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机制的建构逻辑

2015-08-15 00:51
探索 2015年2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群众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供了准确的价值导向,为凝聚力量促进“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为全体国人的精神家园提供了安栖之所。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确定之后,当务之急就是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正如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所说的那样:“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真真切切地成为人们的日常行为指南。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的基本要义

认同,在心理学上通常指主体认识和情感的一致性。弗洛伊德认为:“认同是建立在一个重要的情绪的共同性质之上的。”[1]377即认同是个体对他人或群体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在社会学上,认同主要指社会群体的共同意识。涂尔干认为:“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总和,构成了他们自身明确的生活观,我们可以称之为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2]42这种共同意识便是社会成员对其共有的理想、信念、主导价值观的自觉认同。我们认为,认同是一种综合概念,是指主客体通过相互作用引起主体的心理、思想、行为与社会规范或社会期待趋于吻合的过程,是主体对客体作出的一种反应。认同包括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

文化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它通过人们的生活方式体现出来,是人们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维系民族生存、促进民族发展、凝聚民族共识,达成民族愿望的最深层的基础。美国人类文化学者本·尼迪克特认为:“一种文化,就像一个人,或多或少有一种思想与行为的一致模式,每—文化之内,总有一些特别的,没有必要为其他类型的社会所分享的目的,在对这一目的的服从过程中,每一民族越来越深入地强化着它的经验,并且与这些内驱力的紧迫性相适应,行为的异质项就会采取愈来愈一致的形式。”[3]5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就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人们所接受并且内化为生命智能结构中的组成部分,外化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们日常行为的指南。作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公民个人,不只是孤立的个体,而是这个社会有机体中与其他人相互联系着的一份子,这个有机体的和谐稳定是个人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为了维系这个有机体的和谐稳定,每一个公民就要遵循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规范以及承担社会规定的基本义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对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它为公民提供日常行为准则和生活范式,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思想基础。

2 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机制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传播学家霍夫兰德(C·Hovland)的认知说服理论,主体对某种文化的认同表现为态度的转变,这种转变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受文化传播者可信度和专业性的影响,又受文化传播的艺术和方式、方法的影响,同时受接受者原有的态度和各种人格因素及当时环境状况的制约。基于此,我们倡导遵循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说服力为前提、满足人民群众自身的价值需要为目的、活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方式为媒介、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社会氛围为条件”的逻辑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机制。

2.1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说服力为前提

认知是认同的逻辑起点,知之才有可能信之。一般来说,人们接受某一价值观念,总是要经历从被动接受外来的观点和态度到自愿改变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再到用信念和行为去维护已经接受的新的思想和观点的过程。因此,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民群众普遍认同的思想观念和态度,首先就必须要说服人民群众全面科学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马克思曾经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4]9这里所说的彻底性,就是指在把握理论本质的基础上,用简单易懂的、生活化的语言阐述出来,以增强理论的说服力,使之更好地被人们所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科学的价值理论,它的传播也要彻底,才能被人民群众所接受,因此,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精炼化。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话语应该充分体现最核心的内容,又应该朗朗上口、易于识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目的是把抽象的理论说的简单明确、通俗易懂,而不是越讲越烦琐、越深沉,让人民群众不得要领。邓小平所提出的“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理论学习原则也可适用于当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之中。学理论必须要“精”,这里“精”的主要含义之一就是内容要精选,简捷明快地表述核心内容,并突出重点,防止泛泛而谈。为此,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清晰地向人民群众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理想、价值取向和价值规范的反映,是与人类文明同进步、是与中华民族文化同根同源的核心价值观。在传播的过程中要注意思想的深刻性、话语的生动性和理论的现实性。

第二,通俗化。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是设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内容的必然要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实现简单化还远远不够,还必须要用通俗、朴实的语言,将之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话语系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也有一个通俗化和直观化的过程,有的时候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没有说服力,而是传播内容过于刻板,近乎书面化,总是让人产生板着面孔说话的感觉,缺乏亲和力,不符合人民群众的思维习惯,难以被认可。因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内容的语言载体要进行深入探索,用平实、浅显、生活化的语言将深刻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可以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实或鲜活案例来回答理论上的问题,加深人民群众对理论问题的理解。如用建党90多年的光辉业绩、新中国建立60多年的丰功伟业和改革开放30多年的巨大成就来说明坚持国家层面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用社会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来说明坚持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用当前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在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模范的感人事迹来说明坚持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等,这些材料既是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基础,更是传播、解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教材。

第三,民族化。在这个地球上,生活着千万个不同的民族,每个民族都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及其表达方式。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不过区区几千字,却蕴含了十分丰富的为人处事的基本哲理,不仅如此,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遗留下来的经、史、子、集也大多以较短的篇幅来阐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理想。在这些祖先们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中,也许罕见西方式的缜密的逻辑思维过程,却是中国百姓喜闻乐见的经验式表达,虽显粗糙却富含哲理,朗朗上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念精髓大多孕育其中,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宏扬,这就意味着,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中国人的共同意识,传播内容和方式都要符合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要用人民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多元价值观正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头脑,混淆人们的价值观念,模糊人们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要通过还原传统文化,展示民族文化中所凸显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国家发展理念等,找出民族文化所蕴含的文化精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的内容,这样,人民群众才能在体会到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同时,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感。

2.2 满足人民群众自身的价值需求为目的

认同的形成既离不开客体的客观属性,也离不开主体的内在需要。人们总是以自身的内在需求为尺度来认同那些与自身利益需要、信仰诉求、情感依赖等相同或相近的东西。人的自然需求决定人们必然把衣、食、住、行等物质需要的满足放在首位。尊重、满足人的物质需求,是人性的必然要求,因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5]514。但是,仅仅如此是远远不够的,人们在满足自身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需要之后,必然会凸显其精神方面的强烈需求。因为,人是一种以“意义”为生存目标的高级动物,人的精神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是较之物质生活更为重要的方面,“只有精神生活才是人的真正的本质”[6]319,“人的生活意义全部在于人的精神的高贵性,是精神给予生命以崇高的价值和意义,这一给予关系是不能被颠倒的”[7]28。对于任何人而言,“人的精神需要就像人体需要维生素一样,没有意识、理性、意志等精神活动的生命就是缺乏人性的动物的生命”[8]102。人作为社会化的动物,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共同体中才能生存发展。这就决定了人必然要接受、认同乃至内化特定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否则便无法融入共同体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为人们的社会化生存提供基本道德规范和生活范式。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信息时代的到来,价值观作为人们心中相对稳定的思想观念,越来越成为每个人精神需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对于人民群众来说,更是如此。对于价值观的需求是人民群众精神需求中最为深刻的一面,是其精神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外各种对立的社会思潮的剧烈碰撞、现实社会与网络空间中各种真假难辨的信息漫天飞舞,世俗社会与精神世界之间功利性与神圣性之间的极度错乱,使得人民群众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和困惑之中,“产生生活无价值、无意义、无目标感,因而迷茫、无所趋赴、焦虑甚至恐慌,且无以慰藉,使他们因离开了自己的文化之根,失去了赖以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而在精神上产生一种无家可归感即精神漂泊感。”[9]鲁迅先生说过:“最痛苦的莫过于清醒后的无路可走”。因此,挖掘人民群众精神苦痛之根,寻找解决之策是社会主义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当务之急。

当前,人民群众在价值观方面的需求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多元化趋势明显,功利化和物质性日益突出。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入和开放的日益扩大,一方面,原有的价值观念受到其他价值观念的轮番冲击,价值观内部的矛盾冲突越来越激烈,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主导地位正在逐渐旁落,人民群众正逐步失去统一的主导价值标准;另一方面,社会上出现的极端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有害的价值观念,正在不断地侵占“集体主义”的地盘,挤压它的生存空间,这导致集体主义正慢慢地淡出人民群众的视线。功利化和物质性的追求越来越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第二,道德价值观呈现矛盾和冲突的现象。人们在进行道德选择时一方面比较理智和冷静,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当前社会上出现的“行善被讹”的负面事件的影响,许多人在帮助别人时会出现许多顾虑和矛盾心理,因此,他们更可能倾向于一种“情境主义”,表现出道德选择式的投机主义。第三,政治热情不高,政治价值观出现偏差。人民群众对国内外大事关注度不高,对个人生活更为关注,对国内外时事缺乏足够的热情,体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第四,择业观呈现出随意性增强和忠诚度下降的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社会组织形式与就业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同时社会需求也更多样化,因此人民群众选择职业时有了更大的自由度,随意毁约的现象有所增加,对职业的忠诚度有下降趋势。

2.3 活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方式为媒介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内容的设计,不能简单地理解成换换语言,在语言文字上简单化、通俗化就可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应该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出来,使其在人民群众中最大限度地达成共识。

第一,用故事题材向人民群众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做宣传思想工作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从大众传播的角度来看,故事是人类传播活动中一种普遍的讲述方式,甚至可以说没有故事传播,就无从谈起文化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也要巧妙地利用故事本身的曲折感和生动性来最大程度吸引人民群众的选择注意力,最大限度地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纯粹理论性的说服带来的单调抽象乏味之感,从而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在生活化、具象化的故事表达中牢牢“黏住”人民群众的眼球、“拴住”人民群众的心,实现其内化为人民群众的共同意识、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的目标。

第二,用先进典型向人民群众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榜样是时代先锋和社会楷模,是一定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化表现。运用榜样进行价值观教育,生动形象,说服力强,可以避免传播过程中的枯燥性和教条性,容易使人们产生情感共鸣,在耳闻目睹榜样事迹中获得启迪,在接受榜样的感染中自然而然地尊崇、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要让那些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先进楷模走进生活,与人民群众进行心灵沟通,使他们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生生的先进人物面前受到心灵的洗涤,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自觉地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年来,国家运用宣传机器推出的“最美乡村医生”“最美村官”“最美乡村教师”“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全国道德模范”等先进人物及其先进事迹就备受人民群众喜爱,是行之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践活动。

第三,用优秀影视作品向人民群众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影视作品题材多样,内容覆盖面广,集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和娱乐性于一身,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优秀影视作品不仅要通过精彩的剧情和唯美的画面赢得票房,更要通过寓教于乐、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贬恶扬善、滋养心灵的方式赢得人民群众的心,起到升华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纯洁心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积极促进作用。例如,《我的1919》《开国大典》《恰同学少年》《激情燃烧的岁月》等影视作品在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感、引导他们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方面就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实践证明,影视作品可以通过披露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人生经历,从民生视角折射国家和民族的变化,以不同人群的人生经历解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等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融入其中,引发人民群众对剧中人物的经历、命运进行深入思考并有所顿悟,从而进一步深化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

2.4 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社会氛围为条件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要求:“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无时无刻对人的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当社会良性运行、社会风气良好时,人们就容易感受到主导价值观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从而自觉地趋同;相反,当社会无序运行、社会风气不好时,主导价值观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功能,无法对人们产生吸引力。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使人们在风正气顺、乐善行善、敬业爱业、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里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无穷魅力,自愿选择与之相一致的行为。为此,我们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以优良的党风引领社会风气。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是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整个社会的表率”[10]1687。党的这种特殊身份,使得党的作风在社会风气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党风昭示着社会风气的发展方向和性质,“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11]144,因此,“为了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首先必须搞好党风”[12]177。党的作风问题,说到底是个党性问题、世界观问题。一切问题的发生,根子都在这里。领导干部解决世界观问题,核心是权力观问题。习近平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务必珍惜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正确行使权力,掌权为公、用权为民。”[13]260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使用权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归结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立场上来,归结到关心群众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来。“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千年古训时刻告诫我们,只有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切实重视人民群众的意见要求,把他们的主人翁地位保障好、落实好、体现好,把他们的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好、发挥好、引导好,才能激发和持久地保持人民群众实现“中国梦”的巨大热情和昂扬斗志。

第二,为善心善行提供制度保障。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用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各种社会管理要承担起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人们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是在日常的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形成的,要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解决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问题,仅仅靠思想教育是不够的,必须借助行政、法律、教育、经济政策等多种手段,把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建设同整个社会管理、工作管理结合起来,多管齐下,综合治理,从而有效地规范和培养人们良好的行为习惯,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把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建设同整个社会管理、工作管理结合起来,就必须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人们良好的道德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离不开严明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明确行为的基本准则和规范,把我们所提倡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融入各项管理工作中,渗透于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之中。将思想引导与行为规范相结合,通过管理育人,使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建设由虚变实,有章可循;由软变硬,依法管理,将自律与他律统一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中,使每一个人都能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尤其要建立扬善抑恶的奖惩制度,表彰弘扬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善行,使真善美的善心善行得到利益补偿,使好人敢于行善,乐于行善。惩治遏止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恶行,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人要运用行政和经济的手段,给予必要的处罚,惩前毖后,警示他人,促进良好道德和社会风尚的逐步形成。

第三,形成崇善抑恶的舆论氛围。舆论是履行道德社会评价功能的重要手段,它借助大众传媒反映着人民群众的共同希望、理念和利益。通过舆论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实际上是感性舆论向理性舆论过渡的过程。由于人们有探求、了解真实世界的渴望,新闻舆论往往使人们从起初的信息中获得希望、受到鼓舞,并汲取道德力量。大众传媒对道德事件的评价,能够造成特殊的善恶分明的社会氛围,使不道德行为者受到强大精神压力,感到羞愧、内疚甚至无地自容;使得那些道德行为高尚者受到尊敬、感到光荣。舆论对道德评价的强弱,往往成为一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晴雨表。当一个社会的道德评价声音微弱以致几乎不能为人们听到的时候,这个社会的道德准则、道德要求也就丧失其权威性,整个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就必然日趋下降,甚至在一段时间里出现严重的道德堕落现象。相反,强有力的、正确的社会舆论,则代表着一个社会大多数人在道德上善恶判断的成熟,体现着历史进步的要求。这种社会舆论,通过大众传媒的信息传递,形成一种独特的社会力量和道德机制,使“恶”的不道德行为,犹如过街老鼠;使“善”的道德行为,对社会成员产生强烈的感染作用,从而最终引导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和风尚习俗的醇化,使道德建设不断进步,不断升华。因此,作为社会舆论主要代表的大众传媒应该引领其他舆论力量,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宏扬社会正气,大力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行为和高尚品质,激励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坚决批评各种不道德行为和错误观念,帮助人们辨别是非,抵制假恶丑,为人们乐善行善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参考文献:

[1]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著选辑:上卷[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2]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3]郑晓云.文化认同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7]薛晓阳.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新视野[J].教育研究,2003(3).

[8]袁贵仁.人的哲学[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

[9]胡元林.精神的漂泊: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问题探微[J].中国青年研究,2002(5).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3]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群众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