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要德修道炼 艺术运动要遵道常信道威不违大道理

2015-08-15 00:44刘培金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5年9期
关键词:正气学问现实

刘培金

原对外经济贸 易部中国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 北京 100005

社会在传承弘扬道德学问中发展向前,艺术在修炼德性能,驾驭艺道中升华向上;一切艺术运动都以道德学问为起点,并在其导向下,运用文的质性内涵或武的强硬手段化变,到达相应性质的终点;道德学问,即国学,是国人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的理性认知,社会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等“三做”的共同指导灵魂;道德学问内涵有优或劣二重性和不同的对立统一主流性,是德性能选择“为无为”,用艺术创造新的使用价值功能物体的指南,孕积善报或恶报的决定要素。

“德,为体;道,为用,皆乃一气尔。”气物质是宇宙万物和社会诸事发展变化的根本性元素,没有气物质就没有一切!不懂得气物质元素无形性与有形体的辩证作用性,则难正确修养德性能,遵从艺道用气力,发挥好使用价值功能,创造以有形载无形性优良道德学问的物体,为社会孕积优秀气物质遗产。

修养和炼习优化正气性,坚定真诚求实为大公的德性能,是正确运用艺术创优良而久享的根本要务,并鉴证在持久运动的大道中。

老子讲:“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社会人修炼艺术,首要在明白道的本性,德的品性作用功能,坚持不懈地修炼德的正气主流性,优化使用价值功能为公坚定性,打好用艺术的道德学问根基,才能够自觉正确地有所为,有所不为,驾驭道性能创佳绩!

习近平同志明示:“不同文化,不同制度,都有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中国古代称之为‘道’。”汉代由气物质符号--、—和自、走等规范的道字,清晰地说明阴阳自走的客观法则、规律和定律等即是道,艺道寓其中。

道,具有绝对的客观制约性,作用多重性。艺术运行之道的品性,和道本性有相一性,并且是道可持续运动的孕化力;德,是认识和驾驭道的主体,汉代以ㄔ、十、目、一、心等五字组成的德字,明确警告对道要慎重,不能急;反复多看,认真思考;把握准道本性的正气为公主流,一心全意坚持以真诚化物,善始、善成、善终,不可三心二意对待公。

一、艺术在道内,又孕化道运行的可持续力

社会人的艺术活动模式,类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据我所知的历史现实,凡以德性能依靠广大人民创和谐,则能获得真正成功而利社会发展,仁、义等以德性为本,自现其中!单纯地“依于仁”而行己,既难创建艺术运行的良好和谐环境兴大业,又往往被不良者利用损事业,受其害,难用艺术创佳绩。我的体会极深刻!有效运用艺术为大公,必须以人才为根本,善用文(道德学问)的优质内涵化人心,敢用武功(规章法纪)治理邪劣德性发恶行,善褒敢贬不行私,则利创建与保护积极和谐的持续性,推动事业健康发展。

“天道无亲,恒于善人。”道有正邪、利害等化物双重性,是善用人之宝,不逆行者的得平安保障。历史现实证明:对善于以正气为公用道的人才,利而不害,还可化险为安;对正气不强,私心较重,不诚心遵道本性者的一时兽性发作,则往往报以不愉快;对邪气强,私心重,狂妄恶为的鬼性作怪者,则无情地使其受法治或天惩。只有遵道本性的正气利公主流性用艺术,善于驾驭道本性用气力,千方百计惠及人民,则益成功久享又会荫及后人。

1、道的本性。道的本性,即气物质要素的正、阳和阴、邪等二重性,对立统一的利公不害主流性;邪气强,狂为私,害他物为主者,则为“不道”!强行者不得好死!历史现实说明,以正气为公创建积极和谐,以正能量运动艺术,则利社会发展,国家强盛,人民安康;以邪气狂私强行己,则属邪恶能量,不易成事,更难久享,而且会害己又危及子孙!

2、艺道的功能性。气物质及其孕化的有形物质体,都有一定的正或邪等不同主从性功能,艺术用艺道,也是二重性互动。艺,指气力性能;术,用气力的方法,艺术运行的规律、法则、定律等即为艺道,由艺德性能认识和运用化成果。因德性能不同,孕化的新物体使用价值功能有优或劣、善或恶等极大差异性。如何正确运用艺道的功能性,先贤已简要为一本三功能:原体艺字的组成结构的四部件所载道德学问内涵,即是正确用艺道的根本指南;以艺字为根的词组、yi音字组合体和分类部首,对用艺道有纵向指导性,横向辩证性和类比参考性等三大功能,稍认真学习、研究和理悟汉语(请注意:因汉代以定名,一大学教授误认是汉族用语,而妄言建议改称国语,混乱了概念,不合历史常识和现代国际交流需要。)的本质内涵,则自益正确用艺道创佳绩,成为有利国家的真正人民。

3、艺道由德性能认识和驾驭。艺道是气物质的客观运行法则、规律和根本定律,以二重性供德性能认识而选定,用艺术化成果。用气力符合道本性,则易成功而久享;由邪气孕生欲念追求用艺道,则难创优良而享受,可能自毁艺术生命而波及后人。为一时狂利妄行而有害后人健康生存者,即禽兽不如。因此,认真修炼以正气利公为根本的德性能,坚定真诚为公用气力,则益正确发挥使用价值功能,一心专志为人民,以人性法天道升艺华,孕积出光辉美妙的夕阳红!

二、德性能决定命运归宿

社会人都有德,或曰灵魂;也都有道德学问,差别在由左右心房、心室组成的心字中一点,气物质性能不同,是诸种现实“差一点”的本根。因此一点性能之差,认识和驾驭道化成果的良或劣大异,孕积的报应自然或必然有善或恶之别,并涉及三代福或祸。

道与德的共同元素是气物质,德性为气之精华,主导道的二重性主从性孕生事物,优劣有别。修炼德性能是“三做”的根本,并决定化物成败或事业演化可持续性。

1、德性的内涵。德性内涵和道的气物质元素相一,皆有二重性。社会人的德性内涵,汉代以一撇代表正气、为公、真诚等,一捺表示邪气、强私、虚伪等为元素,正确统一则是人,错误统一为入,古人把其列为“披着人皮的狼”或“形人而实鬼”。是人,则自然以人性为社会做好事;形人者,在一定时空孕生的权力、名气、私利等面前,则易或兽性发作伤和谐,或鬼性作怪损大公,对社会发展产生不利作用。社会所发生的一切良劣或邪恶等现实,都是德性的自然或必然表现,造就人类社会,“必然会有曲折,也必然会不断前进。”

2、德性能决定艺术运行的起点和归宿。社会人由眼及外部人或事物,启动心中一点孕生欲念追求,导动德性能决策和泵发使用价值功能的气力运动,起点质性决定终点良或劣,和孕积的报应善或恶。诸多历史现实雄辩地说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时间一到,一切皆报”,此即谓天道无情,不以各自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避免受恶报,根本在于坚定认真为公做好事,不为私利种恶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宇宙的基本法则!

社会人的德性能优或劣,孕积于先天或后天的三个基本要素:家族遗传基因的品性善或恶,吐纳的环境影响质量好或坏,学习、实践和总结提高的道德学问内涵优或劣等,后天具关键性。

3、德性能是“三做”的指挥灵魂。道生德畜是气物质客观作用的不同职能,尤其是社会人的事业、名气、人格等成或败,德性能更有明显的畜养作用。如一项具体事务,或一个形人者,或一个企业等,未能持续健康发展或保持晚节,主要因德性能养化滞停或转向不良,导向走小径或上邪路,步入犯罪深渊。因此,坚持不懈地终生修炼正气为公的德性,优化使用价值功能,善始、善终用艺术创佳绩,则是一生的本务。特别是在权位、名望等上升过程中,更必须重视和切实地不断修炼正气性,净化、优化、强化正气为公的德性能,坚持力行“三严三实”,防止德性随情欲转向邪恶,毁前程,孕臭名!

三、道德学问是“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社会人中有善用道、不善用道跟着跑和有意逆道本性而狂为等不同现实性,都以道德学问为导向,差异在为公或强私等志向选定不同。

历史,特别是近二十余年来的现实证明,老子以《道德经》总结其前人的道德学问,是我们修炼德性的瑰宝,运用使用价值功能的指南,正确运动艺术创佳绩的指导灵魂。“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社会人善于修炼道德学问而正确选择“为无为”,是成功而久享之宝;守法理而不违道本性,则利保平安;扭曲道德学问而狂私妄动,必受法治或天惩等,此是历史的诸种现实。“历史的启迪和教训,是人类的最宝贵精神财富”,“世界的今天是从世界的昨天发展而来的。今天世界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修炼道德学问,既是以历史导鉴,也是向现实求教,明白一切活动都是道德学问启起,最终又归结到增长道德学问,准备新的开始。

社会人都在有意或无意地吐纳道德学问内涵,差异在选择的修炼内容有积极、平庸、消极或邪恶不同,故有不同的现实表现。如能以历史为师,现实为鉴,则必有益获正得又防自害,导良行,创佳绩,孕善报。

1、中华道德学问传承的意义。中华道德学问已不仅是一域的无形性气物质遗产,是全人类的最宝贵气物质财富,最强大的根本性软实力,远远胜于“西方”政客以武力手段化变的效应性。未来,必是孕积世界和平,经济发展,人民安康的最优良精神要素。

中华道德学问的孕生沉积历史最悠久。据考古发现,中华大地,约在 190万年前有巫山人;170万年前元谋人会用火,开启陶器创新孕化史; 100万年前蓝田人能管理火,新科技引导不断探索增强陶器硬度!证明我们的伟大先人,已开始孕生道德学问,并在传承中丰富和升华;经历超百万年,数十万代先人传承、弘扬、丰富和升华到周、秦、汉时代,唯物辩证认识论已相当成熟。《道德经》是最准确、完整、全面等综述前人智慧结晶的光辉里程碑。汉字,更是以有形固化无形性道德学问的神圣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气物质财富源泉,是对人类的最高尚贡献!只是在春秋战国及其后,“能人们”,或借武功化一方,抢权成王;或抓文中一点大述,争家成名;或歌颂一主,结帮成派等,用以偏盖全,以末乱本,以情代性等手法,为一己之名而把中华道德学问的完整性,真理性,潜移性等,分割为多家,以一家之尊夺先人的集体之功,割裂了中华道德学问的整体性效应和魅力,引发了后世流派分争,损伤了中华道德学问的神圣功能等。现为创建世界大同需要计,应弃小家归中华一宗,用好汉字一本三功能,全面地传承和弘扬中华道德学问,必定更有利惠及全球人民!

中华道德学问的内涵,对人类“三做”的道理性无所不包,对气物质作用的内在性无所不含等,不仅仅是“六经”或几部“经典”,既在所有有字书中,又在广大人民的心血传承中,可谓无所不在。其核心性根本要点有三:无与有、本与末和因与果等三种性能相一的演化法则;对立统一、量变与质变和否定之否定等三大基本规律;自作自受根本定律。如能正确理悟,坚定不移认真践行,则必益专志一心为人民创宏业,为国家富强做贡献,为静心享幸福,杜绝孕生邪念导恶行,孕积美好晚年夕阳红!

2、新时代的道德学问精要。宇宙一切现实都孕积自气物质,又无不具有使用价值二重功能性。不论看得见和看不见,有形和无形等,都是气物质,不存在西方人说的非物质!看不见的气物质性能,即软实力;有形体的使用价值则是硬实力,由软实力孕化和运用,其作用皆有二重性,以软实力为根本。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特别重视净化、优化、强化和升华软实力,为中华民族发展开拓了新时空。新时代的软实力,据指导开拓新形势的观念分析,可认为有核心价值观,历史唯物观和辩证发展观等三大新内涵,是正确思维决策的指导灵魂,修炼使用价值功能的指向明灯,运动艺术创佳绩的指引航标。正确理悟,结合传统内涵认真实践,则必益认清大局、大事、大势,“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创宏业,惠人民。我们手工艺术界工作者,应端正观念,明确方向,紧跟形势善思维,迎战需求用艺术,千方百计尽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牢记历史的启迪和教训”,传承弘扬中华道德学问指向,应重视修炼下列六要点。

( 1 )懂历史。“历史是现实的本源,任何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指明了懂历史的重要意义。历史的基本演化法则是“反者,道之动。”历史现实的普遍性是优秀人才专心诚意为国家,创业绩,利人民,舍自己,得善报;邪劣者结党营私害人才,为自己,损大公,受天惩;人才在同邪恶者斗争中优化提高,推动社会持续发展。社会发生的一切现实,不论优或劣,都是由德性能运用道德学问,泵发使用价值功能气力运行的表现,实现某种欲念追求的自然或必然行动。懂历史,“从历史吸取智慧和力量”,则有益自觉地以正气为公大道理,导思维,明方向,分是非,定决策,妥善解决矛盾,为国家利益用艺术,享应得。

( 2 )明现实。“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社会人都在以道德学问为导向书写自己的历史。由积极正能量孕生的现实,有益历史前进,消极或邪恶能量导生的现实,会使历史发生曲折,但总趋势是必然向前向上向优良进化,不以反动者的意志为转移!明白此现实的历史连续性,则益警惕慎重生欲念,定言行,明辨公私、义利、舍得等辩证关系,坚定以正确志向走大道,不上邪恶小径,实现自己的优良使用价值功能,为历史留美名。

(3 )思气势。万物演化由气物质相连,历史与现实由气物质性能贯通,并呈现一定的气势方向性。只有“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和“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用“一分为二看问题,多角度想事情,才能避免‘瞎子摸象’,读懂复杂中国,把握改革大势”而正确决策,导发气力运动,做对国家有益之事,孕积命运的优良效应。

( 4 )严律己。社会人皆集正气与邪气于一身,为公与求私欲念于一体,以二者对立统一主流性选用道德学问,用决策导发艺术活动。而且,正气为公意志不坚定者,往往易受狂私妄享等不良风气影响而变德性,转方向,“树欲静而风不止”,有意或无意地上小径或贼船,失去已有前半生。严格治理私心杂念蒙生,认真践行“三严三实”,是正确“三做”保晚节的法宝,“固本培元,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内化于心,外现行于核心价值观”,则益创宏业,积英名,利后人。

( 5 )诚做人。诚是“三做”用气力创成功的转化能量,静享幸福保平安的利器。“不老老实实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可能会捞一时的便宜,但最终是要碰壁吃亏的。”此即是心不诚用气力的得失辩证法。只有打实正气运行创宏业的德性能根基,才能心平气和为大公,真诚专志创宏业;顾全大局谋长远,力创优良塑榜样,而以诚直兴家风化良业。

(6 )善传承。历史在以德性能传承和弘扬道德学问中,由孕生诸种现实的性能推动前进!中华民族的道德学问已传承有数十万代,因善于丰富优化和升华,为后人沉积成最宝贵又取之不尽的气物质财富,是我们的大福!必须认真传承和弘扬,为后人创造良好生活环境。“既读有字之书,又做无字之书,砥砺道德品性,掌握真才实学,练就过硬本领”,歌颂好先人给培育的最好历史老师。认真践行“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基本法则,善用历史沉积的大道理,研修现代新学问,才能正确传承艺德、艺理、艺功、艺风、艺技,用好艺道化艺得,孕积自己的美好历史!

3、确立正确志向,是修炼艺术创佳绩的推动力。社会人的“三做”活动,都以道德学问为起点,又预定归宿。艺术运行在道德学问的汪洋大海中,要害在明方向选内涵,导向正确前进。只有修炼道德学问的优良内涵,掌握先人善用的运动气物质性能真理性,如三法则、三规律和一定律,特别是新时代的“三观点”,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近几年传授的道德学问要点,才能朝着正确方向航行,成功到达美好彼岸,惠及人民利自己!

道德学问是客观运行的无形性气物质财富,人“人”都有,但潜在和选用的内涵优劣性能不相同,故社会有诸种现实作用差异性。修炼正气性的积极、优良道德学问内涵,优化和升华艺术性能,是正确“三做”创优良的根本要务,学英模、鉴贤良是立正志的前提,坚定以正气为公利国家用艺术的根基。因此,根据国家需要,学习和加深对中华道德学问的理悟,结合新时代倡导的优良道德学问内涵,做到修炼有良悟、良功、良效,能积极正确地发挥使用价值功能用好艺术,必益创佳绩,利社会,塑成好榜样,不愧对后代子孙!

猜你喜欢
正气学问现实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
正气方天祥
比多少的学问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一”的学问
漫画:现实背后(下)
鸡叫的学问
“贴秋膘”不等于吃肉,秋冬进补有学问
清风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