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地区陇海线改线方案研究

2015-08-14 09:24
河南科技 2015年19期
关键词:张家湾三门峡隧道

隋 宋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勘察设计院,河南 郑州 45000050000)

1 既有三门峡地区铁路概况

三门峡地区既有及规划铁路有陇海铁路、郑西高铁、在建蒙华铁路和规划三禹铁路。陇海线由东往西贯穿三门峡地区,分布有三门峡站、张家湾站、三门峡西站、五原村站。既有陇海线在三门峡地区呈灯泡线形布局。

2 陇海线改线范围

根据三门峡湖滨核心区规划,为保证既有陇海铁路不对核心区域造成切割及功能影响,可确定既有陇海铁路改线范围为下交口至张家湾段。

3 改线地段主要技术标准[1]

结合本次改线影响范围、既有陇海技术标准、运营现状、相关路网接入条件、城市规划以及地形地貌,原则上基本维持既有标准,仅改线段曲线半径、到发线有效长有所变化。

改线段铁路主要技术标准为:①铁路等级:I级;②正线数目:双线;③最大坡度:13‰;④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20km/h;⑤最小曲线半径:改建地段800m(既有400m);⑥牵引种类:电力;⑦机车类型:双SS6;⑧牵引质量:4000t;⑨到发线有效长:改建地段1050m(既有850m);⑩闭塞类型:自动闭塞。

4 改线方案研究

4.1 改线段既有及改建后站点分布

下交口至张家湾段既有陇海线,既有车站分布有三门峡站、贺家庄站、张家湾站。改建后,根据站间距、输送能力、并结合线路平纵技术条件,拟废弃既有三门峡站、贺家庄站,和张家湾站。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及站场平纵布置条件,在既有张家湾站南侧设新三门峡站。

4.2 影响线路方案的重要因素

4.2.1 不良地质

线路方案所经区域地质条件较好,断裂、构造活动较弱,对本工程总的影响不大,沿线两侧山坡相对稳定。

4.2.2 河流

线路跨越的河流为青龙涧河,是典型的季节性河流。该河流发源于陕县,流经三门峡市湖滨区、三门峡市开发区,注入黄河。铁路跨越时需做好孔跨布置,减小对行洪的影响。

4.2.3 既有公路和铁路

线路所经区域内,既有公路有G310、连霍高速公路、市政道路;既有铁路为郑西高速铁路。处理本线与郑西高铁的跨越方式是影响线路方案的重要因素。

4.3 与郑西高铁的立交方式研究

陇海线与郑西高铁分别位于青龙涧河东、西两侧,改线起点陇海与郑西两线高差约18m,且两线纵坡均为自东向西足坡而下,因此陇海改线段在高程上无下穿郑西客专条件。故本次改线,只能采用陇海铁路上跨郑西客专。

郑西客专在本段以桥隧相连通过,为保证上跨郑西客专的安全性,跨越点拟选择在郑西客专隧道上方覆土层较薄处跨越,尽量不剥除或少剥除隧道上方既有覆土层,以减少施工过程对既有客专隧道的安全影响。依据这一原则上跨点选择为郑西师家沟隧道K239+100处、郑西富村2号隧道K241+360处进行方案比较。

4.4 线路方案比选

根据上跨郑西不同位置,线路方案分别研究了跨师家沟隧道方案及跨富村2号隧道方案。

4.4.1 跨师家沟隧道方案(AK)

线路自下交口站西侧K809+600处引出,向西以桥梁分别跨越市政道路、青龙涧河、G310、连霍高速后,在郑西客专师家沟隧道K239+100处上方通过。而后线路折向西北,以桥隧相连走行于郑西西侧,在黄龙村线路折向西,在既有陇海铁路张家湾站南侧设新三门峡站。出站后线路继续西行,在既有陇海线苍龙涧隧道进口接于既有线上。

4.4.2 跨富村2号隧道方案(A1K)

线路自下交口站西侧K809+200处引出,向西以桥梁分别跨越市政道路、青龙涧河、G310、连霍高速后,线路折向西北,以桥隧相连走行于郑西高铁与连霍高速之间。在东贺家庄线路折向西,在郑西客专富村2号隧道K241+360处上方通过。而后在既有陇海铁路张家湾站南侧设新三门峡站,出站后线路继续西行,在既有陇海线苍龙涧隧道进口接于既有线上。

4.4.3 方案比选及推荐意见

综合以上方案分析,本次方案研究暂推荐拆迁小、工程设置简单,桥隧工程小,施工风险及实施难度小,投资省的跨师家沟隧道方案(AK)。

5 改线后新三门峡站的功能定位及与地区内各线路的交流

新三门峡站为陇海铁路改线后在既有陇海张家湾站南侧新设车站,陇海改线后关闭既有改线段的三门峡站、贺家庄线路所和张家湾站。新三门峡站规划为改线后的三门峡市主要客货运站,替代原三门峡站功能。

表1 方案比选表

三禹铁路与蒙华铁路交流:从蒙华通道桥头线路所分方向别引出,下行疏解线与煤运通道并行向南,跨陇海双线后折向东北,与上行疏解线并行引入新三门峡站西端咽喉;上行疏解线从桥头线路所引出后向西南绕行,先后上跨蒙华煤运通道双线和下行疏解线折向东,再上跨陇海双线继续向东,与下行疏解线并行引入新三门峡站西端咽喉。

蒙华铁路与陇海铁路交流:下行联络线自三禹与蒙华下行疏解线引出后,向东引入陇海上行场;上行联络线自三禹与蒙华上行疏解线引出后,向东引入陇海下行场。

三禹铁路与陇海铁路交流:三禹与陇海线的上、下行联络线设在新三门峡站的东端。下行联络线在新三门峡站东端北侧引出后折向东北,以隧道经过水库北侧折向东南下穿改线后的陇海铁路引入三禹正线,上行联络线设在改线的陇海线与三禹正线之间,在新三门峡站东端南侧引出后紧坡向上往东接入三禹正线。

6 结语

陇海线改线后,改建陇海线将避让三门峡地区规划核心区域,减小对三门峡城区发展及功能的影响。且改线后运输组织顺畅,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GB50091-2006.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S].

猜你喜欢
张家湾三门峡隧道
又唱张家湾
河南三门峡西周墓出土器物
云虚拟机实例建模方法研究
走在路上的三门峡
通州区张家湾镇党委:聚力高校资源共促古镇发展
预见2019:隧道的微光
神奇的泥巴山隧道
黑乎乎的隧道好可怕
文物普查——三门峡虢国博物馆在行动
漕运古镇张家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