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助推高效课堂初探——以“股票、债券和保险”一课为例

2015-08-15 00:44
新课程(中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学情股票信息化

姜 艳

(山东省青岛第三中学)

信息化教学是指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主要表现为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环境,通过拓展获取、利用资源的途径,提升信息处理的效率,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本文就以《股票、债券和保险》一课为例,谈一谈如何通过合理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构建高效课堂。

一、网络调查问卷,量化学习需求,准确定位教学重难点

学情,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先决性因素。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我们应认真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差异,找准新知学习的切入点;根据学生的兴趣偏好设计课堂教学,把握学习的激趣点;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差异,根据对象确定分层施教。因此,在课前准备阶段,我设计了一份关于中学生理财意识和理财行为的网络调查问卷,学生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参与答题,而我则利用网络平台实现数据的快速收集、整合与分析,将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征、学习需求等要素进行量化,从而准确定位学情,以便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例如,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于股票、债券与保险的了解程度呈现出较大差异性。关于股票和债券,分别有73%和65.21%的学生选择了仅仅听说过或者完全不了解,与此对比,在保险一项中,86.96%的学生选择了自己或者家人购买过,对于此投资理财方式呈现出较高的了解度。基于此学情,我将“股票与债券”的知识确定为课堂学习重点,并设计以学生的模拟操作为课堂起点,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学习过程。

二、借助智慧终端,激活教材内容,促进知识获取与学习探究

信息化教学通过恰当的利用信息技术和学习资源引起了学与教的方式的重大变革,通过为学生架设“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桥梁,营造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为了让学生对“股票”有更直观的认识,我在课前倡导学生通过使用模拟炒股软件去体验“股民”的酸甜苦辣,建议他们与身边有炒股经验的人咨询投资心得,这些体验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对股票的认知。课堂上,展示的学生通过网页浏览的方式,向学生推荐自己心中的“绩优股”和“潜力股”,随着“企业效益持续提升、国家南车北车合并影响、铁路基建板块今年利好不断影响……”这些推介理由的呈现,“影响股价的因素”这一知识点水到渠成。同样利用网页链接的方式,我向学生提供了海尔集团官网公布的每年分红配股的情况,无需多言,股票收益的来源之一“股息与红利”及其影响因素也跃然而出。

可见,合理的信息化工具的使用与渠道的选择,可以让课程“趣”起来,内容鲜活起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提升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处理信息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三、搭建互动平台,增强多方对话,创设学习共同体

信息化教学在其演变和发展过程中,从最初的工具性的理解,到现在的人文性的显现与渗透,越来越体现出对于其个性化、交互性、评价的多元性的关注。因此,我们的教学就不应仅局限于课堂目标的达成,还应更全面地从教育教学的本质上来理解,通过增强师生互动的双边关系来促进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即在信息化教学中追求运用技术创造丰富的学习环境,促进知识的自主建构和高阶思维技能的培养。

作为青少年财商教育的重要课题,本节课不仅仅要达到“了解各种投资理财方式的特点”的知识目标,更重要的是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条件下如何投资有利,为企业和个人投资提出建设性建议,增强投资理财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已经把传统教育环境中资源获取的限度迅速打破,教学资源的多媒体化、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成为现实,教学资源的共享互换变得更加频繁便捷,这些都成为我们提升课堂效率、追求课堂效益的良好因素。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技术素养,更加广泛地关注和研究教学信息化与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关注学生学习体验,使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因能施教”。

刘斌.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理论思考:对信息化教学本质的再认识[J].现代教育技术,2013(03).

猜你喜欢
学情股票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本周创出今年以来新高的股票
本周创出今年以来新高的股票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本周连续上涨3天以上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