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建安七子诗歌研究综述

2015-08-15 00:50李玲燕
语文学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建安文学史诗歌

○李玲燕

(华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东 广州510631)

一、建安七子诗长期研究单薄

建安文学,是中国文学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任何一本文学史都无法忽略的篇章。“三曹”与“建安七子”,同为建安文学的重要作家、建安风骨的代表,都是建安文坛上闪耀的明星。但在对建安作家的研究上,与三曹相比,建安七子研究明显薄弱,特别是在七子诗歌研究方面。有学者指出“七子的诗歌是建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历来对三曹的研究较多,也较深入,而对七子却不甚重视”。建安七子诗歌研究薄弱集中表现在文学史的相关描述进展不大。1963~1999年出版的4套中国文学史中,游国恩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只列举了王粲(《七哀诗三首·其一》)、陈琳(《饮马长城窟行》)以及刘桢(《赠从弟三首·其二》)三首诗歌。这种情况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在出版的文学史中,七子研究没有反映出新的研究成果。章培恒本(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几乎只是游国恩本的再现;郭预衡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所述更为简略,仅有相关文献的句摘性介绍;袁行霈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主要介绍了刘桢与王粲的诗歌,其他诸子只列举了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阮瑀的《驾出北郭门行》、徐干的《答刘桢诗》三首诗歌作品。

二、近三十年来研究成果显著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学术活跃,学者们开始进一步研究建安七子诗歌,三十多年来成果丰厚。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全面展开阶段:1978年至20世纪末

首先,七子的诗文集、研究资料得到了重新整理和评注。

文献是基石,宋元明清时期,七子文集散佚严重,此阶段对七子诗文集的重新整理可谓意义重大,为之后的深入研究做好了准备。这时期主要有三部七子合集著作:郁贤皓、张采民的《建安七子诗笺注》(以下简称郁著)和俞绍初辑校《建安七子集》(以下简称俞著)以及吴云主编的《建安七子集校注》(以下简称吴著)。

这三本著作各有特色,郁著专攻七子诗作,对七子现存的103篇(前言P15)诗歌作品作了笺释。其后附录有《建安七子诗资料选录》和《建安七子年表》,资料选录录入了历代文人对七子诗歌的评价,始于曹丕,终于刘熙载。另外,郁著的贡献还在于对每首作品的注释更为清晰易懂,旁征博引,注释详赡,评笺部分则详细罗列各代诗话作品中的看法和意见,间或发明题旨,考订作年。俞著对七子文集的收集更加完备,包括诗、赋、文,是建安七子文集的重要版本,文后附录《建安七子佚文存目考》、《建安七子杂著汇编》、《建安七子著作考》、《建安七子年谱》。七子年谱极有价值,比之年表(郁贤皓年表年代有跳跃性)内容更为翔实,历时153~218,对之前出版的、较有影响的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有所补益,年谱有助于七子生卒年的考订以及更好地理解七子创作、生活的时代背景。吴著与俞著相比,不仅覆盖面广,也包括诗、赋、文,而且对七子作品进行了详细的校注,不同之处在于删去了文后附录,每卷之前添加了前言,有了对七子个体的研究,对他们的生平、文章特点等进行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其人,解读其作品。

其次,出现了以建安七子作为专题进行研究的论著。

在建安七子专题研究上,20世纪后20年有以下两部著作值得注意:台湾学者江建俊的《建安七子学述》(以下简称江著)和韩格平的《建安七子综论》(以下简称韩著)。江著重在于“述”,绪论之外,七子各为一章,分节分别论述诸人的生平事略、才情性格、政治立场、思想见解及诗文风格。韩著分上下两编。上编“概论”,又分“时代氛围”、“作品主调”、“文学成就”三章。下编“分论”,七子各为一章。韩著重在于“论”,试图“从宏观上对七子文学创作的共性与个性进行一番整理和归纳”。但作者似乎还没有真正把七子作为一个整体对待,这不利于揭示他们在建安文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整体成就。

再次,有关建安七子整体研究的专题文章大量涌现。

这个阶段有关建安七子整体研究的文章有20多篇。其中,学术价值较高、有影响力的4篇。徐公持于80年代初发表了《建安七子论》(《文学评论》1981年第4期)和《建安七子诗文系年考证》(《文学遗产增刊十四辑》,1982年2月)。《建安七子论》分四节论述“七子”的政治态度、创作倾向、个人特色和时代风格以及在文学史上的贡献,“目的在于使‘七子’的面貌更加真确清晰一些而已”。郁贤浩、张采民的《建安七子与“建安风骨”》(《南京师大学报》1989年第4期)和辛保平《试评建安七子》(《语文学刊》1995年第3期)对七子的创作成就和风格特色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另外,徐公持的《魏晋文学史》和胡国瑞的《魏晋南北文学史》中都有对七子的综合论述,徐公持将七子分节逐一论述,内容十分翔实。

最后,对建安七子个体的研究逐步深化。

在这个阶段,备受研究者青睐的是王粲,论文总计有80多篇;其次是孔融,有20余篇;徐干、陈琳、刘桢各有10多篇;阮瑀、应玚不足10篇。在对王粲的诗文研究中,《七哀诗》是研究的重点,如张瑗的《王粲<七哀诗>作年献疑》(《文学遗产增刊十七辑》,1991年9月)。此外,刘智亭《试论王粲的思想和创作》(《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吴云《试论王粲的诗赋创作》(《天津社会科学学报》1982年第6期)以及顾农《王粲论》(《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5期)等,对王粲诗文创作艺术和思想进行了综合研究。在对其他诸子的研究中,较有代表性的文章有顾农的《孔融论》(《齐鲁学刊》1990年第5期)和《徐干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王运熙《谈前人对刘桢诗的评价》(《古代文学理论研究十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2月)等等。

(二)深入细化阶段:21世纪以来

21世纪以来,在建安七子的研究上,与20世纪后20年相比,出现了新的趋势。主要在细化研究建安七子诗歌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对七子诗歌成就实绩、艺术成就、七子诗风转变等多有论述。这个阶段,研究成果虽比不上20世纪末的20年,但有了一些新的探索,如从文学史大背景上衡量七子地位、开始关注七子的公宴诗、注意到了七子前后诗风差异等等。这些探索是有一定启迪意义的。下面,分两个方面论述这个阶段的研究情况。

一是研究专著方面。据笔者目力所及,21世纪以来,有关建安七子的专著有曹旭、叶当前编的《建安七子》(中华书局,2010年2月)和王鹏廷《建安七子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建安七子》收录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以诗人小传、题解、注释和译文为基本框架,对七子的诗文作品进行了译注。《建安七子研究》先对七子诗歌总体成就进行了论述,认为他们的创作完全摆脱了民间乐府形式,是真正的文人诗。然后分析了七子共同的精神内容和艺术特色,并与三曹诗风进行对比。最后,具体分析七子个人风格并进行比较。其后附录《建安七子研究史略述》,有较大参考价值。

二是单篇论文方面。21世纪以来,有关建安七子诗歌研究的论文共约40篇,其中博士论文1篇,硕士论文6篇、期刊论文33篇。从研究方向上看,这些论文大体可分为3个板块:一是七子诗歌整体研究,有论文9篇;二是七子诗歌单独研究,以王粲和刘桢为主,王粲11篇,刘桢7篇,孔融5篇;三是七子诗歌比较研究,共4篇;另有溯源影响类研究1篇。从研究内容上看,整体研究集中在建安七子共同诗歌艺术特征的探讨,并开始从“汉音”到“魏响”的角度关注七子的文学史地位,较有代表性的文章是王鹏廷的《从“汉音”到“魏响”——试论建安七子的文学史地位》(《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31期)。个体研究以王粲、刘桢居多,孔融次之。在比较研究上,主要进行的是王粲与刘桢、陈琳与阮瑀以及曹刘的比较研究,遗憾的是这些文章或论证不足、或缺乏新意,学术价值并不高。

三、七子诗歌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近三十年来,七子诗歌研究有了显著进展,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在整体研究上,对七子个性分析较少,且多注重七子归曹前诗歌研究。对七子归曹后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公宴诗方面,但未深入分析七子个性风格。在个体研究方面,以王粲、刘桢居多,孔融次之。其他几位也应该给予重视。在比较研究上,建安七子(除去孔融)与曹丕、曹植两兄弟有很多同题诗,由于研究者多认为七子后期诗歌是御用文学,丧失个性,故没有对这些诗歌进行分析。事实上,七子后期的诗歌依然保留了各自的个性特色,值得进一步研究。因此,未来七子诗歌研究需要将注意力向七子归曹后诗歌上倾斜,并打破传统将七子后期创作视为御用文学的观念,深入分析七子的个性与共同特征,从文学大背景和时代背景上,重新定义七子诗歌作为建安文学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郁贤皓,张采民.建安七子诗笺注[M].巴蜀书社,1990.

[2]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3]韩格平.建安七子综论[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徐公持.建安七子论[J].文学评论,1981(4).

猜你喜欢
建安文学史诗歌
诗歌不除外
建安区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当代诗词怎样才能写入文学史
作品选评是写好文学史的前提——谈20世纪诗词写入文学史问题
现代视域中文学史著对《红楼梦》经典化的推进(1900—1949)
“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谫识——从不合时宜楔入
诗歌岛·八面来风
在不幸的婚姻里抱团取暖
建安颂文沿承与新变论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