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睢阳区水利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5-08-15 00:47刘洪涛王长青商丘市水利局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5年17期
关键词:睢阳区水利水利工程

□刘洪涛 □王长青 □刘 伟(商丘市水利局)

为掌握睢阳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使用管理情况,商丘市水利局组成专门调研组赴睢阳区开展了“下基层、接地气”专题调研工作。调研组先后深入到临河店乡杨楼村、梁楼村、秦楼村,郭村镇的四角楼村、老少楼村、施廉庄村进行了实地调研,与基层群众进行了座谈交流,广泛征求意见,并进行了认真梳理研究。

1 睢阳区水利工程现状

睢阳区地处豫东平原,总面积960 km2,下辖19个乡(镇)、办事处,共357个行政村,耕地面积69.33千hm2,大小河流46条,总人口8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6万人,是典型的农业大区和粮食主产区。全区现有小型水利工程河流46条,机电井15992眼。小(1)型水闸12座,小(2)型水闸13座。管灌系统959个,4.97千hm2;喷灌系统139个,0.69千hm2,滴灌系统9个0.07千hm2;日最大供水量200~1000 m3的供水站8个;日最大供水量200 m3以下的供水站9个。中型灌区1处,各级渠道326条。

2 睢阳区水利工作存在的问题

睢阳区水利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曾荣获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多次夺取省“红旗渠精神杯”。但是,当前该区的水利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1 水利基础设施薄弱

一些建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利工程,由于年久失修,损毁严重。近年来建设的水利工程,特别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量大面广,比较分散,没有专门的养护经费,部分损毁,影响了灌排效益的发挥。另外,部分边远地块仍没有健全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田只能靠天收,农作物产量相对较低且波动较大。比如勒马乡刘汉珠等村由于机井偏少,又没有通电,遇到干旱天气时,农民要么守着井浇不上水,要么没井可用。

2.2 农村用水污染严重

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药、化肥等严重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农村饮水安全得不到保证,被灌溉的农作物受到了污染,严重威胁着国家粮食安全和当地人民的身体健康。2008年,睢阳区大沙河遭到污染,后期虽通过一些工程措施得到了恢复,但造成的经济损失达6000余万元。还有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不但土壤肥力衰退、土地退化、粮食产量下降,还造成了严重的泥沙淤积,加剧了旱涝灾害的发生。加之睢阳区十年九旱,导致地下水得到了有效的补给,阻碍了农村水利的发展。

2.3 水利建设资金严重不足

水利建设,建是基础,管是保障,投入是关键。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市、县两级财政困难,虽然每年都从财政上拿出几百万投入水利建设,但仍不能满足水利建设的需求。“两工”的取消对农村水利建设影响很大,由于旧的体制已经被打破,新的体制尚未健全,导致近几年在农村水利建设中农民投资、投工和投劳大幅度减少。靠“一事一议”解决水利建设资金问题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从而使农田水利建设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

2.4 水利工程建后管理滞后

水利工程的建后管理是当前水利工作最薄弱的环节,也是水利建设尚未破解的难题。大中型水利工程一般都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且数量较少,相对容易管理,但存在管理经费不足的问题。小型农田水工程分布广,数量大,但产权不明晰,农民只用不管,损坏后无人维修,是水利工程管理上的老大难问题。睢阳区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协会主体、形式多样、面向社会、依托市场”的原则,强力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但个别乡镇思想认识不够,仍把农村水利工程的管护和设备维护工作依赖于政府,面对众多且分散的水利设施,加上财力不足,政府也是力不从心。

2.5 水利基层组织薄弱

2011年中央1号文件出台后,睢阳区以此为契机,在全区14个涉农乡(镇)成立了乡镇水利服务中心,编制49人,由所在乡镇统一管理,进一步完善了水利服务体系,乡镇水利站(中心)在防汛抗旱、农村饮水、水利基本建设等工作中较好的发挥了职能。但现有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是乡政府其它口调剂人员,非专业人员,而且人才结构不合理、知识老化、缺少创新精神,农村水利工程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水利业务工作开展困难,也影响到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3 加强水利建设的对策

当前水利建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制约和影响着水利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科学规划,突出重点,锐意改革,分步实施,逐步完善建管体制和投入机制,使水利建设步入良性发展道路,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

3.1 修改和完善水利建设总体规划

睢阳区于2012年制订了明确的水利发展总体规划,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内容和指标都需要重新修改,规划的建设内容也需要修改和完善。建立水利发展规划需要不断补充、修改,完善机制十分必要,规划既要有相对稳定性,又要有可变性和前瞻性,使之更能符合当前水利建设的实际。此次到睢阳区临河店杨楼村调研时,村民代表提出该村由于地理方面的因素,十年九旱,群众对抗旱及引水工程需求非常迫切,这就要求在制定该村水利建设规划时,应该优先考虑抗旱工程。

3.2 建立多元的水利建设投入机制

水利工程的公益性,决定了水昨资金投入要以政府为主导,除国家投入的水利建设资金以外,省、市、县、乡各级财政都要把一定数目的水利建设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证水利投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要制定政策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拓宽水利建设的投资渠道,多种水利投资模式并存。适当拓宽“以奖代补”的范围,运用股份合作等形式,鼓励、引导民营资金投入到水利建设与管理中去。

3.3 运用法律武器保证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

各级政府和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对水利设施的执法力度,依照水法规保护水利设施,严厉打击破坏水利设施的行为,发现一起,严厉打击一起,为农村水利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条件。加大水法的宣传力度,使广大人民群众懂法、守法、护法,养成爱护水利基础设施良好习惯,以保护水利工程为荣,破坏水利工程可耻。加大水利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职业素养,提高文明执法水平。

3.4 提高基层水利队伍业务水平

基层水利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编制少、条件差、工资待遇低,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应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使一批业务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优秀大学毕业生充实到水利队伍中来,建成一支结构合理、队伍精干、业务能力强的基层水利队伍。还要加强水利专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继续教育,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以适应水利建设的需要。

3.5 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

当前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多,劳动力匮乏,农田灌溉、工程管养面临双困的境地,建立互助合作、成本低廉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是解决这一现状的很好途径。睢阳区临河乡杨楼村、阎集乡大王庄村成立了村级灌溉协会,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行协会租赁管理,微利经营,以水养水。协会主要负责工程日常管护、农田灌溉、互帮互助等工作,收费标准按照灌溉用电和人工工资进行核算,协会派人统一灌溉,解决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同时,工程设施责任到户,谁家承包地的出水口或管道出现损毁谁家负责赔偿,协会派人统一维修,只收取基本材料和人工费,乡级水利服务中心负责对村级灌溉协会和水管员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区水务局负责考核排序,与项目村建立信息互动平台,并定期进行项目管理培训,落实以奖代补资金,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规范提高、推广普及。目前全区114个小型水利工程项目村已成立灌溉协会21家,入会会员5000余名,群众的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猜你喜欢
睢阳区水利水利工程
商丘市睢阳区关工委为环卫工人送春联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睢阳区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2017年睢阳区CPI分析及2018年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