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瘟热免疫失败的原因、诊断及防控

2015-08-15 00:46赵治慎罗士仙
中兽医学杂志 2015年9期
关键词:犬瘟热犬类抗体

陈 锐 颜 君 赵治慎 罗士仙

(1.苏溪农业综合服务站 江西 泰和343712;2.石山农业综合服务站 江西 泰和343703;3.泰和县畜牧兽医局 江西 泰和343700)

犬瘟热病主要是由犬瘟热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引起的,是以双相热、卡他性肺炎、皮肤湿疹、神经症状以及眼、鼻、消化道等黏膜炎症为特征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犬瘟热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死亡率也在逐年攀升,所以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防治对保证犬种成活率来说意义重大。

1 犬瘟热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

1.1 疫苗因素

影响犬瘟热免疫失败的疫苗因素主要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疫苗保管问题,如果保管不按照相关规定,或者温度过高都极易造成疫苗病毒的死亡,从而影响了犬瘟热疫苗的效果;第二种情况是疫苗使用不恰当,例如注射时针孔出现溢出现象,剂量不够也会影响疫苗的效果。

1.2 病毒变异

根据遗传变异学科分析得出结论,不同地区流行的毒株对抗免疫疫苗的能力也会不同,这主要是由于病毒变异引起的。犬温热病毒是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成员,其疫苗的免疫效果也同样取决于不同地区病毒的抗体特性。

1.3 母体抗原干扰

母体所遗传的犬瘟热血清抗体,幼崽在分娩及初乳时期可遗传到77%,能够保障幼崽在一定时期内不受犬瘟热病毒的感染,但却给犬瘟热弱毒疫苗的免疫效果带来干扰。通过实验表明,1:100以上的犬瘟热的中和抗体才能抵抗犬瘟热强毒的感染,但1:20的中和抗体效价就可以严重干扰犬瘟热疫苗的免疫。这种状况会影响免疫时机的选择,如果把握不好过早免疫,母抗原体会干扰其主动免疫的产生,而免疫过晚则会直接导致犬类发病,带来经济损失。

1.4 其他影响因素

1.4.1 遗传因素。如果犬类幼崽遗传的免疫功能不全,则会使得相同条件下个体易感染病毒,近亲繁殖个体感染较为常见。

1.4.2 混合感染:有其他病毒引起的混合感染也是犬瘟热病毒的重要传播途径,例如细小病毒、冠状病毒的感染也会给犬瘟热病毒的免疫带来干扰。

1.4.3 寄生虫的感染。如果犬类携带寄生虫,如附红细胞体病、蛔虫病、弓形体病会引发免疫抑制现象,在此基础上,如果单纯的进行犬瘟热病毒的防治措施,不会带来明显效果。

2 犬瘟热免疫失败的诊断措施

2.1 临床诊断

2.1.1 体温。如果犬类早期体温持续升高至39~40℃左右,在1~3天左右降至常温,而一段时间后又第二次持续升温,在一个星期左右,则成双相热型。

2.1.2 呼吸道症状。这种症状主要体现在鼻镜范围,如发生干燥、流鼻涕、咳嗽、喘气困难、呼气急促等支气管肺炎症状,可能发生呼吸道疾病,严重情况对引发大叶性肺炎。

2.1.3 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进食量少或者不进食,伴随呕吐、粪便稀软,部分个体会带有血丝, 更为严重者会继发肠套叠或直肠脱出。

2.1.4 神经症状。该症状主要是在疾病恢复期发生,会有局部抽搐、后驱麻痹、以及拖地行走等症状,也会有个体伴随癫痫症状,而且会在以后的病发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频繁,最终可能导致站立困难以及共济失调等现象。

2.2 解剖检验

在病初时,剖检工作主要是以淋巴肿胀、胸腺缩小为主;而在中期或者后期的临床现象主要是身体消瘦,肺部呈现斑点状,进而慢慢扩大或者出现出血现象;到后期伴随的症状主要是胃粘膜出血、直肠慢性出血、以及膀胱粘膜出血等等。

2.3 实验室诊断

2.3.1 包涵体检验。试验时以病死犬的膀胱、肾盂、胆管组织粘膜为样本,挂取少量在载玻片上,接着在组织上滴1~2滴生理盐水,待干燥完毕用甲醇固定3秒左右,再次干燥后用苏木紫染色液加温染色20秒,再进行水洗。继续用0.1的尹红水溶液进行染色,持续5秒,干燥后进行镜检。

镜检现象:细胞核为淡蓝紫色,细胞浆为玫瑰色,包涵体呈红色,见于胞浆内,一个细胞内可能有1~10个,平均2~3个,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晰。

2.3.2 病毒分离。急性病例取胸腺、脾、肺、肝、淋巴结;呈脑炎症状者采小脑等病料,制成10%乳剂,加适量双抗或经微孔撼膜过滤后,剖检时也可直接培养病犬的肺胞巨噬细胞以分离病毒,还可使用犬瘟热快速诊断试剂盒确诊。

3 犬瘟热免疫失败的防控建议

3.1 规范疫苗的管理与使用

规范疫苗使用与管理不仅能够减少疫苗浪费,而且能够提高其免疫效果。在进行疫苗选择时,应仔细检查疫苗是否有正规的批准文号,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在相应条件下保存,标签等是否完整,瓶口是否破裂,疫苗颜色是否发生变化等,要保证其满足质量稳定、抗体产生快、免疫保护期长的要求,而且合作的厂家要能够提供及时快捷的服务,以保证疫苗更新速度快、产品保质期有效。

3.2 科学制定免疫程序

在进行免疫程序的设计环节中,应根据当地疫病的流行状况来安排合适的疫苗及用量;而且要根据当地犬类的抗体水平,从而调整其整体的免疫程序。在程序安排时,应注意疫苗的接种时间,避免过早接种而受到母源抗体的干扰,如果条件允许,可对母体进行抗体监测,从而确定接种疫苗的时期及用量。

3.3 引种混群提高免疫能力

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及研究,从环境适宜地区选择优良健康的动物进行引种。在进行引种交配前,应确定该物种是否进行过疫苗接种,如未进实行此环节应先进行疫苗接种,而且引种前还要对其个体进行隔离观察,认定健康后,再进行混群饲养。

3.4 强化饲养管理

强化饲养管理水平首先要对场地进行整改,保证场地建设符合犬类活动标准,而且布局要符合兽医卫生防疫要求。日常的管理制度也应逐渐完善,保证饲料供给充足、饮水清洁,注意场地要及时进行清洁消毒,构造要通风宽敞,从而减少或者避免病原体接触及扩散。

[1]王好,张宇,钱爱东.犬瘟热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

[2]胡慧玲,王徐敏.邳州地区犬瘟热发病调查与防制[J].现代农业科技,2009.

猜你喜欢
犬瘟热犬类抗体
“犬类友好型”商业体进入2.0时代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犬瘟热的诊断和防治
Ro52抗体与其他肌炎抗体共阳性的相关性研究
单克隆抗体在新型冠状病毒和其他人冠状病毒中的研究进展
浅谈犬常见皮肤病的诊疗
分析犬类动物的常见疾病和有效预防
宝丰县犬瘟热流行病学调查与初步分析
HOTS·HOTS 2017年度犬类摄影师大赛作品选登
犬瘟热病的中西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