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思路

2015-08-09 01:24严崇友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22期
关键词:账款信用发电

□文/严崇友

(中电(普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贵州·黔西南)

发电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思路

□文/严崇友

(中电(普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贵州·黔西南)

发电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资产负债率较高,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比重较大。在当前电力供需已经由不足转为相对过剩和新电改推进的背景下,探讨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并通过金融手段变现,有利于加快资金周转,实现资金良性循环,增强企业竞争能力,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

新电改;发电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思路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10日

随着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允许发电企业投资和组建售电公司进入售电市场,进行直接交易的同时从事售电或配售电业务,这就使得发电企业的销售对象不再局限于电网公司,客户趋于多样性。与此对应的应收账款也将趋于复杂,意味着发电企业加强研究市场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和研究。

一、应收账款管理研究重要性

应收账款源于企业的信用销售,买卖双方在购销活动中取得物资与支付货款在时间上的不一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特别是买方市场处于优势的环境下,赊销不容“拒绝”(Mian和Smith,1992;池国华,2009)。应收账款质量对于企业的资产运营效率及公司的资金安全至关重要。在现实经济中,由企业间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的互相拖欠引发的持续经营困境及企业失败,可能导致整个市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由此带来的信用缺失、市场信用危机不容忽视(邹彩芬等,2006;耿建新、谢清,2013)。

国内外学者对于应收账款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较多学者认识到,与同行业相比应收账款周转率越慢的企业应收账款流动性越弱。在应收账款风险成因方面,Mian和Smith(1992)认为企业的规模、集中度、市场支配力、销售渠道以及信用政策等因素影响了应收账款的金额及管理策略。大额应收账款纵然是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竞争压力所致,但也与部分企业单纯追求市场占有率、缺乏风险意识、应收账款内部控制规范缺失密切相关(李会萍,2011)。此外,应收账款可能源于认为操纵而非公平交易,相对于现金销售信用销售更容易被操纵,因而应收账款是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Dechow和Sloan,1995)。

从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现状上看,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金融环境与法律环境尚不健全,企业信用指标参差不齐,应收账款在资产规模中占较大,应收账款周转率、回款率较低,产生大量坏账和呆账,给企业带来不小的运营风险和隐患。2013年度,中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总额达22,503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4.5%。陈晓红、王地宁(2009)指出我国信用销售和应收账款质量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发达国家信用销售平均比例在80%以上,应收账款坏账率控制在0.25%~0.5%之间;而我国企业信用销售水平平均在30%左右,而应收账款平均坏账率却高达5%以上。

目前,电力需求增速放缓,加上近些年不断上项目、扩规模,电力产能过剩已逐步显现。随着发电小时数降低,新电改的深入,必然会加剧发电企业竞争电量,可能导致发电企业采用“风险”销售方式,提高发、售电量,大量的资金被应收账款占用,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影响了企业效益,加剧了财务风险。在此前提下,发电企业选择销售方式、加强应收账款管理至关重要。

二、应收账款管理研究思路

(一)加强用户信用机制管理,建立应收账款指数。建立信用管理责任制度和用户信息库,对用户的信用情况、生产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经济合同履行的基本情况具备应有的了解,建立用户信用档案,并对用户信用进行长期跟踪和持续分析,对大用户信用进行长期跟踪和持续分析,合理制定并及时调整供电计划。

研究建立全面的应收账款考核指数,立足于基本的会计理论和宏观经济理论,充分借鉴指数编制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如王化成等,2012),利用会计信息与科学的统计方法,尝试构建基于企业会计信息的应收账款指数体系,动态反映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情况,为企业应收账款风险控制提供“检测仪”和“预警器”。这个指数体系包括综合反映宏观经济综合的审慎监管指数、评估某一行业内运行情况的行业风险传导指数,以及单一分析某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指数,分别用于宏观决策、微观评价和微观决策。指数框架如图1所示。(图1)

图1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指数体系及研究框架

(二)加强应收账款内部管理。针对发电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风险问题及隐患,经营管理者应重视、用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这个问题,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预防坏账损失的发生,建立和落实信用管理责任制度,对大用户实施全程信用和应收账款管理,跟随售电和收款的交易环节,加强实施监控。

在应收账款管理理论方面,有学者指出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属于较难以改变的系统性风险,而信用政策则是企业管理应收账款的切入点(Van Horne和Wachowicz,2008)。池国华(2009)提出应收账款全程管理的思想,按照资产管理控制的基本程序,结合应收账款管理的特点,以信用风险为导向,建立涵盖事先、事中和事后三方面的应收账款全程管理思路。(图2)

图2 应收账款全程管理思路

建立应收账款全程管理,主要思路:事前规范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加强应收账款预算;事中严格的监控措施,建立应收账款内控制度,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动态分析跟踪管理,加强应收账款分析与报告制度;事后合理的收账政策,建立应收账款回收考核机制,适当引入外部催款力量(比如聘用有经验的财务、营销人员和律师),加大催款力度。

(三)加强应收账款融资研究。应收账款作为企业特有的一种债权,即企业的一种财务资产,可以进行转换或转让。在转换或转让的同时,不仅转移或减少了风险,还可以通过转换或转让融通企业经营需要的资金。应收账款融资常见方式有:商业票据贴现、保理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未来考虑加强应收账款信托融资与证券化研究。

1、应收账款常规融资方式。商业票据贴现是指,资金的需求者将自己手中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银行或贴现公司(融资公司)要求变成现款,银行或贴现公司收进这些未到期的应收票据,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日以后的利息后支付现款给票据贴现企业。保理融资是指企业把由于赊销而形成的应收账款有条件地转让给银行,银行为企业提供资金,企业从而获得融资的行为;分为有追索保理和无追索保理;保理融资与票据贴现相比手续稍复杂,企业需支付保理费。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是指企业把由于赊销而形成的应收账款作为质押,向银行申请授信而获得融资的行为;通常是持有应收账款的企业与信贷机构或银行订立合同,以应收账款为担保品,在规定的期限内企业有权以一定额度为限借用资金。

2、应收账款信托融资与证券化研究。自2002年以来已有信托公司陆续推出了应收账款信托产品,实践证明了应收账款信托的可操作性。根据实际操作案例,基本可分为:无追索权卖断型、有追索权卖断型、售出回购模式。应收电费款不同于其他标的资产,电费应收款无抵押、资金池存续时间较短且很不稳定、债权交易结构属于循环型等,这些特征决定了电力债权资产采取资产证券化技术时,其交易结构设计、资金池运作都应具备适合自己的独有特点。

发电企业应考虑结合生产经营时应收账款的特点,在无追索权卖断型模式下,将应收账款打包出售给专门从事资产证券化管理的机构,经过重组包装后,证券公司再以应收账款为标的物向国内二级资本市场发行有价证券。在研究思路上可结合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发电企业的现实基础,构建集团公司应收账款证券化资金池的模式,这对发电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的设计、研究与实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允许应收账款证券化对于改善企业融资状况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但其中隐含的商业风险和法律风险等不容小觑。需要加强研究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提高企业应收账款风险意识和评估控制能力、建立动态风险控制体系。

三、结束语

随着发电企业售电竞争加剧,企业为获取利润,提高销售额,必然相应增加应收账款。通过本文我们可以看到,应收账款管理可从加强用户信用机制管理入手,探索建立应收账款指数体系;建立和落实信用管理,加强动态分析与报告制度,完善应收账款回收考核机制;研究应收账款的处置,通过分析发电企业应收账款的结构性特征,研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发电企业应收账款业务的可行性和业务产品方案。最终提高应收账款的管理效率,促进企业价值提升。

[1]池国华.信用经济下企业应收账款的全程管理模式[J].管理世界,2009.6.

[2]耿建新,谢清.关于设置与考核应付账款周转率指标的建议[J].会计研究,2013.11.

[3]王化成,陆凌,张昕等.加强会计指数研究全面提升会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J].会计研究,2012.11.

F27

A

猜你喜欢
账款信用发电
“发电”
柠檬亦能发电?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我国银行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以A分行应收账款管理为例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摇晃发电小圆球
信用中国网
摩擦发电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