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日颜色词“白”的象征意义比较分析

2015-08-15 00:50○王
语文学刊 2015年16期
关键词:葬礼吉利日语

○王 岩

(枣庄学院 外国语学院,山东 枣庄277000)

五彩缤纷的颜色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颜色词是人类对客观世界中各种色彩的具体语言描述。颜色词有独特的功能,能够反映一个民族的色彩审美意识。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由于地域、生活环境、历史背景、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差异,颜色词的象征意义发生了很多变化。中日两国作为近邻,虽然文化在千年的交流中形成了许多共通之处,但毕竟两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在一些文化层面上有不同的表现。比如,没有运营许可却以盈利为目的的车,汉语中称为“黑车”,日语中却叫作“白タク”,日本私家车的车牌是白色的,由此词派生,以盈利为目的运行的私家车称作“白タク”,从这个词的区别就可以看出,不同文化背景下对颜色词的使用是有区别的。

一、中日两国日常生活中的“白”

(一)明亮、清楚

白色为亮色,所以“白”可以用来表示光线明亮。汉日双语中,太阳都可以叫作“白日”。在汉语中,夜晚叫作“黑天”,相对的时间也就是“白天”,而日语可以叫作“白昼”。这些词中的“白”都是用来表现光线的明亮的。汉语在描绘日出天亮时,也经常会用到“天逐渐泛白”,日语也可以说“白む”,日语的形容词“白い”却不能用于表示明亮。但是用来表示光线明亮时,汉日双语中“白”都是不常用的。汉语常使用“亮”,日语常使用“明るい”表示光线亮。

从明亮的意义引申开来,“白”也用来象征清清楚楚,没有任何隐藏、隐瞒。日语的“白日”是指太阳,太阳光照射下十分明亮,不存在可以藏匿的地方,因此日语中“白日の下にさらす”这一惯用句,用来表示想隐瞒的真相被公开。汉语中也有“真相大白”这一说法,表示真实情况公布于众,一清二楚,没有隐瞒之处。

(二)说明,陈述

汉语的“白”作为动词,有说明、陈述的意义,“自白”、“独白”都是从这个意义派生出来的词语。日语的“白”虽然没有动词这个词性,但是也有说明、陈述的意义,日语的“自白”和汉语的“自白”的意思一样,都是表示自我表白,把自己的意图解释清楚。此外,日语中的“白状”“告白”“表白”的“白”都是这个意义。

(三)冷淡、阴险

白色是浅色,冰、雪也都是白色的,所以白色会让人感觉寒冷。由此引申,冰冷、冷淡的态度也可以用“白”来表示。中日两国语言中都有“白眼看人”、“遭人白眼”这种说法,都表示冷淡、冷漠的态度。同时,日语的“白々しい”也表示不亲切、冷淡的意思。“座が白ける”是一个惯用句,表示扫兴、冷场的意思,其中的“白”也表示冷淡。

此外,中国京剧的脸谱上,“白”与“红”对应。红色脸谱象征着忠诚、忠义,而白色象征着阴险、奸诈。由此引申,日常生活中也有“唱红脸”、“唱白脸”的说法,红脸表示比较和善的人,充当好人角色,而白脸表示比较严厉的人,充当恶人角色。

(四)空白

中日两国语言中的“白”都含有空白的意义。汉语中什么都没有添加的热水叫作“白开水”。投票时,什么也没写的选票日语叫作“白票”,汉语也可以叫作“空白票”,但汉语中更常使用“弃权票”这个说法。汉语中“白手起家”这个词语,其中的“白”就是指什么都没有,空白的意思。什么都没有写的纸在中日两国语言中都叫作“白纸”,考试的时候什么都没写就提交的试卷,汉语一般说叫作“白卷”,而日语用“白紙答案”这个说法,其中的“白”都是指什么都没有,空白的状态。此外,日语中的“白紙”还可以表示什么都没有发生的原本状态,“白紙に戻る”就是指恢复到最初的状态。

汉语中的“白”从空白这一基本意义引申而来,还有免费、不要钱的意义,例如“白吃”、“白喝”、“白拿”。其中,“白吃”还有其他的意义,比如“苦没白吃”这个词就是指过去的努力得到回报,有效果,其中的“白”是指无效的意义。“白费口舌”、“白费力气”其中的“白”都包含无效的意义。免费和无效这两个意义都是从空白这一基本意义引申而来的,而日语的“白”没有这两种意义。

二、中日两国传统文化中的“白”

白色是最浅的颜色,也是最容易受影响的颜色。因此,汉日双语的“白”都可以用来形容不掺杂任何杂质的纯洁状态。例如,汉语的“白璧无瑕”是指洁白的美玉上没有一点斑,常用来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明代诗人于谦《石灰吟》中有一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其中的“清白”则是直抒作者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日语中的“純白”表示纯粹无瑕的状态。此外,从其纯洁无瑕的状态联想引申,“白”这一颜色词派生出了年轻、青涩、不成熟的象征意义。汉语的“白面书生”和日语的“白面の青年”一样都表示年少不成熟的青年。日语中表示新手、不熟练的人的词语“素人(しろうと)”是从“白人(しらひと)”一词转变而来,其中的“白”包含不成熟、不熟练的象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白”是不吉利的象征,与之对应的是“红”,红色是吉利好运的象征。因此,婚礼多采用红色,葬礼多采用白色。婚礼可以叫做“红事”,葬礼也被叫做“白事”。葬礼中,死者的亲属多穿白色丧服悼念。因此,白是丧事的象征,是不吉利的象征,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像结婚之类的喜事是避免使用白色的,但现代社会中,受西方文化影响,穿白色婚纱结婚的新娘越来越多。日本的婚礼和丧礼都会使用白色,但是它的白色不是吉利或者不吉利的象征,而是象征着纯洁、清洁,这一点是和中国不同的。日本传统婚礼中,新娘的服装叫作“白無垢”,全身白色,象征着纯洁无瑕的新娘。而葬礼仪式上,白色的使用也和中国不同,日本的葬礼中死者身着白色服装,也表示清洁、清白之身,而参加悼念的亲属一般身着黑色衣服以示尊重哀悼。因此,日语中的“白”没有不吉利的意义,相反“白”经常和“赤”对应出现在喜庆场合。多数喜庆的场合也选用红白两种颜色共同装饰。日本每年除夕夜的节目叫作“紅白歌合戦”将男女歌手分为红白两队进行比赛,选择这两种颜色以示喜庆。日本一些小学举行运动会时,也是将学生分为红白两队。日本的国旗和海上自卫队的旗帜也都采用了白色和红色两种颜色。

三、中日两国政治文化中的“白”

共产主义社会中,红色象征进步、革命,与之对应,白色是反动、反革命的象征。有“红军”、“红色政权”、“红色根据地”的说法,与之对应,国共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的部队、政权、统治区被称为“白军”、“白色政权”、“白区”。而日本政治社会中一般不使用颜色词“白”。在日本政治社会中,对于违法收受贿赂的行为,一般会用“灰”来形容,同样,中国也会使用灰色表示一些违法行为,比如灰色收入、灰色地带等词语。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汉日颜色词“白”的象征意义既存在相似之处又存在相异之处,相似之处多于相异之处。相异之处也多是因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的,比如在婚葬仪式上,两国都会使用白色,但是其背后隐藏的象征意义不同。此外,汉语与日语的“白”都是既包含褒义的意思,也包含贬义的意思,但多用于褒义。

[1]福田アジオほか.日本民俗大辞典(上)[M].吉川弘文館,1999.

[2]柏木博.色彩のヒント[M].平凡社,2000.

[3]尤東旭.中日の形容詞における比喩表現の対照研究[M].白帝社,2004.

猜你喜欢
葬礼吉利日语
为冰川举行“葬礼”
这是在葬礼上听过最多的一句话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Year of the Tiger calendar makes early impression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More than the largest small commodity market of China
先秦:并不吉利的日子
不可思议的太空葬礼
吉利4A军团出战
日常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