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2015-08-11 03:44吴生华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干部作风作风油田

吴生华

构建油田企业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油田企业干部作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能否得到维护和实现。油田企业唯有从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入手,坚持不懈地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扎实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路线的观点,才能使油田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真正地惠及职工。

一、油田企业干部作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油田企业在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表现一: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满足于当“太平官”,做“太平事”,守摊子、保位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当后进也不争先进,不挨批评也不想“出风头”;不钻业务、不学文件,机械行事、照抄照搬,工作完全脱离本单位实际。

表现二:工作漂浮、遇难则退。在工作作风上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会议多,应酬多、浮在上面多,深入基层少、调查研究少、工作落实少。有的干部对工作不负责任,相互推诿扯皮,遇到矛盾绕道走,遇到问题踢皮球,面对部门利益和权力却“寸土不让”,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表现三:高高在上、脱离职工。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严重,对职工漠不关心。少数机关干部高高在上,脱离职工,不愿深入基层一线,不愿开展调查研究,不愿帮助基层和职工解决实际问题,由于脱离职工,所以,产生的领导水平不高的问题和文牍主义现象表现得越来越严重。

表现四:欺上瞒下、虚报浮夸。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严重,喜欢做表面文章。对党中央的有关政策和上级的部署安排,表面上拥护,暗地里违反;有些干部浮躁不实、只说不做,习惯于“玩空手道”、“练假把式”;有的专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怕群众不满意,只怕上级不注意”,抓媒体眼球,搞轰动效应。

二、油田企业干部作风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原因一:社会转型与价值取向多元的冲击,油田企业干部中存在的作风问题有着复杂而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潮激烈碰撞,使油田少数于部理想信念动摇、思想道德滑坡、革命意志衰退,丢掉了石油工作“三老四严、四个一样”和“三个面向、五到现场”的优良作风;对上负责远远大于对下负责,对上阿谀奉承、曲意逢迎,在某些工作中把各种形式做到极致的程度以糊弄上级,对职工则高高在上、办事推诿,追求形式、脱离实际。

原因二:思想教育失之与弱。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层将反腐利剑指向规模庞大、资产雄厚的国有企业。从中纪委查办的腐败窝案来看,绝大多数犯错误的干部之所以犯错误的原因是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些干部虽然在组织上入了党,但在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并未随之提高;有的干部对党的优良传统、党性原则、党的宗旨缺乏深刻的理解和清醒的认识。

原因三:党内民主监督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为党员权利意识淡薄,有的党员甚至认为参与党内事务是上级机关和领导干部的事,不愿或不敢行使正当的民主权利,不敢监督上级领导,致使企业领导干部因为缺失监督而滥用权力产生腐败。纪委作为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其应有的监督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原因四:制度及管理措施执行不力。没有形成激励人想干事、干好事、多干事的管理机制。有的部门管理制度制定得多,但认真执行的少,是挂在墙上、喊在口头上,或者是松一阵、紧一阵,执行缺乏连续性,落实没有实效性。一些单位内部监督意识薄弱,存在“护短”行为,在考核过程中往往定性不定量,以软指标为主,评价尺度很难把握,不利于调动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构建油田企业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途径

途径一:构建完善的监督及约束机制。首先要加强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厂(处)主要领导要切实担负起干部作风建设的主体责任,深刻剖析在严格控制、规范“三公”经营使用和贯彻、落实“三重一大”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其次是搞好班子成员之间的互相监督。通过认真组织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谈心活动、个别交换意见等形式,把监督工作落到实处。最后是推动自下而上的监督。建立方便、快捷、安全的信访举报机制,及时处理职工反映的问题。同时,把对领导干部的管理与监督从“工作圈”向“生活圈”、“社交圈”拓展,切实把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途径二:构建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作风建设考核评价体系,是检验干部作风建设成果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不同的岗位特点,科学设置考核内容和指标,细化领导人员职务消费标准。对难以量化的内容,实行定性考核,并整合到民意调查中进行,通过群众满意度来检验,最后结合工作考核情况综合评价。将不同考核结果综合分析,相互印证,将最终评价结果运用到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的各个环节。

途径三:构建完善的奖惩激励机制。把干部在作风方面的表现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注重用那些职工评价好、业绩突出的领导干部,决不亏待那些勤勉尽责、埋头苦干的干部,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对那些顶风违纪,造成恶劣影响的干部,要严肃批评教育,直至做出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对本单位,本部门干部作风存在严重问题的“一把手”,要诫勉谈话、即期整改,或予以组织调整,促使领导干部养成讲作风、重作风的良好习惯。

途径四:构建完善的督查反馈机制。进一步健全干部作风建设工作的信息反馈、情况通报和报告制度,不定期地对机关、基层,尤其是对“窗口”服务单位的干部在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服务承诺,即时办结以及廉政勤政等情况实行走访调查,全面了解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抓好对职工反映的问题、所提意见和建议的处理和落实;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通过完善监督和制约机制,把党内监督、民主监督、职工监督、舆论监督等各种监督形式结合起来,从而增强监督的合力和实效。

猜你喜欢
干部作风作风油田
“三老四严”作风诞生记
碳中和油田的未来之路
加强煤矿企业干部作风建设的思考
“抠”字眼,暴露干部作风成问题
论“四清”运动中党的干部作风建设
提能增效转作风 真抓实干谱新篇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
在低渗、低压油田实施油田整体压裂的探讨
保持党员干部作风纯洁的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