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古籍数字化出版主体分析

2015-08-15 00:53任一琼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古籍整理点校古籍

任一琼

(中央财经大学 文化与传媒学院,北京 100081)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出版业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化已是大势所趋,而古籍数字化出版在数字出版领域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不仅能够使企业获得利润,还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使命。在古籍数字化发展过程中,有不少团体或个人投身于古籍数字化行业,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民营企业、高校组织或个人、出版社。每类主体都具有不同优势,共同促进着我国古籍数字化出版行业的发展。

一、民营企业

古籍数字化发展过程中的第一类主体是民营企业。这类主体是古籍数字化行业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类,大多由一人独自或多人合作创办,主要进行古籍数字化及相关方面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有国学公司、爱如生公司及书同文公司等。这些企业的产品种类多,用户广泛,是国内古籍数字化行业的领军者,并仍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之中,在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古典文献的传承及传统文化的传播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民营企业是我国目前发展市场经济的主体,大多由个人或团体创办,主要通过企业自己的摸索和努力发展壮大。由于市场经济具有优胜劣汰的特性,从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的民营企业大都具有一定的实力和特色,这一情况在出版业中也不例外。在古籍数字化发展过程中,民营企业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市场,其优势在于:资金充足、思维活跃、善于营销。

民营企业大多有雄厚的资金作为支撑,有的企业通过与专业的古籍整理组织和人员合作进行古籍数字化产品的研发,有的企业则注重古籍数字化技术的研制和更新。除此之外,民营企业都思维活跃,能够运用各种手段对所生产的古籍数字化产品进行营销以取得经济效益。

二、高校组织或个人

高校某个人主持研发或某研究单位集体研发的古籍数字化产品在这一领域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这类主体的数量也比较多,但均与高校有关,或者是高校中以某个人作为产品研发的负责人,如由北大李铎博士主持研发的全唐诗分析系统、由陕西师大袁林教授主持研发的“汉籍数字图书馆”;或者是高校研究单位中的专家集体合作的结果,如南开大学的二十五史数据库、武汉大学的出土的简帛系列等;另外还有高校研究单位与其他组织进行合作的情况,如浙江大学的“中国教育科技数字图书馆”(又称“中美百万册数字图书馆”)项目。

这类主体研发出的古籍数字化产品在整体水平及规模上都还无法超越上述民营企业所做出的成果,且在推广和使用上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或是不太方便,或是未完全公开。虽然由于资金及科研能力等原因,这类产品的质量还有待提高,但它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及相关学科的学习研究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高校是我国高等人才的聚集地,大量专业的古籍点校整理人才多出自各高校。在古籍数字化的发展过程中,高校组织或个人的成果虽然不如民营企业多,但也具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那就是充足的人才和较好的科研环境。

高校的古籍点校整理组织多为研究所,其中聚集着大量的古籍整理专业人员,这些人员多为高校的教师或博士研究生等。这类主体虽然没有民营企业那样雄厚的资金实力,但人才是高校类主体最大的优势,大部分民营企业都会与一所或多所高校的研究组织进行合作,开发新产品。因此,古籍数字化进程中,高校类主体的最大优势就是人才。

此外,高校较为纯正的学术氛围和研究环境也对高校主体参与古籍数字化进程、研发古籍数字化产品有所帮助。高校中的古籍点校整理人员拥有更多的古籍资源和知识来源,能够更好地从事古籍点校、整理工作,进而研发出较为优质的古籍数字化产品。

三、出版社

古籍数字化发展过程中的第三类主体是传统出版社,这类主体的产品较少,但质量较为优良,因为这类企业出版的多为古籍类书籍,拥有丰富的古籍资源,同时,这些企业也掌握了一定的古籍整理、修复、数字化技术和古籍点校的专业人才,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古籍数字化产品的开发,这些古籍出版社的优势十分明显。这一类的产品主要有中华书局的中华经典古籍库、浙江古籍出版社的浙江文丛网络版等。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传统出版社还并未参与到古籍数字化进程中来,原因在于大部分专业的古籍出版社已经拥有了大量的纸质古籍整理产品,并能够通过这些产品的不断再版获得比较稳定的利润。因此,很多古籍出版社并未研发较纸质书籍产品更为先进的古籍数字化产品。而对于已经涉足古籍数字化的出版社来说,其优势包括纸质书籍的版权和出版社本身的品牌优势。

首先,出版社拥有所生产的纸质古籍点校整理书籍的版权,这就为其研发古籍数字化产品打下了内容基础,在拥有内容的基础上直接进行数字化转化,能够为出版社节省研发全新的古籍数字化产品所需要的大量时间和人力物力需求。另外,一些出版社,尤其是古籍出版社,在广大读者心中有着多年来形成的品牌地位,这就减少了出版社对其古籍数字化产品的宣传、营销费用,这也是出版社参与古籍数字化的优势之一。

四、结语

如果古籍数字化进程中的参与主体都能在保持自己优势的前提下加强彼此间的交流和合作,古籍数字化发展过程中的各类资源重复和资源浪费就会减少,各类主体也能够通过合作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各类主体自身的发展,也将有利于整个古籍整理行业的进步和古籍数字化进程的推进。目前,国内的古籍数字化行业正处于网络化、商业化阶段,新的主体不断参与进来,各类古籍数字化产品也不断增多。从现今古籍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来看,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参与主体投入到古籍数字化出版行业中来,市场上也必将会涌现出更多更好的古籍数字化产品。

[1] 王立清.关于多元古籍数字化主体的探讨[J].图书馆学研究,2011(4).

[2] 李明杰,俞优优.中文古籍数字化的主体构成及协作机制初探[J].图书与情报,2010(1).

[3] 王宏.试析我国古籍数字化出版之主体博弈[J].出版发行研究,2013(9).

猜你喜欢
古籍整理点校古籍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论“明清实录藏族史料类编丛书”古籍整理工作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由贾岛《长江集》点校看其诗歌中的完美主义追求
拾取且珍袭,咏叹追前贤
《尔雅注疏》点校零识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首届宋云彬古籍整理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
我是古籍修复师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古籍整理出版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