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参苓白术解险汤”治疗山羊霉饲草中毒腹泻病

2015-08-15 00:46段新明
中兽医学杂志 2015年9期
关键词:川楝子白芥子参苓

段新明

(陕西省商南县畜牧兽医中心726300)

山羊采食发霉变质饲草,常引起中毒。笔者在“参苓白术散”的基础上加减成“参苓白术解险汤”治疗山羊霉饲草中毒引起的腹泻效果极好,现总结如下。

1 发病情况

2015年4 月5日下午,本县青山镇德泽农牧有限公司种羊场畜主李某来诉:本场饲养的572只山羊有30只发病,病羊精神不振、咳嗽、拉稀严重,经本场兽医治疗,3日死亡2只,4日死亡2只,邀我前往诊治。

与该场技术员交流得知:该场近期先后引进2批山羊,3月27号第一批107只、4月2日第二批70只,当时购羊时,适逢春雨不断,拉羊车没有采用遮雨措施,这次发病的羊大多是这两批运进的羊。已经给羊注射恩诺沙星、止痢王,服用止泻散等,死亡4只,还有28只羊有病,其中21只水样黑色下痢严重、7只精神不好,不好好吃,反刍不好,体温基本正常。羊群一直没有驱虫。

2 发病症状

该场为舍饲养殖,羊场建设标准较高,羊舍安装风机、羊床,但是窗户没有玻璃,顺河风直接入羊舍。进入羊舍后,刺鼻的霉味很浓,羊群30%以上的羊出现咳嗽,膘情一般。发病的羊:精神倦怠,被毛竖立,食欲、反刍减少,耳根发冷,消瘦,弓背夹尾。有的眼窝塌陷,眼结膜潮红,口温不高,舌苔薄白,胸式呼吸明显,有6只羊行走无力;肛门周围沾满粪液,有13只羊排黑色稀便,有8只羊排出黑色水样稀便且有腥臭味,粪便夹杂有未消化的玉米粒,还有9只羊精神萎靡不振。随机诊查6只,T:36.8—38.6之间,R:19-30次/min,P:78-110次/min。

3 病理变化

剖检2只死羊,胸腔有少量积液,肺部白色、肺尖叶变红、有出血点;心包积液较多,心脏肿大;肝脏肿大、有出血点,质地变软,切面充血,局部坏死;脾脏明显肿大;肾上腺肿大、肾脏内有积液。颌下淋巴结正常,肠系膜、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切面有黄色积液流出;瘤胃残留多量未消化饲草和玉米粒且有异味,网胃和瓣胃有积食,真胃有食糜,小肠段充血发红,内有大量水溶物;大肠有积液及稀便。

4 诊断

根据临床检查及剖检的病例变化,诊断为霉花生秧中毒至腹泻病。

5 临证分析

清.陈士铎《辩证奇闻》中曰:“胃为肾之关,脾为心之关”,严重的腹泻不能只止泻、健脾,如果遇风寒袭表,冷饮伤中,则会导致脾阳、心阳、肾阳三经阳气不升,气化功能严重失调,可致严重稀泄而脱水,加之黄曲霉菌致花生秧霉变,饲草中毒和酸中毒明显,就可能出现清浊不能分,久泻不能止。肝主疏泄、解百毒,严重中毒则会破坏肝脏功能,致使水湿不能从小便中排除,而停留于胸膜、腹膜、心包、肾脏四处,出现明显的积液现象,症见病羊心慌、咳嗽、腹泻、背弓、毛立,重者4-5日后死亡。

6 治疗

6.1 羊群立即更换草料,停喂玉米粒和霉变的饲草,将有病的羊与大群隔离,将玉米初加工后做精料饲喂。待病情稳定,大群驱虫。

6.2 西药:用5%的葡萄糖注射液、Vc、三磷酸腺苷、辅酶A、碳酸氢钠解毒保肝药静注,根据病羊体重控制药量,连用2d。

6.3 中药“参苓白术解险汤”

R:党参20g、茯苓30g、白术30g、白扁豆10g、陈皮10g、黄芪20g、薏米仁30g、木防己20g、白芥子15g、泽泻20g、川楝子20g、益智仁20g、防风10、甘草35g(体重25公斤的用量)。

S:煎水候温灌服,3次/d,连服3剂。

7 方论

陈士铎《辩证奇闻》中提到:治疗疾病不能拘泥于已有方剂,而应该根据病症灵活组用方剂,笔者在参苓白术散的基础上自拟“参苓白术解险汤(解险:故名思议就是解除山羊中毒致使死亡的危险)”治疗山羊霉饲草中毒久泻不止疗效明显。方中以党参、白术、茯苓、薏米、白扁豆、甘草为君药,扶正利湿、健脾和中,甘草量大解百毒;以黄芪、泽泻、防己为臣药将气化出来的湿浊从小便中排除;益智仁帮扶黄芪升肾阳、脾阳,提高气化功能为佐药;白芥子、防风、陈皮、川楝子为使药,白芥子、防风去邪止咳,陈皮行气、引药入胃,川楝子宽胸洞胸,引药以达胸膜、腹膜、心膜,使积液从小便排出而不伤正。

8 随访

4d后电话问询,畜主告知,第一剂中药灌服后,病羊腹泻明显好转,第二剂服后食欲增加,现在除了3只羊精神不好,食欲不佳外,其余均恢复正常。

猜你喜欢
川楝子白芥子参苓
从白芥子古今外治研究探寻中药“内病外治”机理的新思路
白芥子(李源恒)《人间有味是清欢》《暂放尘心游物外》
川楝子亚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辨证奇闻》中白芥子的运用规律探讨
绞股蓝水提醇沉液抗川楝子致小鼠慢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历代医家对参苓白术散的论述
历代医家对参苓白术散的论述
川楝子治病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