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规模化养殖肉牛的疫病发生原因与防控对策

2015-08-15 00:46赵治慎罗士仙曾梅群
中兽医学杂志 2015年9期
关键词:炭疽积食饲养员

赵治慎 陈 锐 罗士仙 曾梅群

(1泰和县石山农业综合服务站343700;2泰和县苏溪农业综合服务站343700;3泰和县畜牧兽医局 江西 泰和343700)

1 养殖肉牛过程中常见疫病类型及病因分析

1.1 瘤胃积食及病因分析

此类病因的出现,多数是因为肉牛饲养员在日常的喂食中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原因之一可能是因为饲养员为了牛肉的快速成型,在日常的喂养中增加饲料喂料量,但是由于肉牛活动范围比较小,消化系统不能得到有效的调节,导致多余食物在胃内积累,造成瘤胃积食。原因之二可能是在喂养硬梗类植物时,饲养员没有按照规定将较长的硬秸秆进行绞碎,从而导致秸秆在胃内滞留,阻碍消化。原因之三可能是饲养员在进行饲料搭配喂养时,没有掌握好相关的搭配比例,造成饲料在胃内积累诱发病因。

1.2 瘤胃鼓胀及病因分析

草食类家畜的胃内都有一套完整的植物消化系统,但是有些草类如幼嫩多汁、带有露水、潮湿的牧草或牧草上有霜雪后,进入胃部之后经过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如果发酵产生的气体在胃内堆积,就会造成瘤胃鼓胀。

1.3 口蹄疫及病因分析

口蹄疫属于传染性疫病,多发于偶蹄动物之间,通常潜伏期在7—10天,由于口蹄疫属于病毒性传染疾病,因此传染速度较快,加上其生存能力强,疫病发生后常常造成严重危害。

1.4 炭疽病及病因分析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所致,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人因接触病畜及其产品及食用病畜的肉类而发生感染。属于细菌性烈性传染病,患病的牛、马、羊、骆驼等食草动物是人类炭疽的主要传染源。猪可因吞食染菌青饲料;狗、狼等食肉动物可因吞食病畜肉类而感染得病,成为次要传染源。炭疽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也具传染性。炭疽病的危害还在于可以在人畜之间相互传染,肉牛在感染之后对饲养员的健康也造成很大威胁。

2 肉牛患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2.1 患瘤胃积食后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患瘤胃积食的肉牛,虽然病因不尽相同,但是发病后的临床表现大同小异。常常表现为饮食饮水困难,行动迟缓或长卧不动,精神萎靡不振,病情严重的表现为呼吸困难,且伴随长时间呻吟。

针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可采取不同措施。病情较轻的,可以通过轻柔肉牛腹部,或用毛刷捋顺。病情较重,则需要喂食或人工注射药剂。通常情况下使用MgSO4或Na2SO4,通过腹泻缓解肉牛消化不良,患瘤胃积食的病症。病情严重的,需要注意兽医进行检查,并按照配比注射复方氯化钠溶液,配以葡萄糖。注射到肉牛的静脉中,也可有效治疗肉牛体内积累的食物。

2.2 患瘤胃鼓胀后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肉牛患瘤胃鼓胀后,通常表现为腹部胀大,行动无力,长卧不动,饮食饮水困难等,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口吐白沫,呼吸困难,如不及时医治可能会导致死亡。

找到了瘤胃鼓胀的发病原因,就能对症下药。制止或消除鼓胀,就要停止胃内植物的继续发酵。第一,先将导气管插入肉牛胃内以抽出气体,该过程中要注意导气管的进入速度与导气位置。采用反复抽到,少量多次的方法,直到气体全部排出。第二,可以将鱼石脂混合在水中,强行灌喂或者采用针筒灌喂的方法,让肉牛服用鱼石脂。鱼石脂可以有效缓解植物在胃内的发酵,效果明显。

2.3 患口蹄疫后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口蹄疫在潜伏期时,肉牛通常为行动呆滞,精神萎靡的症状,同时体温略有升高。潜伏期过后,体温升高明显,肉牛嘴部出现颗粒状水泡,嘴边会伴随有白色状黏液泡沫,此时若未采取相关的治疗措施,则水泡就会慢慢破裂,最后形成溃疡,但体温会逐渐回归正常。

口蹄疫的致死率非常低。预防口蹄疫,需要定期接受疫苗接种,对肉牛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异样。病发后,要对病牛进行隔离,请专业人员进行诊疗,避免出现传染。在有效期内发现任何疫情,要及时上报有关部门,严格对发病区进行封锁,并采取消毒和隔离等措施进行处理,必要时采取综合性治疗,以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4 患炭疽病后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肉牛患病期间,通常前期表现为体温升高,表现烦躁,运动频繁,后期饮水量增多,呼吸急速,眼黏膜出现血迹。炭疽病的致死率较高,且传染性强,治疗是需要格外注意。

治疗炭疽病还没有很好的方法,常用的是注射青霉素,虽然青霉素对炭疽病毒有一定的治疗功效,但是治标不治本,不能完全消除炭疽病的危害。饲养员需要在平时注重养殖场的卫生状况,及时清扫,防止炭疽病毒的出现。

3 疫病防控综合措施

3.1 合理科学设计牛舍

牛舍的选址应在地面平整开阔处,采光条件好,通风能力强为宜。注意远离居民区,防止相互污染和疫情的发生。同时还要考虑到当地温湿度对肉牛的影响,必要条件下要人为进行控制。

3.2 严格执行日常消毒

肉牛的健康是保证肉牛销售的关键。在日常喂养中注重对牛舍和牛本身的消毒工作,是保证肉牛健康的前提。对牛舍消毒通常使用苛性钠,每隔五到七天进行一次消毒。对肉牛本身,要注意时常清洗,特别是春夏季节,寄生虫与蚊蝇繁殖高发时,尤其需要注意。

3.3 及时检疫、时时防疫

对肉牛的检疫工作是提前发现和治疗病情的关键。饲养员与兽医人员,应当定期对肉牛做系统全面的检疫,并做好相应的记录,以便为后期对比分析提供依据。防疫工作是场持久战,需要相关人员负责到位,做到时时、事事细心。

3.4 加强人员技术知识管理,提高人员防范意识

做好饲养员和兽医工作人员的相关技能培训,提高管理水平,从源头上杜绝一切可能导致肉牛发病的危害。只有做好了人员的培养工作,才能保证肉牛饲养过程的健康与质量。通过培训,增加对疫情的认识,从而提高对病害的处理能力。

[1]韦伟,刘青华.肉牛常见病的症状与治疗[J].安徽农学通报,2012(08).

[2]石风华.非常规饲料替代玉米饲喂肉牛对瘤胃发酵、养分消化率、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14.O2.

猜你喜欢
炭疽积食饲养员
炭疽是什么?如何预防?
带你走进炭疽的世界(下)
带你走进炭疽的世界(上)
用推拿消除宝宝积食
快乐的饲养员
猪积食大蒜可治
水中放牛
用推拿消除宝宝积食
我和饲养员的故事
牛瘤胃积食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