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校企协同创新基于行业标准的通用航空维修人才培训

2015-08-15 00:48何艳斌周宇静薛建海
科学中国人 2015年30期
关键词:航空器民用广州

何艳斌,周宇静,薛建海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通用航空,是指除了军事、海关缉私、警务飞行和公共航空运输飞行以外的航空活动,包括从事农业、工业、林业、渔业、建筑业、矿业的作业飞行和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飞行、科学实验、海洋监测、教育训练、遥感测绘、文化体育、旅游观光等方面的飞行活动[1]。

我国通用航空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面临着很多问题,诸如认识不足、投入不够,机制不顺、缺少动力,空域管制等问题[2]。众所周知,美国通航业是全球最发达的,这主要取决于空域开放。“国家空域及部分低空的准入,对通用航空业的发展非常关键,在美国,通用航空发展的重要原因是通用航空飞机可以在几乎任何空域自由飞行[3]。”我国政府已经在广州等城市开始低空空域开放试点[4],可以预见,我国通用航空即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美国等国通用航空发展的历史表明,安全是通用航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2]。但是,行业管理者必须认识到:离开专业人才,空域开放的效果为0。通用航空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是维修专业人才培训。

一、通用航空维修人才的现状与问题

1、通用航空维修人才的现状

截止2010年,我国通用航空飞行、机务维修等专业技术人员2724人,从业人员总数8000余人[5]。通用航空维修人才主要来源:部队转业的维修人员,民航运输企业离退休维修人员,地方非航空单位或院校调入维修人员。以国内某通航维修维修单位为例,人员的文化结构大致情况:大学本科及以上为30%;大学专科为50%;大学专科以下为20%[6]。

2、通用航空维修人员的问题

目前,通用航空维修人员的主要问题是表现为:综合素质、作风水平参差不齐;对员工培训重视程度不足,缺乏对维修人员培训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岗位吸引力不足导致人才流失严重;人员结构不合理,出现人才断层;人力资源不足和机队规模的快速增长导致维修工程能力不足等[5]。

三、通用航空维修人才培养对策

1、政校企协同创新

目前,以中国民航大学为代表的几所院校均成立了通用航空维修相关的专业。在进行专业建设时,这几所院校都采用了政校企协同创新的模式[7-10]。以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通用航空器维修专业”建设为例,专家小组由民航局专家、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专家、企业维修专家构成,充分体现了政府的政策指导、学院专家参与、行业专家主导的特色。基于政校企协同创新模式培养的学生,可以熟悉相关行业法规,高效掌握专业知识,缩短培养周期,充分满足一线生产企业的人才需求,避免以往闭门造车的局面。

2、行业标准

目前适用于通用航空维修人员培训的主要规章有4部,《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CCAR-91-R2)[11]、《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6-R1)[12]、《维修和改装一般规则》(CCAR-43部)[13]、《民用航空器维修单位合格审定规定》(CCAR-145R3)[14]。这些规章既是通用航空维修必须遵守的法规,又是维修人才培养的行业标准。按照行业标准培养的维修专业人才,既可以快速适应岗位需求,又可以满足行业执照的要求,缩短人才培养周期。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政校企合作,开创通用航空器维修专业建设新思路案例:2009年10月29日,在民航中南局的支持下,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正式与德事隆集团、香港卓诚动力有限公司、广州宏诚通用飞机维修服务有限公司签订各项合作协议,合作建立通航类飞机维修培训中心。这是中国第一家培养通航飞机机械修理及维护人员的机构,将为中国通航市场源源不断地输送机务维修维护人员,解决通航机务人员短缺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促进通航市场的发展及繁荣。在发挥各自资源优势的原则下,培训中心将利用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丰富的航空机务维修人员培训及教学经验、资质,美国德事隆集团在世界通用航空领域中的领先地位和资源以及广州宏诚通用飞机维修服务有限公司所承担的面向全中国众多通航飞机的维修服务市场,为众多的通航企业、公司以及私人购机者等提供全面的机务人员机型培训课程,包括海外的深化培训。在此校企合作基础上,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成立通用航空器维修专业。

(2)基于企业人才技能需求制定通用航空器维修教学大纲通航企业专家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对于维修人员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热爱专业、精通英语、吃苦耐劳、勤于动手。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基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科学制定通用航空器维修专业的教学大纲,力争经过培训的维修人员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通航企业的工作特点和行业需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保障飞机的安全,为通航企业创造效益。(3)开展维修培训机构建设

《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6-R1)和《民用航空器维修单位合格审定规定》(CCAR-145R3)要求通航企业做好维修单位和维修人员的符合性工作。CCAR-66-R1要求维修人员每2年至少完成一次有关工作程序和有关专项工作内容的复训。鉴于通航企业的实际需求情况,相关院校可以合作开展这方面的修培训机构建设,面向通用航空维修人员开展在职培训(OJT)。

为规范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培训机构的管理和监督,培养合格的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中国民航局制定了《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合格审定规定》(CCAR-147)。CCAR-147适用于为取得CCAR-66R1部的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和部件修理人员执照的人员提供培训的机构(以下简称维修培训机构)的合格审定及其监督检查。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计划现有CCAR-147培训机构的基础上,由政府补贴、多方参与筹建,开展相应的通用航空机型培训课程,规范通航企业维修人员机型执照取得问题。

(4)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加快维修人员培训的发展

我国的主要通用航空器均为欧美进口,因此,维修培训机构加强与欧美通航制造企业的联系,深化在通航维修培训领域的合作,可以加快通用飞机维修培训的发展;同时,还可以促进维修人员在英语方面的提升。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积极与美国贝尔直升机公司、塞斯纳飞机公司、莱康明发动机制造公司等公司合作,由双方互派教员,合作开展相关的机型培训,取得了通航维修人员的一致认可。

四、总结

根据我国通用航空维修人员培养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突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政校企协同创新,基于行业标准培养通用航空为序人才。主要做法为:开创通用航空器维修专业建设新思路开展政校企协同创新基于行业标准培养通用航空维修专业人才;基于企业人才技能需求制定通用航空器维修教学大纲;开展维修培训机构建设;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加快维修人员培训的发展。根据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2015届通用航空器维修专业毕业生的毕业分配与用人单位的反馈情况来看,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更好、更快地适应通用航空维修行业人才需求。

[1]耿建华.通用航空概论[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7:1-3

[2]中国民航学院通用航空发展研究课题组中国通用航空的发展[J].中国民用航空2003.8

[3]ElizabethKeck.谈政府在发展通用航空事业中所起的作用[A].98’珠海公务航空国际研讨会文集[C].1999:19-25

[4]刘宇.对我国低空空域开放的思考与建议探究[J].资源与环境,2013(8):107

[5]张友红.我国通用航空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J].中国周刊,2010年09月06日

[6]苟立俊,凌云.通用航空维修人力资源问题初探[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3(24):38-40

[7]张柳,龚煜,薛建海.校企协同创新视角下的通用航空器维修人才培养[J].职业教育,2015(3):207-208

[8]张劲英.高职院校政校企协同创新机制探索[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107-111

[9]程欣怡,王子龙,冯宇等.航空技术协同创新水平测度的实证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12):18-19

[10]薛建海,张柳.基于协同创新理念下的通用航空维修专业建设[J].中国民用航空,2014(4):27-28

[11]中国民航局.《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CCAR-91-R2):2007

[12]中国民航局.《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6-R1):2005

[13]中国民航局.《维修和改装一般规则》(CCAR-43部):2006

[14]中国民航局.《民用航空器维修单位合格审定规定》(CCAR-145R3):2005

猜你喜欢
航空器民用广州
国外先进民用直升机FMS导航模式研究
基于层次聚类的航空器群识别方法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单跑道放飞间隔咨询通告
民用直升机在反水雷中的应用探讨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安分”才能“安生”——为民用权,须知边界
航空器的顺风耳——机载卫星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