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以德为首

2015-08-15 00:44郑苏琴
新课程(中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教书育人立德学困生

郑苏琴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铜盂中学)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国广大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一个核心要义,就是教育要回归它的价值本原,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但要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提高全体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的责任。

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教育工作一切都是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教育力量的源泉只能是来自教师的人格。师德的外延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问题学生是任何一个时代都避免不了的。但我们不能对这类学生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以下是我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的一些心得体会。

案例:蔡小林(化名)同学,男生,学习成绩较差,上课不认真听课,成绩不理想;经常违反校规班规,有抵触情绪;行为不端,思想比较成熟,且带点极端;性格外向且急躁,有时难以控制;自我反省能力差。对其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去做好转化工作,该生经过我的努力,最终还是被我转化了。我做出如下的总结:

一、保持良好心态,从容面对学生

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学生的不良现象。活泼好动是学生的天性,不要看到有不良现象,就怒发冲冠,不要把学生看成是军营中绝对服从的士兵。稳住自己的情绪,从容面对学生,解决问题。

二、全面深入了解,正确分析学生不良现象

学生不良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有着不同的心理动机,教师不能简单地看待问题,应该深入细致地进行分析,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在日常生活中,老师要细心地观察,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把他们在学习、生活上的不同表现,认真做好分类记录,并建立学困生档案,对症下药。

三、虚心宽容法,最有效

虚心宽容是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心理基础。实践证明宽容在处理偶发事件中的作用是极富艺术性的,教师要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反省,要给予学生更多的爱心和理解,促使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教育,以师爱付出。作为一名教师,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用友情感化。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时刻不忘鼓励

对于调皮生来说,他们的学习兴趣处于一种被动状态。针对问题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在讲课时做到因材施教,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培养问题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课堂上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让他们学会对老师所讲内容提出意见,也可以让他们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他们自己的看法,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哪怕只有点滴进步。

五、通过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兴趣

为人师表,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教师通过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吸引到练习中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持久性。兴趣是一种积极的情绪,能促进语言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熟练,而且能不断增强学习的动力。综上所述,对学困生循循善诱,通过不懈的努力,这位学生最终还是被转化了,因此,我也感到很欣慰。

总之,在教学工作中,学生出现不良现象是正常的,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正确分析问题,妥善处理问题学生,保持整堂课的连续性,使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高效地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学校不仅要承担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任务,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我呼吁,教师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敬业”为重点,从为学生上好每一堂课开始。教师是“立德树人”崇高事业的奉献者。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

猜你喜欢
教书育人立德学困生
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丁德馨
教书育人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篆刻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