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装帧设计中文字的双重性分析

2015-08-15 00:52史静姝
科技传播 2015年5期
关键词:双重性书籍装帧字体

史静姝

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装潢系,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近年来,对书籍装帧设计的需求越来越高,人们开始追求一种全方位的、舒适的审美观。文字作为传达内容的一种载体,其功能不仅仅在于表达语言信息,也起到了一个传达情感的桥梁的作用。所以对文字排版的设计不能太过于随意,应该尊重其双重性,在传达内容与信息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为舒适美观做相应的调整。

文字是有人类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创造出来的智慧结晶,文字具有良好的可识别性,像中国文字,还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性。因此,在书籍设计中,必须重视文字的识别性和审美性,让书籍成为给信息传达的视觉桥梁功能。

1 书籍装帧中文字的重要性

当代社会对美感的要求与日俱增,不仅看重书籍的内容,对书籍的装饰也有着很高的要求。对于一本书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文字,文字排版的作用就是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受到视觉的享受,是一个在读者与书之间视觉交流的纽带。文字排版的基本元素有字体、字形、笔划、间距等,协调好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最适合的方式展现出来,就会使整本书看起来更加舒适美观。文字版式的设计不是很受重视,这是很不利的。如果一本书不看重文字的排版美观,使文字的字体看起来不美观,整体排版看起来杂乱、不得体,那么就让整本书没有一个好的视觉效果,读者阅读起来也会觉得不舒适。

对于文字来说,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中文,另外一种就是以英文为首的外文。绝大多数情况下以中文为主。中文是一种本身就具有审美性的文字,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要求,方方正正,圆润饱满。所以更多时候需要重视的不是文字本身,而是对于文字的排版,各要素相互协调与配合,进行适当的组合与变化,使整个页面看起来也充满美感。如果文字间缺乏这种搭配,那么就会让页面看起来混乱繁琐,不仅影响整本书的美观,也影响读者阅读的心情,一定程度上造成阅读障碍,这样就导致了文字就难以实现它传播有效信息的功能,也使得书籍本身就毫无价值。

2 文字在书籍装帧中的双重性

文字在书籍中不仅要传播内容与信息,也要使得自身保持一定的美感,这就是文字在书籍装帧中的双重性。文字是信息的载体,书籍传达知识、经验与思想的基本途径就是利用文字进行表述,这是文字最基本的作用。中国的文字由象形字转化而来,经过几千年的改革变迁,与时俱进,文字本身的美感是绝对值得肯定的。文字排版需要调整的内容就是文字的大小、字体与间距等因素,将这几点进行合理的搭配,使其最大程度的产生美感,配合文字本身与书籍的内容,就会使整本书产生较高的价值。不能只注重文字进行信息传播这一个作用,还要在其美观享受上做出调整,使书籍在外在于内在都具有美感,使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舒适、满意。

3 如何正确协调文字各要素间的关系

文字排版时各要素搭配的方式不同,书籍产生的美观效果就不同,不同的书籍可以根据不同的读者有针对性的进行文字排版。例如儿童图书,就可以用更加圆润或者有趣的字体,间距拉大,字号也放大,这样整本书看起来就不会太枯燥呆板,也会激起孩子们阅读的兴趣,能进行积极主动的阅读。若是一些专业文献,就该用方正的文字,间距适宜,不可过大以免整个页面显得空洞,也不可过小,在阅读的时候会造成疲惫,字号同样适中即可,在这样的书籍中,文字排版给读者的感受应该是沉稳、普通的,如果过于繁杂就会削弱书籍传递信息的功能,而书籍最主要的功能还是传达内容信息,必须要以此为基础,不能改变,否则就是得不偿失。当然也不能只追求文字的信息传递而忽视美观,那样读者在阅读时的心情就会受影响,难以保证读者能进行有效的阅读,这样也会影响书籍的信息传递。

文字是有形状、笔画、结构的特点,设计者可以文字的特点展现文字的可塑性,灵活运用文字结构特点,表达书籍内容正确的信息内容,根据不同文字字体之间的不同,把握好整个字体的结构,添加字体颜色,在装帧时准确把握需要运用的字体、字形。这就需要设计师把握整体的编排设计,以最佳阅读的字体展现给读者。这样读者才会更有情调的读下去,使文章更加赏心悦目。

综上,在进行文字排版中要绝对尊重文字的双重性,不能一味的追求某一方面的功能最大化,那样会降低书籍的价值,这就像做菜一样,不仅要做的口味好吃,摆出来餐碟也要好看。

4 注意事项

上文所述在进行文字排版时要重视文字的双重性原则,将二者进行协调搭配,最大程度的产生美感,发挥书籍的价值,这是在进行文字排版时首先要注意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几点需要引起注意。

第一,排版是否合理,是否具有美感。这是最基本的问题,如果整个页面看起来不具有美感,那么这种排版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在排版时并不是越复杂越好,有时候更多人追求的是简约美,要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感觉到适宜、舒心,那才是最好的设计方案。

第二,排版是否适应阅读人群。在设计的时候不能使设计方案进行漫无目的的大规模覆盖,要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合理分析,不同种类的书籍有不同的阅读人群,受文化修养、思想素质和个人经验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阅读人群有不同的审美观,要符合这一类人的想法,才能让文字设计发挥出最佳状态。

第三,是否与文字内容和文内图片相协调,文字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个体,需要与书籍中其他元素相统一。各元素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彼此衬托,在进行信息传递的基础上使书籍看起来更具有美感,使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更加满意。

5 结论

文字是书籍的灵魂,是一本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书籍装帧设计时,要把握文字与其他各要素的区分于统一,更好的发挥这些要素的功用,服务于整本书的外观美感。在进行设计时,也要充分考虑一些注意的因素,合理的进行编排,把握好文字的双重性原则,使书籍充分发挥其信息传递的作用。

[1]周至禹.思维与设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邓中和.书籍装帧[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3]王令中.视觉艺术心理[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4]王汀.版面构成[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5]许兵.“有意味的形式”——书籍装帧设计的整体之美[J].浙江工艺美术,2005(4):65.

[6]陆丹.论书籍装帧的文化意蕴设计[J].美术界,2008(7):61.

[7]王若鸿.书籍装帧设计中文化内涵的体现[J].美术大观,2007(9):161.

猜你喜欢
双重性书籍装帧字体
书籍装帧、画册、产品包装(设计)
汉字字体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
张道一 书籍装帧设计作品
字体的产生
《相当体面的失败》中善的双重性
齿轮副双重性的分析研究
组合字体
论余华长篇小说苦难书写的双重性
书籍装帧的视觉引导与图书管理
人民政协是否具有作为政治协商载体与主体的双重性——再谈政治协商的主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