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英雄的赞歌——读《时代榜样——兵团成立60周年最具影响力劳动模范风采录》有感

2015-08-15 00:47李乾红
兵团工运 2015年6期
关键词:军垦红星劳模

□ 李乾红

这是一部创业的历史,它记载了60名劳动者战天斗地的奋斗史。

这是一部英雄的赞歌,它赞美了平凡劳动者光辉人性的真善美。

这是一部时代的榜样,它让兵团260万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这几天,手棒着这本《时代榜样》,心灵一次次地被60位主人公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感染和打动着。

动人心者莫失于情。

在这本书中,收录了兵团成立60年来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如果说兵团是一个浩瀚的天空的话,那么这60名杰出代表就是这浩瀚天空中最明亮的星星。当然,他们不是高不可攀、只能仰望的。相反,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他们也是普通的劳动者。

60名劳模,站着,就是一座丰碑;走着,就是传说。

60名劳模,现在,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将来,他们是我们的精神财富。

60名劳模,犹如胡杨,他们不择土壤,不择环境,在艰苦的环境中扎根、发芽、开花、结果。

我曾经在地处中哈边境一线的十师一八六团工作过13年。和一八六团毗邻的一八五团,那里的自然条件相当恶劣,是世界“四大蚊虫王国”之一。每年的五六月份,是小咬最猖獗的时候。小咬能把天上的乌鸦咬下来,能把狗活活咬死。有一年,团场建筑队请了几名建筑工人来这里打工。没干两天,工人们忍受不了蚊叮虫咬,全跑了。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马军武夫妇在桑德克哨所为国戍边,为国站岗。这里冬天奇冷,零下30多摄氏度是常有的事。马军武夫妇在这里坚持巡逻,坚持执勤。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祖国的领土高于一切。

英雄不怕出身低。真正的英雄,不怕条件苦,不怕起点低。在哪里,一样都能成才。

我现在所在的十三师红星二场,这里是重盐碱滩。人称“无风一片白,风起白满天”。在地表60厘米厚的土层里,含盐碱量8~12%,有的地方甚至于高达40~60%。在盐碱土层下面,还有15厘米左右的芒硝。这里曾被苏联专家判过“死刑”,不适合人类居住,不宜开荒造田。但红星二场老军垦就是不信邪,硬是在这片重盐碱地上治理盐碱,开垦造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四川小伙孙洪勇来到红星二场,成了一名军垦战士。2009年10月,他创造了籽棉亩产668.2公斤的东疆高产纪录。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孙洪勇靠着自己的勤劳苦干,入了党,还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这就是一名劳模的成长之路,尽管充满荆棘,但依然风雨无阻,无怨无悔。

这是一部献给劳模的书,在这本厚厚的英雄榜里,记载着劳模们辛勤耕耘的心历路程。

这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书,书中有感天动地的创业史,有舍小家顾大家的献身精神。

365行,行行出状元;60名劳模,个个是榜样。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在他们的字典里,不是没有失败,不是没有辛酸,他们是跌倒了爬起来含着眼泪继续向前奔跑。因此,他们的人生才与众不同。

自古忠孝难两全。刘守仁,因培育出军垦型细毛羊而闻名全国。但谁知道他在十几年的反复研究中,父亲病危都没能赶回去送终;孩子成长,他不在身边陪伴。对事业,他问心无愧;但对家庭,他内心不安。

一心向着目标前进的人,全世界都给他让步。梅莲,巴尔鲁克山的一名普通医生。她热爱病人,不管是谁什么时候生病,她都要去看看;她医者仁心,多年来累积接诊7万多人次,自己垫付医疗费4万余元;她热爱学习,为了学习中医,她扎遍了全身每一个能触摸到的穴位。

在这本厚厚的书里,每个人,都是一本故事;每个人,都是一座丰碑。

我敬仰劳模,因为他们从来不甘平凡,总是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圆圆满满。

我崇尚劳模,因为他们从来不彪标自己,总是干好属于自己的那份工作。

在这本书里,我们更能全面了解和掌握劳模们的感人故事。从劳模的事迹中,我们能涉取到很多营养成份。在它的滋润下,我们成长得更加壮实。

兵团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千千万万个默默无闻的劳动者,更离不开劳模的引领示范作用。在这本书中,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劳模不平凡的一生,展现了他们良好的精神风貌,不屈的历史历程。

我不是歌手,但我想用最动听的歌声歌颂劳模;我不是画家,但我想用最鲜艳的色彩,构画出劳模的光彩人生。还好,我是一名记者,能用手中的笔,写出内心的膜拜。

让我们尊重劳模吧,因为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让我们赞美劳模吧,因为他们用顽强的毅力,为兵团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功勋!

敬仰劳模!□

猜你喜欢
军垦红星劳模
动物“劳模”竞选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军垦文化之乡放异彩
红星花凤蝶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伊犁放歌
把军垦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闪闪的《红星》
北大荒的脊梁——《老军垦》获奖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