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2015-08-15 00:44侯玉萍
新课程(中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品德课师生生命

侯玉萍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田家寨中学)

自2000 年推行新课程标准以来,我们不难发现思想品德课在所有科目中处于弱势地位,尤其是初中教学阶段面对中考思品课所占的分数比例较少,学校、学生不够重视,但在中考指挥棒下老师不得不想方设法改变自己的课堂,就我个人仅有的经验来看,在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只有学生对所学的科目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的学习兴趣呢?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教师首先要坚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知识

作为思想品德科的老师不能满足于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随时了解掌握实事,使自己的知识适应形势不断发展的需要,还要习惯于跨学科学习,老师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生动风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

二、建立平等、民主、和谐共处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

老师必须抛弃陈旧、迂腐的传统教学观念,放下唯我独尊的架子,你既是良师更是益友,师生之间人格上是平等的、民主、和谐的关系。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大家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还要尊重学生。总之,只有师生平等,才有助于实现教学相长,有助于学生敞开心扉,从而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我县多种教学模式的尝试下,我个人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希望探求出适合我,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来,之前的洋思、杜郎口等模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还给学生要求他们自主创新,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中去,发现我们可爱的学生有很多独到见解,使我在教学中对他们刮目相看,也增强了我的自信,这种自信我想是相互的,并以亲身生活实践为基础,从中体验并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要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我们学会驾驭课堂,建构师生、生生互助的课堂。构建课堂的主导者是教师,理念是学习方式的转变,途径在于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感情,例如,在“珍爱生命”这一框题中,学生看了他们喜欢看的《狮子王》的生动的动画片后,感人的故事情节使他们联想到世界因生命而精彩,动物、植物有生命,我们人类同样有,并且还想到在尊重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还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在一步步的启发下很轻松地达到了我预设的效果和目标,当然我个人认为落脚点则是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素质的公民和有健全人格、有情感积极热爱生活高尚理想的人。

四、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文字图形、影像、动画、声音等展示给学生,能够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使枯燥、难懂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学生可以从中获得理性认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辅助教学手段教育效果绝对不是单纯的说教所能比拟的。通过多媒体教学,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学生兴趣浓厚,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丰富的知识。既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用歌曲、神话等,如讲九年级全册“关爱集体”一课时,我就用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一支竹篙也,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哟,开动大帆船……”导入新课,学生在歌曲中就听明白了,独木不成林,一个人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而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与此同时学生还联想到很多有关这方面的名言警句,还有发生在集体中的趣事,所以说,教师妙趣横生的导入,会使课堂更加活跃,学生兴趣浓厚。

总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有效方法比较多,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备学生、备教法,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备学生、备老师,提出有价值、值得学生思考的问题,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率的目的。

[1]鞠玉翠,走进教师的生活世界: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

[2]赞可夫.和教师的谈话[M].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猜你喜欢
品德课师生生命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麻辣师生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未雨绸缪 静等花开——基于“儿童立场”下的品德课前准备策略例谈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新媒体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