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中如何做到少教多学

2015-08-15 00:44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学会教学模式

朱 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霍城县水定镇中心学校)

“少教多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那么什么是“少教多学”呢?顾名思义,老师教的少,学生学的多,“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使用,让我发现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学生自身树立起一种学习的责任感。学习不再是被动的,而是“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互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了乐趣。课堂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秉承着把课堂时间和课堂空间还给学生,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讨论,开展自主合作学习,让学生多学,教师尽可能少讲这一理念,在语文课堂中我是这样去实现少教多学的。

一、课前做好调查,做到三个不教

精心的课前准备是实现“少教多学”的基础,课前要充分调查学生的认知水平,以此为基础来设计自己的教学内容。套用徐长青老师的话就是做到以下三个不教:(1)学生已经会的不教;(2)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教;(3)学生怎么学也学不会的不教。只有做到了这三个不教,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喜欢上语文,才能在语文课上真正做到多学。

二、学会等待,关注学生思考的过程

为什么现在的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那么仓促?是因为他们看到问题就想知道答案,而忽视了过程。经过调查、反思,我们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于老师平时上课为了赶时间、赶进度,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一次次地打断他们,然后把我们的观点强加给他们。在进行了“少教多学”的研究后,我发现,在自己的课堂上一定要学会等待。往往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卡住,这可能正是他们思维效率最高的时刻,这种思维结果会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如果老师启发得当,全班学生也会进入一个高度集中的思维过程。所以,老师要做“有心人”,要在无意识的情境中给学生创设有意识的思考环境。同时也要教会学生等待,破茧成蝶需要时间,任何习惯的养成都需要时间。“书要留白才好看”,等待是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一种尊重。

三、变教师总结为学生梳理

以往的课堂,我们只是让学生做好“听”的角色就行了,认为你听好了自然就学会了,但现实与愿望总是有差距,总有那么多的学生看似一个很好的听众,却学不会老师所教的知识。经过“少教多学”的课堂实践,我们发现,在做好上面几点的基础上,如果能让学生自己梳理学过的知识,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巩固深化,要比老师去总结效果好得多。所以在今后的总结环节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谈体会、谈心得,谈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师再予以“画龙点睛”。学生之间也要相互交流,学生总结出的知识和方法的关键点,更易于被同伴接受,会起到教师总结不能达到的功效。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学就是为了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使教师因此而可以少教,学生因此而可以多学,学校因此少一些喧嚣与劳苦,多一些闲暇、快乐与坚实的进步。”因此,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讨论,开展自主合作学习,实现少教多学,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学得愉快,让老师教得轻松。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学会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学会分享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学会分享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