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

2015-08-15 00:51张凤芹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14期
关键词:监护人道德儿童

张凤芹

(山东省邹城市孟子小学)

一、小学留守儿童教育中主要存在和应面对的问题

1.留守儿童的性格具有复杂性和多重性,且存在道德认识危机

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和自己的父母两地分离,当他们遇到困难或不高兴的事情时,就没法向自己最亲的父母请教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不能进行情感和心理上的倾诉,长期的心理抑郁和压抑,就会使他们容易形成非常孤僻、自私和任性的性格,从而造成他们的性格非常内向,不但自卑和悲观,而且还不愿意和人打交道。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的溺爱式的管理方式,对他们的百依百顺,使得他们长期处在没有控制的状态下,这就在无形中助长了一些孩子的蛮横霸道、逆反心理严重、爱说谎话、不诚实、爱打架,甚至有的学生的道德认识出现了偏差。

2.学习成绩普遍不好,而且成逐年下降趋势

留守儿童的父母对孩子的总体上的教育期望值不高,在很大一部分的家长潜意识里,都会认为农村孩子在学习上的出路不是很大,没有给孩子的学习规定很硬的目标,从而就缺乏了一些学习上的硬性规定,而将孩子的学业就定位在了能够完成义务教育上,等义务教育完成了,就跟着他们到外面去打工。在另外一方面就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对他们的学习介入的很少。这些监护人都是一些年龄偏大的老人,他们不但身体差,而且文化基础基本没有,这就对留守儿童的早期教育不能起到有效的辅导和帮助。老人的教育理念和他们之间存在的沟通障碍,再加上自己的父母也没多少文化,也能去天南海北赚钱,就会使留守儿童认为学习是无用的,成绩好不好无所谓,读书和上进的观念淡薄。

3.自我律己能力差,行为和道德出现明显偏差

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自律能力比较差和弱,他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还处在他人的管理和规范的阶段。但是,由于自己的父母经常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和他们的监护人又间隔着一辈人,就会对他们的要求降低很多,只要他们不犯很大的错误,就会对他们不管不问,采取默认和放纵的态度,这就造成留守儿童不能及时的被管教和约束,助长了他们的自由散漫和纪律性不强。表现在家庭里就是留守儿童不听监护人的话,对监护人的话和行为感到厌烦和叛逆。表现在学校里就是上课经常迟到,纪律散漫,道德品行较差;不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逃学旷课,不做作业,爱打架;更有的迷恋台球、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的一些不三不四的、有恶习的成年人混在一起。

二、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学校教育是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阵地和主要渠道,学校、社会与家庭三者应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合力。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但要完成留守儿童在学校内的教育,同时还要有意识地注意到留守儿童的校外教育,以弥补校外教育的真空,从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那么,学校应该怎样搞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呢?

1.多关心、爱护、帮助留守儿童

作为留守儿童的班主任,不但应该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而且还应该密切地留意他们的思想和情绪变化及心理上的需求。对他们要增加额外的感情投入,使他们感受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也能得到亲人般的温暖,遇到困难有人帮助,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能向人倾诉,从而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应得到的温暖和关爱,让他们在心理上有明确的归属感。

班主任除了在心理上关心和爱护他们,还应在学习上多帮助他们,对于他们遇到的问题,要及时地给予解决,多给他们表扬,少给批评。对于他们取得的进步一定要多多表扬,多多给予信心。在日常的班级活动中,应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和组织各种兴趣小组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从而丰富他们的业余活动。在兴趣小组的活动中,要多鼓励他们主动与其他同学交往和交流,注重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从而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养成积极向上的意识和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

2.普及心理辅导的基础知识,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技能

与正常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在敌对性、焦虑程度上都远高于正常儿童,再加上无法与父母进行及时有效地沟通和交流,从而导致思想和认识上的不畅和偏差,就会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困惑他们。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心理上的问题不断沉积,不仅影响他们健全道德人格的形成,更为他们日后道德过错行为和反社会行为的出现埋下了隐患。因此,在学校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和心理辅导基本技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化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使他们能正确处理好认知和情绪上的困扰,以帮助他们度过留守其间的心理危机阶段,从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养成良好的行为和道德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3.更新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和管理观念

几乎所有的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都非常关心他们的吃、穿、住和个人安全,但对情感的交流却容易忽视,从而造成留守儿童难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容易出现学习不认真,做作业粗心大意,玩的时候随心所欲,学习的时候思想随波逐流。对此,应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特别应该注重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提高他们对教育的认识。

学校应举办一些活动有针对性地转变监护人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帮助监护人更新教育观念和方法,提高留守儿童的代监护人的素质,增强代监护人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使他们明白家庭也要重视“留守”儿童的情商教育,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注重全面的教育培养,从而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孩子的工作。

4.老师、代理监护人和家长的合力形成

要想把孩子教育好,首先要了解孩子,知道孩子们的心里到底需要什么,并尽快可能的满足和引导。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要经常的和留守儿童谈心,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也可以给孩子的家长打电话,让家长及时的和留守儿童谈心,更加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里上、身体上、学习上的情况,同时使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无处不在。另外,老师还应该经常的和代理监护人联系,以了解留守儿童在家里的表现和思想动态,共同探讨和制定教育孩子的策略和办法,及时地使孩子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这样,三者的结合就给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总之,对于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教育群体,老师只能积极地行动起来,在搞好学校教育的同时,要经常给留守儿童的代理监护人联系,从而提高他们的监护意识,教育意识等;对于留守儿童的家长也要经常通过电话向他们汇报留守儿童的学习和心里情况,以使家长放心。要不断地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给留守儿童创建一个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让他们重拾已经丢失的信心,感受到老师和其他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心回到课堂上来,使他们的生命之花绽放得更加美丽。

猜你喜欢
监护人道德儿童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监护人责任之探究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School Admission择校
School Admission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