济人重新配置各种资源进行生产。这也就是陈凌等学者提出的人力资本“配置能力”(陈凌、姚先国,1997)。正确认识人力资本配置能力,对于更全面地了解人力资本在现代经济运行中的影响机制更有意义。

经济发展的本质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一方面是传统产业的经济规模不断缩小,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不断下降;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不断出现,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不断提高。从经济发展的过程看,当人力资本存量小时,第一产业有绝对的优势,占比非常大,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很低;当人力资本存量逐渐提高时,此时农业向工业化转变,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也有所提高;当人力资本存量提高到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比重占绝对优势,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逐渐变小;当人力资本存量很大足以进入信息社会时代,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

表1 变量名称及含义

表2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表4 滞后阶数的选择

说明:①*表示各个指标选择的滞后期;②LR、FPE、AIC、SC、HQ是滞后期的五个选择标准。人力资本积累的速度越快,劳动力向新兴产业转移的速度也就越快。这样,人力资本积累与产业结构升级紧密联系。

表3 lnH1、lnH2、lnY1、lnY2的单位根检验

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二部分为人力资本积累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第三部分为政策建议与结论。

二、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证分析

(一)模型与变量介绍。本节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检验对人力资本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重点考察受人力资本积累与产业结构转型之间是否具有长期稳定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各变量及含义见表1。(表1)

(二)数据来源及说明。本文所用到的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高技术产业年鉴》,样本时间范围为1993~2012年,共计80个观测值。

表5 协整个数检验

表6 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表

表7 滞后阶数的选择

表8 协整个数检验

表9 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表

(三)变量的选取与处理。从数据的连续性和可得性看,本文选取了全日制的高中生、全日制的大学生作为人力资本结构的变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两个变量分别是服务业结构转型水平、工业结构转型水平。(表2)

(四)各变量的单位根检验及稳定性检验。由表3可知,所有的变量都是I(1)。(表3)

稳定性检验可以作为检验理论合理性的标准,它也是进行脉冲响应分析的前提。观察AR根可知,全部AR根的模均位于单位圆内,表明我们设立的标准VAR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从而确保了下一步研究的有效进行。(图1)

图1 VAR模型的单位根检验

(五)人力资本结构与服务业产业结构转型之间VAR模型的滞后阶数。VAR模型的滞后阶数是通过AIC准则及相关其他指标的综合考虑,我们选择的最优滞后期为3,即为变量的VAR(3)模型。(表4)

人力资本结构变量与服务业产业结构转型之间的协整关系:(1)约翰森(Johansen)协整检验(表5);(2)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6)。由表6可知,高中生是引起服务业结构变化的原因,服务业结构变化不是引起高中生变化的原因,工业结构转型不是引起高中生变化的原因,高中生是引起工业结构变化的原因,且两者都在5%的水平上显著。

(六)人力资本结构与工业结构转型之间VAR模型的滞后阶数。(表7)VAR模型的滞后阶数是通过AIC准则及相关其他指标的综合考虑,我们选择的最优滞后期为3,即为变量的VAR(3)模型。

人力资本结构变量与工业结构转型之间的协整关系:(1)约翰森(Johansen)协整检验(表8);(2)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9)。由表9可知,服务业结构转型不是引起大学生变化的原因,大学生是引起服务业结构转型的原因,工业结构转型是引起大学生变化的原因,大学生是引起工业结构变化的原因,且三者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

通过对山东省人力资本结构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利用VAR模型分析了高中生和大学生与产业结构转型的协整、格兰杰因果关系,我们发现人力资本结构对山东省产业结构变迁的内在机制。从人力资本结构的视角出发,本文给出尝试性的解释:

1、人力资本通过需求效应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本通过需求效应增加需求结构的变化从而导致需求总量的变化,人力资本积累不但能够增进整个社会的财富总量使国民收入总量增加而且提高家庭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提高。随着人力资本积累,收入水平的提高,个人的消费结构不断发生变化。整个社会产品生产趋向耐用化、高质化与高附加值。在产品供求结构的演变中,产业结构升级趋于高级化。

2、人力资本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本的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具有融合性,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并形成新的产业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本的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具有延展性,大量新产业在新学科体系的基础上形成,可以预测,随着人力资本积累的技术吸收和创新的速度越快,建立在其基础上的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三、政策建议

本文采用山东省1993~2012的数据利用VAR模型研究了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转型之间的互动关系。结论表明: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转型存在协整关系,并且高中生、大学生是引起服务业产业结构转型、工业结构转型的原因,服务业产业结构转型不是引起高中生、大学生变化的原因,工业结构转型不是引起高中生变化的原因,但是,是引起大学生变化的原因。由于我国教育投入不足和教育存在的弊端,教育结构还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因此,大力提高教育的存量和质量,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已成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将发挥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加快推进经济增长由物质资本推动向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推动的根本性转变,实现创新驱动型发展。其中,第一产业要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第二产业要加快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转变,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第三产业要向现代服务业主导的转变。

[1]Schul tz,W.Theodore.Capital Formation by Education[J].Journal of Pol itical Economy,1990.98.

[2]Schul tz,W.Theodore.Investment in HumanCapital[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51.

[3]郑秀君.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DI)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述评:1994-2005[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9.

[4]代谦,别朝霞.人力资本、动态比较优势与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升级[J].世界经济,2006.11.

[5]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F12

A

猜你喜欢
协整产业结构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中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检验
中国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协整分析
中国解决产业结构问题从淘汰落后产能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