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总理拉美旋风

2015-08-13 13:37彼得·哈基姆(PeterHakim)
中国经济报告 2015年7期
关键词:秘鲁拉美李克强

彼得·哈基姆(Peter+Hakim)+玛格丽特+迈尔斯(Margaret+Myers)

在今年访问拉美的各国领导人中,没有谁能比中国的李克强总理更受欢迎了。他访问了巴西、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陪同的还有100多位来自中国的商业领袖。这一系列出访是一月份中国当局与CELAC(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代表在北京会晤后进行的。在此次新成立的中国拉美加勒比共同体论坛(China-CELAC)首次会议上,中国宣布将争取把与拉美的年贸易额翻倍,达到5千亿美元左右,并把对该地区的总投资提升至2500亿美元。鉴于中国的贸易、投资和融资对拉美经济越来越重要,对处于经济普遍放缓并面临外部资本不足的拉美地区来说,这个十年期的宏伟目标无疑是个好消息。拉美的经济困境,至少部分上是由于中国自身的经济增长放缓和进口需求减少所导致的,因此李克强总理的访问变得尤为重要。

目前,中国领导人出访拉美已成为多年的习惯,他们主要关注的是与该地区建立和扩大商业关系。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上任后仅数月(在与奥巴马总统加州会面之前)便访问了墨西哥、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以及哥斯达黎加。2014年,习主席又在巴西出席了金砖国家会议,在巴西利亚进行了一系列双边会议,然后访问了阿根廷、古巴和委内瑞拉。李克强总理的访问不仅进一步确认了中国对该地区的重视,还证明了中国对拉美政策的一贯性和一致性——特别是中国对经济事务的重视、强调避免国内政治混乱、关注商品生产与运输,以及中国对该地区的长期承诺。然而,对于此次四国之行,许多拉美人民还提出疑问:拉美地区是否应追求更广泛的经济关系,减少因中国对少数商品的大量使用而产生的依赖?

巴西再次成为中国领导人出访的第一站也是最重要的一站。在中国与拉美贸易中,巴西占据40%以上,并吸引了近一半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而且,中国和巴西还以多种其他方式相互联系着。两国都是金砖国家创始国,并在合作建立金砖国家新的多边金融机构。巴西还是中国主导的新国际发展银行中的唯一拉美成员。此外,中国作为越来越重要的世界政治参与者,必须对巴西予以关注,而不仅仅是作为经济伙伴和地区力量。在努力扩大新兴经济体在联合国、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重要机构中的作用方面,以及创造新的多边组织方面,中国和巴西都是天然盟友。

巴西的经济困境令李克强总理的访问变得对该国特别关键。预测巴西经济在2015年将萎缩,在2016年才开始逐步扩大;与此同时,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都在增加,出口、海外投资以及国内投资都在减少——使得中国大规模的融资和投资对促进经济重新增长变得非常重要。中国承诺在接下来几年对巴西的投资规模合计将超过500亿美元,加上中国的支持给巴西和海外投资者增加的信心会令经济复苏得更快,同时也会少些阵痛。

目前正在考察的主要项目包括资助巴西两家最大的公司——仍受数十亿美元腐败丑闻影响的石油巨头巴西国家石油公司(Petrobras),和近几年也在经受逆转的钢铁集团淡水河谷公司(Vale)。在李克强总理拉美之行提出的倡议中,最具雄心的是修建一条铁路线:从大西洋开始,经巴西富庶的农业区,从亚马逊地区进入秘鲁,并在太平洋边的一个秘鲁港口结束。若能够实施,这一宏伟计划将给中国、巴西和秘鲁三个国家都带来潜在的商业利益,同时也将开启更广泛的基础设施和交通整合这一长期区域目标。然而,对该项目的可行性还受到很多质疑,包括有可能极大低估了预计成本;即便能够克服环保团体和当地土著群体的强烈反对,成本也会增加并推迟建设;而且,三国要达成一致也将极其困难。有些巴西人民担心,鉴于巴西目前脆弱的经济,中资在几乎所有项目中都具有明显的谈判优势。

到目前为止提出的投资计划都与中国的政策方向相一致,关乎中国的长期利益。中国当局并非极其担心巴西目前的经济弱势,而是把这个南美国家视为未来重要原材料的关键供应国,以及中国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的潜在出口市场。对巴西政府,以及其他拉美国家政府而言,相较于其他双边和多边债权人,还是欢迎中国着眼于其经济管理、环境政策和社会标准等相对有限的需求上。

虽然习近平主席近来承诺要对拉美进行更加多样化的投资(在2014年7月宣布的“1+3+6合作框架”中有规定),巴西和其他拉美政府仍对中国对该地区的进口和投资的多样化有限性感到不安。根据联合国拉美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UNs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的数据,中国虽然对大量产业(包括制造业、造船业、科技业等)进行了新投资,但约90%仍投向了大宗商品。

中国从该地区的进口中约有三分之二集中在五种产品上——大豆、铜、石油、铁和钢材。这五种产品中有四种占了巴西对华出口的80%。仅铜一项便占了智利对华销售的80%左右,秘鲁对华销售的60%左右;同时,哥伦比亚对华出口中的85%是石油。这种拉美对华出口多样性的缺乏并不一定是劣势,特别是在其他地方的出口产品和服务较为多样化的情况下。不过,巴西并非是唯一一个对其工业发展健康和未来表示深深担忧的国家,其工业近年来一直处于停滞状态。中国计划进口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中型飞机和巴西牛肉,这可能会减少其对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的忧虑。但巴西、墨西哥及其他拉美国家仍视中国为产品制造方面的主要竞争对手,哥伦比亚与中国的自贸协定就已因该国制造商的反对而停滞。

相较于巴西之行,李克强总理对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的访问显得更为低调。诚然,在每一站,中国都会表达强有力的承诺以便进一步扩大已有的重要贸易往来,也会宣布许多项目计划。虽然这三个太平洋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已放缓,但仍呈正增长,而且与巴西不同,它们都没有面临巴西经济快速衰退的紧迫性。对这三国而言,中国是其第一或第二大贸易伙伴,与秘鲁和智利的自由贸易活动也已持续了一段时间——并在与哥伦比亚筹备类似的协定。正如中国对秘鲁采矿业的投资一样,修建从巴西经秘鲁到大西洋的铁路线提议,已在该国引起关注。智利与中国的贸易增长迅速,现在每年达340亿美元左右(约是秘鲁经济的两倍,巴西经济的三分之一)。然而,中国在智利的投资受到了该国对外资矿禁止的限制。中智两国签署了约35亿美元的货币掉期协议,旨在进一步推动贸易发展,而且目前正在提议在智利设立一家人民币清算银行,这也将是南美第一家人民币清算银行。

自始至终,李克强总理的出访旨在加强经济关系—贸易、投资和融资,很少关注治理问题或其他问题。过去三年中,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共出访了十多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包括该地区七个最大的经济体,以及哥斯达黎加、古巴、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国。经济,而非政治或意识形态,已成为中国与拉美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当然,也许中国与古巴的特殊意识形态关系除外。中国也没有通过贸易或投资活动表现出对拉美国家内政或政策的企图。随着中国投资和利益的持续增长,是否会寻求对相关政策问题施加更大影响,我们不得而知——但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未这样做。

李克强总理的访问似乎还确认了中拉关系的另外两个特点。第一,中国致力于与该地区发展更为长期的关系。与大多数投资者和贸易伙伴不同,中国不太关心各拉美经济体当前的经济表现或面临的政治挑战。相反,中国主要关心的是这种关系将如何服务其未来需求。比如,大多数其他投资者和债权人因相关的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而竭力避开委内瑞拉和阿根廷,但中国一直在维系着与它们的关系——也许是认识到,无论短期内发生什么,都不会影响这两个国家的石油和农产品供给。第二,中国越来越不仅关注双边关系,而是与该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发展关系,以及与各个分地区发展关系。今年在北京首次召开的、新的中国—拉共体论坛便是中国对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处理方式的最好例证。六年前,中国成为泛美开发银行(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成员国,在美洲国家组织(OAS)中担任了近20年的观察员。中国有理由为其在拉美建立的广泛关系而感到自豪。这个地区与美国在历史、经济和政治上都有联系,但中国尚未在此公开挑战过美国或寻求取代美国。

虽然拉美与中国的关系在扩张和快速发展,但对中国所做出承诺的本质一直仍存有顾虑。尽管双方在贸易和投资多样化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中国被认为主要关注于确保从拉美进口原材料和向该地区出口制成品,甚至中国的基础设施贷款和投资都被认为主要是为了方便接近自然资源、降低商品提炼成本和运输成本。简言之,拉美国家可能会某种程度对中国与它们形成的经济关系越来越感到不舒服。当然,中国完全有权制定自己的战略和政策以便追求自己的利益,而拉美到目前为止也都欢迎与中国发展关系,并从这种不断发展的关系中获益。现在,主要该由拉美政府和企业发挥更大主动性,制定对华经济合作的新方式,明确与亚洲伙伴发展未来关系的新模式。

猜你喜欢
秘鲁拉美李克强
李克强在甘肃考察
2020年10月秘鲁农产品出口增长25%
李克强:对排污违法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
李克强在江西考察
秘鲁渔民的生态平衡智慧
秘鲁成为玫琳凯新市场
拉美,热情奔放的神奇之地
走进拉美
李克强答中外记者问
莫沫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