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如一日 敬业奉献一枝梅——记兵团劳模冶芝梅

2015-08-15 00:47任美玲
兵团工运 2015年6期
关键词:护理员敬老院农场

□ 任美玲

26年来,她一个人用柔弱的身躯,精心护理34位不同民族的老人,先后为17位老人送终,她是老人们的亲“闺女”。“中华孝亲敬老之星”、“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兵团劳动模范”等荣誉诠释了这位敬老院唯一的一名少数民族护理员工作的内容全部。

1963年10月,冶芝梅出生在军户农场五连一个普通的职工家庭,1979年9月高中毕业后在连队承包土地,还在连队担任团支部书记,由于工作优秀文化程度较高,1988年农场机构改革,成立了淀粉厂和敬老院,缺乏管理人才,团场领导找到她,让她在团部淀粉厂车间主任和敬老院护理员两个岗位二选一,当时,冶芝梅什么也没想,认为照顾老人就是最光荣的事,于是决定去敬老院工作,成为军户农场唯一的一名护理员。

当冶芝梅来到敬老院工作的第一天,她走进敬老院看到,院子里有几位斜靠在破旧椅子上晒太阳的老人,斜着眼睛瞪着她,有的老人根本就不搭理她,认为她是个回族媳妇,那么年轻根本不能胜任这份工作。当时敬老院的条件很艰苦,生活用水得去距离敬老院500米处挑回来,冬天还要为每一位老人的房间里生火填煤,也没有院墙,杂草丛生,显得格外凌乱。当时居住着8位汉族、维吾尔族老人,其中还有一位瘫痪在床。为了跟老人加强交流和沟通,她振作精神,挑水将院落和每位老人的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主动与每一位老人搭话、拉家常,详细询问了解他们的身体情况和饮食习惯,根据他们的口味,准备了一顿可口的午饭,当美味可口的饭菜送到每一位老人房间的时候,老人们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就这样冶芝梅渐渐地走进了老人们的心里。

在敬老院里有一位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汉族离休老干部周毅老人,长期的独身生活,让老人变得性格特别怪癖、暴躁,稍稍碰到不顺心的事她就冲冶芝梅大发脾气,还整天阴着脸不说话。冶芝梅就格外小心地从生活起居开始,不时地找她聊天,给她做爱吃的饭菜。一段时间过去了,老人见到她脸上的表情变了,在长达11年的相处中,老人和她也结下了割舍不断的“母女”之情。1999年11月,噩耗传来,老人被确诊为肺癌住进了军区总医院。医生出身的老人知道自己的病情,给她写了一封长信,信中说:“闺女,我已经是被判死刑的人了,我没有什么牵挂的,唯一放不下的就是你,你为我们这些老人失去的太多,失去了人最宝贵的家庭和幸福,我真的舍不得和你分开,真想多活几年,多看看你……”看到这里,冶芝梅也伤心地哭了,从此,每过几天她在安排好敬老院各项工作之后,冒着严寒挤公交车来回奔波100多公里去医院照顾老人,为了让老人高高兴兴地度过最后的时光,她除了精心侍候老人外,还想方设法给老人说些开心的事。老人临终前老泪纵横地握着她的手说:“感谢你这么多年的照顾,我虽然没有孩子,但我看得出,你对我像对自己的母亲一样好,老天有眼在我晚年遇到你这样的好女儿,我的丧事你来办我就更放心了。”冶芝梅含泪擦洗完老人的身子后将之前买来的寿衣为她穿上,入殓、入棺、守灵三天,她为老人完成了所有临终遗愿。

李成志老人1990年10月身患脑梗、脑血栓后生活不能自理,瘫痪在床,大小便常常失禁,不是拉在裤子里,就是拉到床上,从此,她每天早上要比任何人起得更早,给老人烧水洗澡,刚开始老人还不好意思,躲躲闪闪,后来天天如此老人也就习惯了。每次洗完澡还要把老人那些沾满屎尿的被褥和衣裤洗得干干净净,定期给他按摩、修指甲、理发,春夏秋冬天天如此。冶芝梅还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给他搭了“小灶”,保证了他的营养。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精心护理,老人可以慢慢地靠着床头坐立一阵子,在长达17年的特殊照料下,临终时老人身上没有一个褥疮,走得也很安详。

人都有不如意的时候,为了照顾敬老院的老人们,她有时也不能很好地照顾家里,丈夫的不理解和不支持让她无法安心照顾老人,她最终选择了和丈夫分手,带着两个女儿搬到了敬老院。

26年来,每逢春节、古尔邦节,她总是早早地就为老人们包饺子、炸馓子。就连她过节到母亲家吃顿饭,都要让弟媳妇多做一些粉汤、油香给敬老院的老人们送去,让他们与自己共享节日的快乐。

2011年9月,农场投资402.11万元,新建了1228平方米上下层砖混结构的敬老院,结束了24年挑水填煤的日子,2012年,农场又投资29万元完成了敬老院绿化、亮化、美化工程。

如今,敬老院的条件好了很多,老人们住在标准间里,冬暖夏凉,足不出户就可以入厕,为了让老人们能吃到新鲜蔬菜,她将敬老院周围的空闲地整理出来,种植了新鲜蔬菜、花卉,让老人们有家的感觉。□

猜你喜欢
护理员敬老院农场
在困惑与坚定之间——年轻护理员的职场心态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农场假期
医疗护理员工作满意度研究进展
农场
敬老院老人遭虐待:乡镇敬老院出路何在
浅谈优秀护理员的工作要求
敬老院的微笑
爱心送到敬老院
一号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