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犬皮肤病的诊治

2015-08-15 00:46李向林
中兽医学杂志 2015年9期
关键词:脱毛脓疱皮肤病

李向林

(重庆市武隆县长坝镇畜牧兽医站 408529)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加大,个人的情感更加丰富,细小动物悄悄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犬就是其中得宠的一种动物。犬的皮肤、毛色直接影响到了主人对犬的喜爱程度,更重要的是影响其训练、作业的正常进行,因此,犬皮肤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皮肤病是指犬被皮结构的炎症损伤,是犬的一种常见多发病。由于致病原因复杂、临床常常不易确诊和治愈。下面,笔者根据临床实践,参考国内外资料,对犬皮肤病的病原、病因、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1 病原

引起犬只皮肤病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由寄生虫性、病原微生物性(葡萄球菌、真菌)、过敏性、营养和内分泌疾病性这四种因素所引发。

1.1 寄生虫性

主要有螨病类(蠕形螨、疥螨),昆虫类(兽虱、蚤、蜱)两类寄生虫。

1.1.1 螨原性

蠕形螨:蠕形螨引起的犬只皮肤病,亦称毛囊虫病或脂螨病,病原为蠕形螨属的螨,寄生于犬的皮脂腺或毛囊内,引起的一种常见而又顽固的皮肤病。

疥螨:病原为疥螨属的疥螨,寄生于犬只表皮下引起皮肤病。

1.1.2 昆虫性

兽虱是吸血虱和毛虱的总称,寄生于犬的体表上。

蚤类:有犬栉首蚤,只寄生于犬及野生犬科动物身上,引起犬只皮肤发病。

蜱类:分为软蜱和硬蜱,寄生于犬体表的硬蜱,主要有血红扇头蜱、二棘血蜱、长角血蜱、草原革蜱、微小牛蜱。寄生于犬体表的软蜱,主要有拉合钝缘蜱和乳突钝缘蜱等。

1.2 病原微生物性

1.2.1 细菌性:

引起犬只皮肤病的细菌中主要是中间型葡萄球菌。

1.2.2 真菌性:

主要有三种,一是犬属小孢菌所致,约占50%,二是石膏状小孢子菌是一种嗜土壤真菌,三是须小孢子菌主要引起,老鼠是主要的带菌者。寄生于犬、猫等多种动物皮毛、表皮、趾、爪角质蛋白组织中的真菌所引起的各种皮肤疾病。

1.3 过敏性

犬只本身为过敏性素质,或因花粉、羊毛引起的全身症状,药物、蚊虫叮咬、寄生虫寄生、理化因素的刺激等都可以引起。

1.4 营养因素、内分泌疾病性

全身性疾病,如神经疾病、内分泌疾病、营养障碍、雌激素失调、甲状腺机能减退,内分泌机能障碍引起。

2 症状

皮肤病的症状较为复杂,主要表现为脱毛症、色素紊乱,皮屑过多症、瘙痒、皮炎和湿疹、脓犬、溃疡、皮肤肿瘤几方面的症状。

2.1 寄生虫性

2.1.1 螨原性

蠕螨与疥螨引起发病部位基本是相同的,由头部开始,局部被毛稀疏或完全脱毛、皮,最后扩至全身,发病的部位皮肤发红迹象;蠕形螨引起的皮肤病有白色的粘性皮屑,皮肤出现小结节,受细菌感染后,形成小脓疱,破溃,形成溃疡,常覆盖淡棕色痂皮,麸皮样的皮屑,特有一股难闻气味而无痒感。而疥螨引起的皮肤病,皮肤出现小丘疹,黄色痂皮,瘙痒症状。

2.1.2 昆虫性

兽虱类寄生在体表,患病犬表现为瘙痒、不安、消瘦、因啃咬损伤皮肤继发感染,出现丘疹,脓疱,水疱等,一般不脱毛,但严重时可能会脱毛。

蚤类寄生在皮肤上,主要是腹下部,有瘙痒症状,可在被毛上看见有黑色的,小点儿状跳蚤排泄物,一般可见脱毛。蚤除咬啮宿主吸血外,尚为犬复孔绦虫的中间宿主,并能传播一些疾病,特别是作为人的宠物的寄生虫,可跳至人体引起骚痒,故为宠物饲养者所关注。

蜱类,寄生于体表,叮咬部位出血,水肿,发炎和角质增生或继发伤口蛆病,有犬表现为不安,步态不稳,无力、跛行,渐进性麻痹症状。

2.2 病原微生物性

细菌性引起的皮肤病的皮肤上出现脓疱疹,小脓疱破溃后结痂。

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皮肤出现界限明显的脱毛圆斑,形状不规则。皮肤表层有皮屑或呈红斑状隆起,也有形成痂。多发生于头、脚和腿,小犬较成犬易发。

2.3 过敏性

过敏性引起的皮肤病可发生在局部,也可发生在全身,病犬出现瘙痒,皮肤出现红斑、肿胀,有的出现丘疹,皮屑和脱毛。还有一种皮肤未见任何病变,而出现瘙痒症状,可是局部,也可是全身,有持续性和间歇性啃咬擦物体的迹象。

还有一种因过敏引起的炎症反映,俗称湿疹。急性时,皮肤先后出现红斑、水疱、脓疱,而水疱或脓疱破裂后,出现糜烂,糜烂面结黄,褐色痂皮,多发生于肌肉发达的颈部,肩胛部、背部、腰部臀部等,湿疹继发,常有疣状增殖的一种慢性炎症,其表面常附有恶臭的白色分泌物,呈淡红色,刺激易出血。皮肤皱褶间容易蓄积脓性分泌物,毛乱,脱毛。

2.4 营养内分泌性

一种是引起皮肤脱毛,这种脱毛症状可发生于各种犬,其早期变化为乳头层增生,表皮层过度角化和色素增多沉着为特征,多见于德国牧羊犬和小猎犬,多发生于面部、腹侧。多皮屑、被毛稀疏等,随后出现脱毛症,呈对称性分布在犬的腹肋、胸股部。皮肤色素沉着,和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氛围皮炎型和油性型两种。皮炎型表现为瘙痒、红斑、鳞屑和严重脱毛,并明显形成痂皮。油性型;皮脂腺发达的尾根部皮肤与被毛,喊有多呈油脂或粘附着黄褐色的油脂块,外耳道有多量耳垢,有的发生外耳炎,可闻到特殊的腐败臭味。如是甲状腺素性引起临床上患犬常表现嗜睡、易疲劳、过度肥胖、不生育、不耐寒,皮肤干燥粗糙、被毛稀疏和角化过度等。

另一种是以皮肤乳头层增生,表层过度角质化和色素增多为特征的一种皮肤病,病变呈对称性,初期时皮肤肿胀,掉毛,一段时间后出现灰蓝色的黑色素沉着,皮肤粗糙变厚。最后皮肤被鳞屑覆盖,形成皱褶,颜色加深,直至呈现黑色。

第三种失调在雄犬可见于睾丸足细胞瘤。而母犬的脱毛症通过常与卵巢囊肿有关,犬体可见反复的脱毛-康复循环,并伴有乳房及阴门肿大。

第四种皮肤上瘤状物的出现。

3 病因

3.1 寄生虫性

3.1.1 螨原性

蠕形螨多因接触了病犬或被病犬污染的物体而发生。

疥螨寄生时会在犬的表皮内生长、繁殖,刺激机体,分泌毒素引起犬皮肤发生病变。

3.1.2 昆虫性

兽虱类引起的皮肤病,主要是受对机体刺激和毒素的作用。蚤类、蜱是由于犬经过山地、草坡而感染上了引起发病。

3.2 病原微生物性

主要是皮肤的抵抗力下降,感染上了细菌、真菌而引发皮肤病。

3.3 过敏性

由过敏源(物理、化学因素)引起发生皮肤病分为急性过敏反应和慢性过敏反应。急性过敏反应常发生在口服或注射药物或食入某些敏感的蛋白质后立即出现脸部、四肢红肿、全身丘疹、瘙痒,有些严重的还会出现呼吸急促甚至休克死亡。慢性过敏反应,可表现为全身起红疱、丘疹、瘙痒、皮肤掉毛,有些还伴有慢性耳炎(耳内红肿、渗出)及呕吐、腹泻症状。临床上皮肤过敏症主要以慢性过敏或局部性反应为主,主要原因有:①外寄生虫:蚤、虱、蜱的口器、唾液、排泄物过敏。②皮肤螨虫过敏。③外界接触性过敏,如尘埃、花粉、植物、化纤织物,有的甚至浴液过敏。④食物过敏。犬过敏原因较为复杂,不易确诊,一般处理方法为停止与一切可疑过敏物的接触(包括可疑食物),除虫、除螨,应用抗过敏、止痒药物,如适量地塞米松或泼尼松和扑尔敏等,选择低过敏性食物。

3.4 营养、内分泌疾病性

脱毛多因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营养障碍。目前内分泌疾病多见的有甲状腺素性、肾上腺素和性腺机能紊乱。营养障碍,如碘、维生素的缺乏,中毒;也有因刺激素失调而引起。

另一种是代谢因素甲状腺功能减退,生殖腺功能异常,食物中缺乏脂质,脂质吸收不良,胰、肠、肝等功能障碍引起的脂质代谢异常等,引起的各种表现形式的皮肤病。

4 诊断

4.1 寄生虫性

4.1.1 螨性

通过临床症状感染的病因推理,或使用抗生素药物效果差,可初步判断。疑诊是螨病引起的皮肤病,严格按寄生虫诊断学进行确诊。

犬蠕形螨可分两型:一种鳞屑型,多发于眼睑及其周围、口角、额部、鼻部及颈下部、肘部趾间等处。患部脱毛,并伴有皮肤轻度潮红和银白色具有粘性的皮屑,皮肤显得略微粗糙而龟裂,或带有小结节,而后皮肤呈蓝灰白色或红铜色,患部几乎不痒,有的长时间保持不变,有的转为脓疱型。另一种脓疱型,多发生于颈、胸、股内侧及其他部位,后期蔓延全身。体表大片脱毛,大片红斑,皮肤肥厚,往往形成皱褶。有弥漫性小米至麦粒大脓疱疹,脓疱呈蓝红色,压挤时排出脓汁,内含大量蠕形螨和虫卵,脓疱破溃后形成溃疡,结痂,有难闻的恶臭。脓疱几乎没有瘙痒,若有剧痒则可能是疥螨病混合感染。

疥螨引起犬的奇痒,由于持久的搔抓和摩擦,患部呈红肿、少毛,以致破损。

实验室检查:在症状不够明显时,需采取患部皮肤上有痂皮,检查有无虫体,才能确诊。检查方法是,在患部与健部交界处用锐匙或外科刀刮取表皮,装入试管内,加入10%苛性钠(俗称烧碱NaOH)或苛性钾溶液煮沸,待毛、痂皮等固形物大部分溶解后,静置20分钟,吸取沉渣,滴于载玻片上,用低倍显微镜检查。镜检时,若发现幼螨、若螨和虫卵即可确诊。

4.1.2 昆虫性

犬的皮毛如发现虱体、蚤和及其排泄物,蜱,即可确诊。

4.2 病原微生物性

疑诊是病原微生物细菌、真菌引起的皮肤传染病,可按传染病诊断学,病原菌的检验,血清学检查,真菌培养检查即可确诊是葡萄球菌、真菌引发的皮肤病。

4.3 过敏性

通过临床皮肤的表征,找到过敏源,除去过敏源,病情得到缓解。

4.4 营养、内分泌疾病性

通过特征性的临床症状,病史了解,犬只的饲养管理,流行病学可确诊营养障碍引起的皮肤病(碘缺乏、维生素缺乏)。主要依据临床和激素含量测定。通过发病的对象,特征性临床症状,可通过用药物注射来诊断是否是内分泌疾病引起的。

5 治疗

5.1 寄生虫性

5.1.1 螨原性

首先,投喂B族维生素,主要是复合维生素B片(严重时6片/次,后期3片/次,2次/d),这有利于提高皮肤免疫能力。其次,进行外用药。在施用药物治疗前,应先剪掉炎症区及周围的被毛,用温肥皂水刷洗患部,用酒精等清洁并灶,除去污垢和痂皮,再施用外药,任选下列药物的一种涂擦:50ppm溴氰菊酯,250ppm巴胺磷,500ppm双甲脒,750ppm螨净。

也可使用驱虫药物,伊维菌素:0.05ml/kg,1次皮下注射,连续使用。

再次,可施行药浴,这是一项很重要的治疗手段,用威露士(Walch)德国生产的,能很好的止痒,杀灭螨虫,分为衣物消毒、皮肤消毒,在药浴时选用皮肤消毒的。对于皮屑过多时,可在洗澡时使用水溶性浴油。治疗犬耳痒螨时,应先向耳内滴入石蜡油,轻轻按摩,以溶解并消除耳内的痂皮,再用加有杀螨药的油剂(雄黄10g、硫黄10g、豆油100ml,将豆油烧开加入研细的雄黄和硫黄,候温)局部涂擦。由于治螨药物对螨卵效果差,故需间隔7至10天治疗2至3次。对重症病犬除局部应用杀虫剂外,还应全身应用抗菌药物,防止继发感染。

5.1.2 昆虫性

消灭虫体,消出犬体的寄生虫异物,用西维因0.5%涂搽患部,也可用林丹0.1%涂搽患部,也可注射伊维菌素,按0.05ml/kg体重,皮下注射。在蚤的防治上,除对犬体表喷洒杀昆虫药物外,可给犬佩戴“杀蚤药物项圈”由于虫卵、幼虫、蛹阶段均在地面,因此,在杀灭犬体表蚤类的同时,对地面的清洁灭虫工作更为重要,要经常清扫、更换其睡卧处的铺垫物,并在地面喷洒杀虫药。

5.2 病原微生物性

加强犬只及犬周围环境的消毒、增强皮肤的抵抗力。

加强药物治疗,如是细菌性引起的化脓性,采取用H2O2清洗,涂搽消炎粉;如是真菌性,首选药物是灰黄霉素。外用:皮康霜、克霉唑、硫磺等药物。内服灰黄霉素:40—120mg/kg,酮康唑:每天10—30mg/kg体重等药物。

5.3 过敏性

清除过敏源,缓解症状。

全身治疗结合局部治疗。抗过敏特效药物有抗组织胺药物,皮质激素类、肾上腺以及化学抗过敏药物(扑而敏、甲申酸钠等)。常用药物有氢化可的松,强的松龙,保泰松;皮炎处于较轻的红斑性阶段时可用鱼石脂水杨酸油膏;畸形皮炎可用氧化锌软膏;疣状皮炎,初期用高锰酸钾粉有一定疗效。

5.4 营养、内分泌性

由医生确定病因后再治疗。如营养性脱毛症,补足营养,如维生素D,维生素A。内分泌性脱毛症,激素疗法:可涂抹氢化可的松软膏,或地塞米送软膏,可取得很好的疗效。甲状腺机能紊乱,可口服甲状腺素类制剂,如三碘甲状腺素,按每日1.0mg/kg疗程为1个月,可配合皮质激素类药物。性腺失调,有睾丸足细胞瘤的雄犬需摘除睾,同时口服或注射睾丸激素、卵巢机能紊乱的母犬应切除两侧卵巢或子宫试用甲状腺素按每日0.4-0.8mg/kg体重服用4-8周为1个疗程,头2周用药量递增,以后递减,可收到较好的疗效。皮肤上出现的瘤状物,经进一步确诊后,可采取手术切除治疗。

6 总结

根据犬皮肤病发生的病因、症状,采取科学的治疗,精心的护理,会取得很好的疗效,将会给犬只带来清洁、漂亮的皮毛,将会给犬主带来无限的喜悦。

[1]《动物寄生虫病彩色图谱》李祥瑞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P115-P116.

[2]《宠物疾病诊治》李志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P91-P92,P70.

[3]《动物传染病学》赵占民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P104.

[4]《犬的驯养及疾病防治全解》董悦农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P217-P223.

[5]《家畜传染病学》蔡宝祥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P91.

[6]《新编兽医手册》朱维正主编,金盾出版社P571,P624.

[7]《家畜寄生虫学》孔繁瑶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P298.

猜你喜欢
脱毛脓疱皮肤病
脱毛季,给你说说脱毛产品
激光脱毛的几个误区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
脱毛灵
无菌性脓疱病研究进展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皮肤病可能与脊椎有关
未成年人角层下脓疱病及文献病例分析
美丽的寂寞
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临床观察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