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战略投送军事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

2015-08-15 00:52肖颖俊黄永义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军事力量战略

肖颖俊,黄永义,梁 勇

(1.军事交通学院基础部,天津300161;2.军事交通学院 训练部,天津300161)

战略投送能力是国家战略能力,特别是军事能力的重要标志,是夺取和保持军队行动自由权的基础[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要坚持以创新发展军事理论为先导。这就要求我们在重视发展战略投送装备和设施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战略投送相关军事理论研究,以便于更好地从理论上引领、指导、推动和规范战略投送能力的建设与运用。本文从思路观念、研究方法、研究内容3个方面探讨如何开展战略投送军事理论研究。

1 研究思路与观念

1.1 研究思路

目前,战略投送军事理论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其研究思路应当是:遵循理论体系建设的一般规律,从战略投送能力形成和发展的特点出发,按照适度超前、系统全面、实用深入的原则,运用总体设计自上而下、具体研究上下结合、理论运用上下联动的方法,逐步形成具有超前性、系统性、层次性、多元性的战略投送军事理论体系。

1.2 研究观念

开展战略投送军事理论研究还应树立4个观念。

(1)超前性。军队的兴衰和战争的胜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军事理论的预见性和先导性。研究和创新战略投送军事理论,要瞄准国防建设和军队转型的发展方向,准确把握国家战略和军事战略对战略投送的能力要求,立足于当前部队实际情况,在开展战略投送军事理论研究顶层设计过程中,从理论研究整体规划上将未来发展与当前实际结合起来,使理论研究成果体现出适度的超前性。

(2)系统性。战略投送能力作为一种新型军事能力,其建设和运用已经超越了军兵种和后勤保障的范畴,涉及到国家交通整体规划、相关交通行业发展、军队建设方略等方方面面。因此,战略投送军事理论研究必须站在国家和军队发展全局高度,深入研究军地双方在战略投送能力建设和运用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围绕战略投送能力建设和运用目标,促进战略投送能力建设与国家战略定位、国防战略转型、地方交通发展和军队后勤建设等深度融合,从军事战略、联合作战、法规制度、指挥体制、装备发展、管理运行、三军一体、军民融合、教育训练等方面,全方位开展系统性的战略投送军事理论研究。

(3)层次性。战略投送是为达成一定的战略目的,综合运用各种运输力量向作战或危机地区投入兵力集团的行动,通常由统帅部组织[2]。从军语定义可以看出,战略投送是按照统帅部的意图,利用国家和军队的综合输送能力,将联合作战力量从战略腹地或战役纵深向指定地区实施的快速、立体、远程投送的联合军事行动。战略投送既可以是争取战略主动、营造有利态势的战略性军事手段,又可以是悠关战争进程和战役主动权的重要军事行动。因此,开展战略投送军事理论研究要放眼全球、环视周边,站在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高度,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发展趋势,从全球战略、周边战略和局部冲突等不同战略高度,深入开展多层次战略投送军事理论研究。

(4)多元性。从战略投送力量构成来看,除了军队自身的战略投送力量以外,国家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民用运力也是战略投送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战略投送力量的构成具有多元性特征,战略投送能力的形成是军队和地方的输送能力联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开展战略投送军事理论研究,就应关注军队自身和地方相关行业的建设发展,重视从战略投送力量构成的多元性和军地融合角度开展军事理论研究。

2 总体研究方法

系统的方法认为,任何系统都是由诸多要素有机组成的整体,系统整体的功能并不等于各孤立要素功能之和,而是各要素功能加上各要素相联系形成结构产生的功能[3]。战略投送理论及其体系的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战略投送军事理论研究可以运用整体性原理进行研究,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演绎等方法,研究战略投送能力建设的各个要素、环节及其相互关系,在理论上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最佳结构,以优化的理论体系促进相关军事理论研究。

2.1 重视顶层设计,从整体目标出发指导研究

战略投送军事理论作为一个理论体系,由于目前对它的整体结构研究还不够系统,指导理论阐释还不够深刻,从而导致开展各部分理论研究时,缺乏整体目标观念,理论研究务实性差,虚的状况比较突出,研究内容多停留在谈意义、讲原则、说思路上,对战略投送实际问题和难题研究不够深入,造成理论成果可操作性不强。表面上看,战略投送理论研究工作比较活跃,但从理论体系整体目标去考察研究不够,稳定性和整体性较差。另外,战略投送指挥问题研究不多,且可操作性差,对指挥机构、指挥机制、指挥体系、指挥技术与指挥系统研究薄弱,没有形成完整权威的理论。

针对目前这些状况,战略投送军事理论研究,应高度重视和优先开展军事理论研究整体设计规划,瞄准战略投送建设和运用的目标,从军事理论整体结构出发,对理论体系进行通盘考虑,对各部分理论框架和研究重点进行综合设计,对理论内容进行科学规划,避免研究过程中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促进战略投送军事理论研究能够围绕整体目标,在整体设计的框架下形成目标一致、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的理论体系。

2.2 区分理论层次,在架构上厘清体系结构

理论体系的层次结构是否清晰,是理论对实践概括深度的标志,对扎实开展理论研究具有重要影响。研究战略投送军事理论应重视理论层次结构研究,运用系统层次观点多角度考察研究战略投送军事理论体系,从整体目标、投送环节、组成要素中研究和发现内在规律,并依此建立起战略投送军事理论体系结构,这是研究战略投送军事理论的重要方法。

战略投送军事理论涉及军事思想、军事历史、战略学、战役学、后勤学、军队指挥学、军制学、军事地理学、军事训练学等众多军事学科。从整体上看,战略投送军事理论横跨不同学科,纵贯多个层次,涉及众多对象,其理论内容必然散见于这些学科之中。因此,按照各个学科、不同理论层次的理论研究规律,确定理论研究纲目关系和层次关系,对研究战略投送军事理论层次结构具有指导意义。战略投送军事理论可分为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技术理论3个层次。其中,基础理论是理论体系中抽象程度最高、指导覆盖面最大、生命力最长的高层次理论;应用理论的层次要低一些,主要是指导具体战略投送军事行动的理论;技术理论则是保障战略投送决策和组织实施的方法、技术、装备的理论。在区分理论层次的同时,还应注意将每个层级划分为若干类别,通过各个层级和类别之间在纵向和横向上相互配合,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战略投送军事理论层次体系。

2.3 把握发展趋势,在动态变化中深化理论研究

战略投送军事理论不是静止的理论,而是动态发展的理论。它的发展将要受到国家战略、军事战略、军队编制、指挥体制、装备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影响。战略投送力量结构的建设发展和相互联系也常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战略投送军事理论研究就要把握这些动态变化,使理论体系和理论研究表现出统一、协调、动态和均衡的发展态势。

(1)要善于把握发展趋势,促进理论体系在更高层次上发展。战略投送军事理论与多个军事学科理论具有紧密关系,相关学科理论的发展将会对战略投送军事理论产生直接或潜在的影响。研究战略投送军事理论应当充分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重视典型学科对战略投送军事理论研究的理论引导和实践指导功能,使战略投送军事理论的研究发展与相关学科发展高度吻合,促进战略投送军事理论的动态发展和内容深化。

(2)要促进战略投送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技术理论的协调发展。目前,战略投送技术理论的发展较快,而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不够,现有的理论著述和研究成果对于一些重大问题的认识还不尽相同,研究还不够深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略投送军事理论体系的平衡发展。基础理论(特别是军事基础理论)居于战略投送理论体系的最高层,对应用理论和技术理论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应当受到重视,得到优先发展。把军事基础理论研究透彻,有利于深刻认识与准确把握战略投送军事行动的特殊规律,有利于解决战略投送理论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目前,应严谨表述战略投送军事理论体系的基本范畴,揭示需要研究的各种理论和实际问题,确定开展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探索完成战略投送任务的有效途径,以便使军事基础理论研究适应指导其他理论发展的需要。

(3)战略投送军事理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研究工作应着眼于制止和打赢战争。以创造有利战略态势和争取作战主动权为目标,紧密结合部队作战实际,大力开展战略投送演习演练,注重演练信息反馈,以实际投送行动检验和促进理论要素完善和理论研究的深入,以深入的理论研究指导战略投送实践活动的开展。

3 主要研究内容

3.1 指导理论

开展战略投送军事理论研究,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站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的高度,积极适应我国国际地位的发展变化,紧跟军事战略的发展步伐,从战略层面上明确战略投送理论研究的指导理论和研究主线。

《2006年中国国防白皮书》提出我军战斗力建设由过去的战场打赢能力,向当前的遏制危机、控制战局和打赢战争的能力,以及参与国际事务、维护世界和平的能力发展。陆军逐步推进区域防卫型向全域机动型转变,海军逐步扩大近海防御的战略纵深,空军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并提出新型军事能力的核心是战略威慑能力。战略投送能力作为一种新型军事能力,加强战略投送能力建设已经成为加快军队战斗力转型、争夺战略竞争制高点的必然要求,战略投送已经成为我军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指导理论问题。从战略层面上讲,开展战略投送军事理论研究的核心理论应是战略投送战略指导理论。该理论是规划指导战略投送能力建设与运用的全局宏观理论,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战略投送能力生成的战略指导问题。该理论应明确战略投送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任务和方向,规定战略投送方针和指导原则等问题,涵盖作战、后勤、装备、军兵种、地方相关行业等各个领域。对战略投送力量建设与运用的一切重大问题,如战略部署、组织指挥、规模结构、体制编制、装备发展、人才培养、战备训练等一切重大事项都具有统揽和指导作用。该理论应既涵盖战略投送总体发展规划和不同阶段的发展计划等力量建设问题,又涵盖遏制和打赢战争的战略投送力量运用问题,同时也对战略投送相关学科理论研究具有宏观指导作用。总之,战略投送战略指导理论就是站在国家战略需要和军队战略全局高度,统揽战略投送一切重大问题的总纲。开展战略投送军事理论研究,必须以战略投送战略指导理论为核心。只有这样,才能紧紧围绕解决战略投送能力建设与运用的一切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构建出符合战略投送能力建设发展需要的军事理论体系。

开展战略投送能力建设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很多,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战略投送力量的建设与运用问题。战略投送军事理论研究必须紧紧围绕建设一支什么样的战略投送力量,怎么样运用战略投送力量两个基本问题展开研究。因此,战略投送军事理论研究应在战略投送战略指导理论的引领下,沿着建设和运用两条研究主线,着力研究战略投送力量建设理论和运用理论。其中,在战略投送力量建设理论方面,要根据我国国际地位变化、全球利益拓展和军事力量运用的需要,重点研究战略投送力量建设的战略指导理论,主要研究对象包括军队战略投送力量建设、国家和相关行业战略投送力量建设等方面。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总体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及阶段性目标、指导原则、力量构成、发展道路,以及基本建设思路、建设规划方案和总体方法措施等。着重从军事角度回答“建设什么”和“怎样建设”两个战略投送力量建设问题。在战略投送力量运用理论方面,要着眼于当战争可能爆发或已经爆发时,如何使用战略投送力量向作战地区快速实施作战力量投送,迅速完成军事力量集结、部署,并形成有利态势。着力研究战略投送力量运用的战略指导理论,主要研究对象包括联合作战和军兵种战略投送力量运用需求,以及军事威慑和非战争军事行动战略投送力量运用理论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战略投送力量运用的指导思想、指导方针和原则、运用的范围和方法、时机、目标和任务,以及指挥体制、运用计划和实施预案等方面,着重回答怎样运用战略投送力量的问题。

3.2 应用理论

根据军事学学科划分和战略投送军事理论研究需要,从以下9个方面开展应用理论研究。

(1)战略层次战略投送理论。主要研究战略投送力量在国家军事战略中的地位作用、建设发展和战略运用等问题,是战略投送军事理论在战略学中的体现。主要内容包括:战略投送威慑理论、局部战争和突发事件中战略投送力量的作战运用理论、应急战略投送力量使用理论、战略投送预定战场建设、物资储备、人才队伍、战备建设等理论。

(2)战役层次战略投送理论。主要研究战略投送力量在联合战役中的地位作用和作战运用等问题,是战略投送军事理论在战役学中的体现。主要内容包括:战略投送力量在联合战役中可能担负的任务、编成、组织指挥、协同与保障,以及作战运用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组织实施方法,战略投送力量与部队作战行动的组织协同等。

(3)军兵种战略投送理论。主要研究陆、海、空、二炮部队战略投送力量的建设发展和作战运用等问题,是战略投送军事理论在军兵种军事理论中的体现。主要内容包括:陆、海、空、二炮部队战略投送力量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地位作用,战略投送力量运用的指导思想、原则、地位作用和组织实施方法,多军兵种联合战略投送组织与实施等。

(4)战略投送组织指挥理论。主要研究战略投送组织指挥问题,是战略投送军事理论在军队指挥学中的体现。主要内容包括:战略投送指挥的特点、原则和方法,战略投送作战指挥机构、运行机制、指挥方式,应急战略投送指挥关系与运行方式,多方式联合战略投送的指挥关系和实施方法等。

(5)战略投送军制理论。主要研究战略投送法规、制度等问题,是战略投送军事理论在军制学中的体现。主要内容包括:战略投送力量的编制体制、管理和训练制度,战略投送有关条令、条例和规定,战略投送装备、物资、经费、队伍、管理等理论。

(6)战略投送训练理论。主要研究战略投送训练问题,是战略投送军事理论在军事教育训练学中的体现。主要内容包括:战略投送军事训练的体制、周期、内容和方法,军队战略投送力量和地方战略投送力量的战术和技术训练的内容、比例和方法,院校战略投送教育训练的内容和方法,战略投送干部培养的方式和方法,战略投送演练的组织实施方法等。

(7)战略投送后勤理论。主要研究战略投送后勤保障问题,是战略投送军事理论在后勤学中的体现。主要内容包括:战略投送后勤机构的建立,后勤保障的原则、渠道和方法,后勤保障的组织指挥与防卫,战略投送后方基地的建设与管理,以及战略投送勤务保障等内容。

(8)战略投送装备与工程理论。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战略投送装备建设、使用、管理与维修,战略投送工程技术研究与运用,战略投送技术力量的使用等。

(9)战略投送环境理论。主要研究潜在作战对象、主要作战方向、地区和战略投送通道的环境问题,是战略投送军事理论在作战环境领域中的体现。主要内容包括:战略投送自然环境、战略投送社会环境和战略投送军事环境。

4 结语

近年来,战略投送军事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这些成果的覆盖面还需要不断扩大,理论研究的系统性、层次性、指导性、实用性也需要进一步增强。本文提出开展战略投送军事理论研究的思路和观念,探讨开展研究的总体方法和具体研究内容,旨在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战略投送军事理论研究得到更多关注,取得更好的成果。

[1] 岳贵云.加强我军战略投送指挥能力建设的思考[J].军事学术,2012(1):53.

[2] 军事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22.

[3] 曹福聪.指挥理论研究方法论思考[J].石家庄陆军学院学报,1992(4):39.

猜你喜欢
军事力量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麦唛力量 (一)
孤独的力量
怀疑一切的力量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