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2015-08-15 00:44
新课程(中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问题解决独立思考新课程

孙 爽

(吉林省长岭县巨宝山镇第二中学)

一、“问题解决”教学出现的原因

1.作为新课程改革标准的重要实践

新课程改革标准提出的重要思想就是教师通过面向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教学,通过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像传统意义上一味地按照书本上所说,将所有知识枯燥乏味地灌输给学生。这样不但浪费时间,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长期发展。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方法的实践,通过从问题思考的角度,不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能力。

2.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

传统模式的数学教学,注重的是基础。在教学中重视基础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随着西方教学思想的流入,现在的数学教学已经吸取了不少经验,但是整体的收获成果却不理想。学生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没有得到及时开发,这是传统数学教学最大的缺陷。

二、体现“问题解决”思想的途径

1.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能力,必须在教学的同时正确地给学生引导方向,运用各种方法来提问学生,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保持积极探索、不断进取的精神。教师针对不同内容、不同深度的问题进行发问或是建立探究小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面对学生对问题的假设猜想要进行正确的启发和诱导,同时也要把握好方向。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初中数学的难度适中,学生可以通过对一些问题的解决,培养自己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基础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每一次的独立思考,都是对自己大脑的开发。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对具体问题的不断思考与探究,发散性思维会得到很大提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国家对青少年智力和创造力的要求逐年升高,初中是学生开发智力与思维的关键时期,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独立思考数学难题对学生的数学能力不断培养,让他们拥有不断进取、勇往直前的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当具备的重要能力,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逐步遇到问题并且最后让问题得以解决与突破的过程。在对数学进行学习时要学会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要重视数学教学研究探索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陈钟钱.问题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J].浙江教育网,2007.

猜你喜欢
问题解决独立思考新课程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谈独立思考
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解析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