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蜱传疾病研究分析

2015-08-15 00:46柳锋利
中兽医学杂志 2015年9期
关键词:传播媒介病畜新疆地区

柳锋利

(新疆昌吉州玛纳斯县凉州户镇畜牧兽医站832219)

蜱虫为寄螨目科的节肢类吸血动物,多寄生在哺乳动物体表。我国当前发现的蜱虫有119种,其中硬蜱100种,软蜱有10余种。蜱虫在叮咬人畜的同时会释放出毒素,给人畜造成极大危害。蜱还能贮存和传播许多人、畜的病原生物,是人、畜许多严重传染性疾病的重要传播媒介。本文我们主要对新疆地区几种主要蜱虫传播疾病进行总结性分析。

1 病毒性疾病

1.1 出血热

1.1.1 致病原及临床表现:出血热是因蜱媒传播病毒所引起的病毒性疾病,临床以发热、出血、头痛、低血压性休克等症状为主要表现。

1.1.2 流行病学特征:对新疆地区出血热进行分析得知该地区疾病主要传播媒介为璃眼蜱属蜱,且璃眼蜱属蜱在新疆地区地理分布与季节消长同地区内出血热流行的地区及季节是相一致的。

1.2 森林脑炎

1.2.1 致病原及临床表现:森林脑炎也是因蜱媒传播病毒所引起的病毒性疾病,疾病会导致病畜中枢系统出现急性症状表现,发病急重,后遗症明显,临床病死率高。我国新疆森林脑炎主要为远东亚型,病畜感染后出现脑炎症状,病死率在5-35%,后遗症明显。

1.2.2 流行病学特征:对新疆地区森林脑炎进行分析得知该地区疾病主要传播媒介为全沟硬蜱、森林革蜱及嗜群血蜱,山羊及绵羊是该地区主要的潜在宿主。

1.3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症

1.3.1 致病原及临床表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症也是因蜱媒传播病毒所引起的病毒性疾病。患者起病急骤,临床特异症状少,多出现胃肠道症状(发热、恶心、呕吐、乏力),少数出现头痛、腹泻、肢体抖动、肌肉酸痛等症状,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1.3.2 流行病学特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症多在丘陵地貌地区散发,野外工作人群容易被感染,疾病爆发时间在3-11月,高峰期为每年的5-7月份,高峰期感染病例占总数95%以上[1]。

2 螺旋体病

2.1 莱姆病

2.1.1 致病原及临床表现:莱姆病为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导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染病初期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皮肤损害,染病后期主要表现出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还有运动系统等多个器官组织上的损害。疾病病程长、分布广,具有较高的病死率。

2.1.2 流行病学特征:对新疆地区莱姆病进行分析得知该地区疾病主要传播媒介为硬蜱类(蓖子硬蜱复合体),此外少数吸血蝇蚊、螨蚤等也是传播媒介。

2.2 蜱传回归热

2.2.1 致病原及临床表现:蜱传回归热为包柔氏螺旋体感染导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一旦感染病畜出现阵发性高热、肝脾肿大、全身疼痛,发热期及无热期会交替出现。

2.2.2 流行病学特征:对新疆地区蜱传回归热进行分析得知该

地区疾病主要传播媒介为特突钝缘蜱及乳突钝缘蜱,其中北疆多是特突钝缘蜱,南疆多是乳突钝缘蜱。

3 立克次体病

3.1 斑点热

3.1.1 致病原及临床表现:斑点热为立克次体这一病原体感染所导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此病原体能在小血管的网状细胞及内皮细胞中大量繁殖,病畜会出现血管炎、血管周围炎或者其他器官病变,临床出现发热、头痛、皮疹、局部淋巴结肿大、虫咬溃疡等症状及体征。

3.1.2 流行病学特征:对新疆地区斑点热进行分析得知该地区疾病主要传播媒介为森林革蜱及嗜群血蜱,这些蜱媒在寄生传播同时,本身也是宿主,通过叮咬人或动物来传播疾病。立克次体在蜱虫体内经过卵呈垂直传播,小型哺乳动物为自然宿主,蜱及动物水平传播,疾病爆发时间在4-7月,高峰期为每年的5月份,人群中也会感染。3.2Q热

3.2.1 致病原及临床表现:Q热为贝氏柯克斯体这一病原体感染所导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感染后主要以发热、头痛及肌肉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多伴发肝炎、肺炎,流行上季节性不明显。

3.2.2 流行病学特征:对新疆地区Q热进行分析得知该地区疾病主要传播媒介为蜱类,病原体保持在蜱卵中,通过蜱卵传代而长期保持,当前我国发现的Q热病原体蜱类有19种。

4 蜱的防控杀灭措施

4.1 除草整地,野外灭蜱:啮齿类动物(如鼠)为蜱传播的主要宿主,对其巢穴需要用土堵塞或者喷射杀虫剂,用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进行杀灭,对环境进行清理。而自然环境下的游离蜱用下列方法杀灭:马拉硫磷杀灭,二嗪农杀灭或者马拉硫磷乳油杀灭。

4.2 室内灭蜱:在修建禽畜舍窝时要让其远离人房,最好用蓖麻油或者是松香设置出一个防护带,对禽畜活动场所需要定期用药物消毒,对室内蜱虫定期杀灭。

4.3 畜体灭蜱:对于蜱虫寄生的畜类需要定期消毒灭蜱,杀灭过程中应使用低毒高效杀虫剂(如氯菊酯、马拉硫磷、敌百虫等),还可以利用人工刷抹方式对畜体蜱虫进行杀灭。

4.4 个人防护:野外工作人员在蜱媒病流行地区工作中需要做好个人防护,要穿五紧服,裸露在外的体表(手、颈等部位)喷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或者是避蚊胺等这些驱避剂。在工作过程中要尽量少接触杂草,互相检查,对侵袭蜱虫要及时摘除。

总之,要控制蜱传染病流行需要在微生物学及流行病学等多学科知识对疾病进行重新认识,对蜱传染病细致分析,从野外、室内、畜体、个人等几方面严格防控,控制疾病流行,保障公众健康。

[1]赵焱,然,张桂林,等.新疆北部某边防部队蜱传疾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4,32(4).

猜你喜欢
传播媒介病畜新疆地区
牛羊急性瘤胃臌气的治疗
牛羊急性瘤胃臌气的治疗
家畜疾病可用蒸气疗法
视觉文化视阈下武术传播媒介研究
反刍家畜瘤胃积食的中兽医诊治临床研究
新媒体广告传播形态及表现拓展
写好“服”这个字——新疆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打造星级服务
新疆地区非物质文化旅游经济开发实证分析
新疆地区高中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传播媒介对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