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现状的研究
——以南京市六合区雄州街道为例

2015-08-11 05:27郑耀东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3期
关键词:六合区体育设施南京市

郑耀东(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0)

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现状的研究
——以南京市六合区雄州街道为例

郑耀东
(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通过对南京市六合区雄州街道的社区体育设施数量、种类和分布的实地调查,以及对社区居民利用社区体育设施情况的问卷调查,发现城市社区体育设施主要存在种类不足、数量少和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为此建议合理规划城市社区体育设施,注重社区体育设施的实用性,重视社区体育设施的管理,协调社区内学校场地,实现资源共享。

关键词: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南京管理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为南京市六合区雄州街道,雄州街道地理位置优越,东临仪征化纤,南接扬子、南钢、南化等国家大型企业,是南京市实施跨江发展战略的主要承载地区,是南京江北副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雄州街道是六合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居住人口最为密集的区域。区域内总面积112.9km2,人口14.8万(2013),下辖17个社区居委会和4个社区村委会。

调查采用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实地调查是2015 年1月对该街道21个社区进行体育设施分布的调查。问卷调查是对社区内居民发放问卷,来调查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和利用社区体育设施的状况,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4份,其中有效问卷192份,有效率96%,调查过程中尽量地做到性别和年龄的平衡。访谈主要是对社区体育管理人员和社区居民访谈,了解社区体育设施的基本状况。

2 结果与分析

2.1社区体育设施配置状况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南京市六合区雄州街道区域内的社区体育设施种类主要有篮球场、器械健身设施以及兵乓球、台球、棋牌、体育舞蹈等室内活动设施。与《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2005)》界定的19类社区体育项目比照,足球、排球、羽毛球、网球和游泳等活动设施缺乏,体育设施主要集中于比较大众化且易于开展的体育项目,种类还不够广泛。用地规模上该区域内的社区体育设施室外总用地面积28180 m2,室内总建筑面积5400 m2,人均体育设施室外用地面积和人均室内建筑面积分别为0.190 m2和0.036 m2,与《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2005)》制定的室外控制0.3~0.65 m2/人和室内控制0.1~0.26 m2/人的下限相比较,室内为其一半,而室外仅仅达到其1/3,社区体育设施用地严重不足,社区体育设施器械匮乏。

2.2社区体育设施利用状况

根据对该街道社区的小区物业管理部门的走访和实地调查,可以发现大多数社区的体育设施可以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尤其是室外活动场地。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时间越来越多,许多居民选择在清晨或晚饭后出门活动散步,近几年来广场舞尤为盛行,再加上近年来“送体育器材下乡”活动,南京市体育局赠送的老年器械健身设施等在各个社区都能够见到。但是除去这两个高峰时间段,这些体育设施基本处于闲置状态,而在清晨和晚饭后这些设备又基本上供不应求,这显示出了社区体育设施的不足和体育设施种类的不齐全,居民迫切需要多种形式的体育娱乐活动。

表1 社区居民参与的体育活动种类情况

表2 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场所情况

2.3居民参与体育的状况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娱乐时间的增加,居民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更加主动地参加各种形式的娱乐健身活动。居民在业余时间主要选择看电视、上网、逛街、打棋牌和体育健身等。调查数据可以看出,选择体育健身的人数最多,达到了55人,占调查人数的28%,说明如今城市社区居民的积极健康的生活观念成为主流,越来越多的居民把体育锻炼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

2.4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种类

居民参加体育活动多选择散步和跑步,而选择舞蹈的人数仅次于散步和跑步的人数,见表1。

这说明社区居民的偏好,也表明社区内可供选择的体育活动方式不多,社区体育设施的匮乏使得居民没条件选择更多的体育活动方式,也表明现如今广场舞已成为人们主要的休闲活动方式,居民在健身的同时还能交际交流。

2.5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场所

大多数社区居民选择在社区内参加体育活动,其中选择在社区内公园或广场进行体育活动的人数最多,而去城市免费公园或广场,以及去城市收费体育场的人数较少,选择社区内体育设施的

人数少于选择城市街道路边和学校单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见表2。

说明居民倾向于离家近距离的地方活动,社区内体育设施的匮乏,人们只能在街道路边和学校单位活动。

2.6居民期望增加的社区体育设施

结合调查数据得出,社区健身器械、室内活动室和网球场是居民最期望增加的社区体育设施。然而年龄构造的不同,期望增加的体育设施差异也呈现出较大差异,25~59岁的中青年倾向于选择网球场和游泳池等运动量较大的项目设施,孙杨和李娜取得的巨大成功也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其中。而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则更多选择社区健身器械和室内活动室的设施。

3 建议

(1)合理规划城市社区体育设施,注重社区体育设施的实用性,增加居民感兴趣的体育设施,如网球场、羽毛球场等,让居民可以在居住地附近就能共享种类多样的社区体育设施。

(2)重视社区体育设施的管理,社区体育设施被过度使用或者居民使用不当等现象时有发生,为了杜绝这类现象,让居民可以更好的参加体育锻炼,这就需要加强社区体育设施的管理,定期对设施进行维护和保养,还要对居民进行教育引导,培养居民爱护社区体育设施的习惯。

(3)协调社区内学校场地,实现资源共享。卢元镇认为,学校设施向居民开放是解决社区内居民体育设施缺乏的最有效的方法。学校拥有大量的体育设施资源,可以在周末、假期对社区居民开放,甚至可以采用无偿开放和有偿开放相结合的形式对社会开放,这样既能解决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修保养等存在的经费不足的矛盾,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区体育设施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2]六合年鉴[EB/OL].http://2010.njlh.gov.cn/lhnj2013/main. html.

[3]饶传坤.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以杭州市城西居住区为例[J].中国体育科技,2007(1):16-20.

[4]尹玲.关于我国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存在问题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9):28-31.

[5]宋杰,等.对当前社区体育设施配置若干问题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7(5):49-52.

[6]卢元镇.北京市住宅小区体育设施状况调查报告[J].体育科研,2005,26(5):34.

中图分类号:G8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8(b)-0163-02

猜你喜欢
六合区体育设施南京市
全民健身视域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策略的探讨
统编语文教材九(上)第四单元拓展阅读
刘辉
比亚迪集团扶贫
顽皮的云
我国公共体育设施供需矛盾与解决路径
南京六合区举行中小学创新教育嘉年华
商水县城关乡居民体育设施满意度调查研究
南京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