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2015-08-09 01:24吴红霞金益多赵冬梅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22期
关键词:城镇化率河北省城镇化

□文/吴红霞金益多赵冬梅

(1.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文/吴红霞1金益多1赵冬梅2

(1.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

在阐述新型城镇化内涵基础上,探讨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生态文明角度提出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策。

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河北;现状

原标题:生态文明视角下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8日

一、新型城镇化内涵及意义

新型城镇化的“新”指的是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复新;“型”指的是转型,包括产业经济、城市交通、建设用地等方面的转型,环境保护也要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生态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生态政区”五同步的生态文明建设转型。因此,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就是以人为本,以城乡统筹、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将逐步实现土地制度的改革,有利于土地合理利用,发展规模化、现代化农业,促进经济增长,农民增收;新型城镇化提倡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反哺农村,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带动农村文化的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状态和生活质量,实现城乡一体化。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进去,走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对于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城镇化是工业化后期产生的一种规律性经济社会现象,是农村居民不断向城镇集聚的社会现象。在“十一五”期间,河北省深入推进城镇化建设战略,特别是通过开展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将河北省城镇化建设推向新的发展阶段。截至2013年,河北省城镇人口3,528.45万人,比2012年增加了117.9万人,城镇就业人员达到522.6万人,比2012年增加了46.7万人,城镇化率为48.12%,比2012年高1.32%。河北省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截至2013年,河北省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3.65平方米,比1990年人均住房面积提高了3倍多,到2014年底,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204元,比2003年城镇居民消费增长了近3倍,截至2014年底,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家用汽车28.65辆,电冰箱96.49台,移动电话206.60部,计算机70.29台。此外,河北省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在市区兴建了大批图书馆、体育场、展览馆等公共设施,在乡镇完善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基础教学设施,配备了乡镇医院的医疗设备,筹建了文化活动场所、自来水供应站和垃圾处理站等基础设施。截至2013年底,河北省乡镇文化站达到1,981个。这些数据都表明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城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

(二)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河北省新型城镇化率仍比较低。虽然至2013年,河北省的城镇化率为48.12%,但是仍远低于全国53.7%的城镇化率,和其他东部省份相比,也有很大差距。2013年我国主要省市城镇化率如表1所示。(表1)

表1 2013年我国主要省市城镇化率

2、河北省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城镇化的目的就是要城乡统筹,缩小城乡差距,使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使农民的居住水平、生活水平与城镇化相适应,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但是,2000年城镇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5,661.16元和2,487.86元,2013年城镇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22,226.75元和9,187.71元,收入差距由3,173.3元扩大到13,039.04元,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严重制约了城镇一体化的发展。

3、存在重经济、轻生态的发展现象。河北省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过度重视当前的经济发展,而忽视了长期的生态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最严峻的局面,而且日益呈现出恶化的趋势,对经济社会、人类健康以及国家安全都构成了严重威胁,成为民众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尤其是近几年出现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据资料显示,2013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重污染天气达到199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天,可以称得上是雾霾最严重的一年。

三、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对策

河北省地处环首都、环渤海核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随着国家将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纳入国家战略,支持首都经济圈、河北沿海地区、冀中南地区加快发展,使得河北省城镇化建设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推动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一方面要从河北省整体出发,制定整体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另一方面也要因地制宜,制定不同区域的城镇化对策。

(一)构建新型城镇化格局。根据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需要,河北省的整体定位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以建设京津冀城市群为载体,充分发挥保定和廊坊首都功能疏解及首都核心区生态建设的服务作用,进一步强化石家庄、唐山在京津冀区域中的两翼辐射带动功能,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及新兴中心城市多点支撑作用”。河北省区域经济的特点是构建河北省“两群一带”的新型城镇化新格局。加强承德、张家口、廊坊和保定的经济总体规划,提升承接北京转移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重型工业的能力,充分利用北京的经济带动优势,发展相关的零部件产品加工业,打造环首都城市群;加强对唐山、秦皇岛和沧州的沿海城市带建设;加强石家庄、邯郸、衡水和邢台的冀中南城市群的总体规划建设。

(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河北省是工业大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河北省要调整产业结构,坚持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先导,加大对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改造升级力度;积极培育、扶持和鼓励节能环保、生物制药和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注重培育发展小城镇特色产业功能区,发展特色鲜明的县域经济和多种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在对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信息网络、现代物流、金融和保险等现代服务业。低碳经济的发展是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河北省要加强低碳技术创新,重点开发和推广可再生能源技术、输配电技术、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技术等,促进河北省能源结构优化。

(三)完善河北省基础设施建设。由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所以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根据未来城市的人口规模、占地规模和交通设施,以满足人们不断发展的生活需要为前提,积极建设城市能源设施、供水排水设施、城市交通设施、城市环保设施等。此外,还要关注村镇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1]刘国斌,杜云昊.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5.7.

[2]郭宏.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5.5.

[3]孙丽欣.资源、环境约束下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探析[J].河北省第八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选编.

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生态文明视角下河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及路径研究”(项目编号:HB15YJ036);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项目:“河北省人才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JRSHZ-2015-03017)

F29

A

猜你喜欢
城镇化率河北省城镇化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安徽省生态足迹与城镇化率关系实证研究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
2011年全省城镇化率达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