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羊布病诊断和综合防治措施

2015-08-15 00:46白璐王文娟
中兽医学杂志 2015年9期
关键词:菌苗布鲁氏菌公羊

白璐 王文娟

(1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甘肃 兰州730070;2甘肃省和政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甘肃 临夏731100;3甘肃省崇信县畜牧兽医局 甘肃 平凉730030)

布氏杆菌病(Brucellosis)又称“波状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简称“布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B类疫病,我国农业部列为二类疫病。本病在世界范围内呈散发性流行,近年来在和政地区也出现感染病例,给人、畜健康造成严重危害[1]。本病主要侵害生殖系统,感染孕畜容易发生流产,因此又被称为传染性流产。

1 病原学特征

布氏杆菌(Brucella)是革兰阴性需氧的布鲁氏菌属两端钝圆的短小杆菌,无芽孢和荚膜,不能运动,它存在于病畜的生殖器官、内脏和血液。该菌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在干燥的土壤中可存活37天,在冷暗处和胎儿体内可存活6个月。1%来苏尔,2%的福尔马林,5%的生石灰水15分钟可杀死病菌。对氯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广谱抗生素敏感[2]。

2 流行病学特征

怀孕的母羊容易感染本病,在怀孕前期感染后引起流产或死胎,所排出的羊水、胎盘、分泌物、乳汁、尿液、粪便中都含大量布氏杆菌,污染圈舍、饮水、饲料、牧场等造成更大范围的传染。在自然条件,健康羊只通过消化道、黏膜、结膜、皮肤接触被布氏杆菌感染的饲料、饮水、乳汁等发生感染,此外山羊还可以通过交配发生感染。羔羊在出生后1个月内抵抗力比较强,4个月后抵抗力逐渐消失。

3 临床症状

母羊较公羊易感性高,性成熟极为易感,消化道是主要感染途径,也可经配种感染。羊群一旦感染此病,在日常生活中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被感染的怀孕母羊首先表现孕羊流产。开始仅为少数,以后逐渐增多,严重时可达半数以上,多数病羊流产一次。多数病例为隐性感染。怀孕羊主要症状是发生流产,但不是必有的症状。流产发生在怀孕后的3-4个月。有时患病羊发生关节炎和滑液囊炎而致跛行;公羊发生睾丸炎;少部分病羊发生角膜炎和支气管炎。本病常不表现症状,而首先被注意到的症状是流产。流产前食欲减退、口渴、萎顿、阴道流出黄色粘液。流产多发生于怀孕后的第三个月、第四个月。流产母羊多数胎衣不下,继发子宫内膜炎,影响受胎。公羊表现睾丸炎,辜丸上缩,行走困难,拱背,饮食减少,逐渐捎瘦,失去配种能力。其它症状可能还有乳房炎、支气管炎、关节炎等。

4 诊断

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流产胎儿及胎膜的变化即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测,主要有细菌分离培养和镜检、血清学反应、布鲁氏菌水解素作变态反应进行确诊。目前在实际工作中最常用的诊断方法是血清学方法进行诊断,主要有平板凝集试验或试管凝集试验,可以得到较为准确和可靠的诊断结果。

5 综合防治措施

目前本病尚无特效的药物治疗,只有加强预防检疫。主要预防措施有:

5.1 定期检疫

羔羊每年断乳后进行一次布氏杆菌病检疫。成羊两年检疫一次或每年预防接种而不检疫。对检出的阳性羊要捕杀处理,不能留养或给予治疗。凡是调拨、采购的羊只必须进行凝集反应进行检疫检查,以防将病羊带入,严谨引入检疫结果为阳性和可疑反应的羊只。

5.2 处理传染源和消毒措施

在发病地区将病羊和可疑羊只进行隔离,对于暂时被认为是安全的羊只进行进一步检查;病羊隔离后对其生活的场地、圈舍、水源、用具等使用3%来苏儿、5%石碳酸、20%生石灰乳、10%漂白粉进行彻底消毒,对于母羊流产的胎衣、胎儿和分泌物进行彻底消毒后进行烧毁或深埋;对于病羊排泄的尿液、粪便堆放在特定的粪池内,经过至少两个月的生物学消毒后才可使用。

5.3 免疫接种

当年新生羔羊通过检疫呈阴性的,注射19号猪型菌苗(山羊禁用),干燥布鲁氏菌猪型二号菌苗和羊型五号菌苗进行预防接种,疫苗接种部位在羊颈部、尾根皮下、臀部肌肉注射,或者使用饮水法和气溶胶喷雾免疫法以及股部内侧皮下注射法。尤为注意的是猪型疫苗不能对孕羊、3月龄以下羔羊、阳性或可疑的病羊注射。M5菌苗是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发生产的疫苗,使用后4个月血清凝集素消失,免疫期在1年以上,可全面使用[3]。

6 治疗

羊群受感染后无治疗价值,经济价值也不高。如果患病羊只为优良品种,可在隔离条件下,将患病初期的羊长期坚持使用土霉素、链霉素进行治疗。对于出现关节炎、睾丸炎的种公羊,可使用中药方剂秦艽巴戟散进行治疗,方剂:秦艽18g,巴戟18g,川楝子18g,丹皮18g,延胡18g,知母24g,黄柏24g,防风24g,连翘21g,双花21g,将上述中草药晒干后研成粉末,分为三份,开水冲开后待温灌服,1次/d。

7 小结

和政县是养羊大县,布病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有效加强布病综合性防治措施的贯彻落实和和流通环节的管理以及控制疫情回升和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周红英.羊布病的危害性及综合防治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4,10:130-130.

[2]田养平.黄陵县羊布病防控措施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4:292-292.

[3]孔军.如何做好羊布病防控工作[J].中国畜禽种业,2013:103-103.

猜你喜欢
菌苗布鲁氏菌公羊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提高种公羊繁殖力的几项措施
羊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款冬无菌苗的扦插与分株繁殖※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调查及综合防控措施
猪丹毒的发病机理与防制措施
猪丹毒的发病机理与防制措施
冰岛公羊育种要“看脸”
仔猪白痢的临床表现及免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