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中小河流治理状况与建议

2015-08-15 00:47聂卫杰漯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5年17期
关键词:沙河水系堤防

□聂卫杰(漯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1 基本情况

1.1 沙颍河水系

沙颍河水系控制周口市7085 km2面积,占市总面积的60.9%,是市内第一大水系。有流域面积100 km2以上的干支流骨干河道36条。沙河本干地区段主要搞了复堤和除险加固工程;贾鲁河本干因系黄泛主道,淤积变迁严重,实为一条宽浅式大坡河,如何做到防洪、除涝、灌溉、水土保持等综合治理,尚待进一步研究;颍河、新运河、新蔡河、汾河、谷河等34条骨干河道,都以不同标准相继进行了治理,有的进行过多次治理,其中沙河、颍河、清流河、大狼沟、清异河、洼冲沟、人民沟共7条达3-5 a一遇除涝、>10 a一遇防洪标准,但目前颍河、贾鲁河、新运河、西蔡河泉河等主要支流及19条一般支流,除涝标准不足3 a一遇,防洪标准不足5 a一遇,仍是周口市农业生产的最大制约因素。

1.2 涡惠河水系

系周口市第二大水系,控制区内2725 km2,占总面积的23.40%,有惠济河、老涡河、清水河(油河)等流域面积100 km2以上的骨干河道19条。最大支流惠济河,天然河槽标准已达5 a一遇除涝、20 a一遇防洪标准。涡河本干及其支流,因受黄泛淤积严重,建国后在不同时期,按不同标准,大都进行了治理。其中涡河、白沟河、铁底河、大、小新沟、老涡河、兰河、尉扶河、下大堰沟治理标准达到>10 a一遇标准。

1.3 茨淮新河水系

是原沙颍河水系中的黑茨河,在改入茨淮新河后新建立的水系,即周口的黑河流域。控制面积1746 km2,占全市总面积15%。仅次于涡惠河水系,属第三位,流域面积在100 km2以上的骨干河道有黑河本干及其支流李贯河、晋沟河、老黑河、西名河、皇姑河、崔家沟7条。多年来,在团结治水精神指导下,都曾以不同时期的不同标准进行过治理,特别是1989年以来,豫皖两省、周口和阜阳两地区开始协手统一治理黑茨河,大大提高了治理标准,加快了改变农业生产条件的步伐。目前黑河本干达3 a一遇除涝、20 a一遇防洪标准;支流李贯河、晋沟河达5 a一遇除涝、>10 a一遇防洪标准;崔家沟达3 a一遇除涝标准,基本打开了排水出路,为建立排水配套系统工程奠定了基础。

1.4 洪汝河水系

洪汝河水系,区内仅有项城市南部边境地带的南新河东支和西支,分别于项城市的冯庄和张庄进入平舆县,汇入孟港流入洪河。总计流域面积只有75.90 km2,因此,两条支流均属30~100 km2的小型沟河。在面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了一般性治理。由于平舆县洪河标准偏低,洪水顶托倒灌时有发生,涝灾仍未得到缓解。

2 灾害情况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掌握水旱灾害情况,不论灾情大小,一律逐年统计入档,以便掌握灾害规律,加强科学防御措施。于1950年至今的56 a间,有40余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其中减产30%以上,成灾面积2666 km2以上的大水11 a,平均4 a一遇;减产30%以上,成灾666-2666 km2的洪涝灾害9 a,平均5 a一遇;减产30%以上,成灾666 km2以下的有20 a,平均3 a一遇。

典型年份的洪涝灾害如下:一是1953年沙河洪泛,1953年沙河上游洪水暴涨,商水境老堤因陡岸无滩,崩塌决口,淹及商水、项城等县汾河流域,受害人口33.30万人,绝收农田面积1061 km2,损失粮食5000万kg。二是1956年初夏涝。1956年6月全市普降大雨,再加治淮初期,沟河排涝标准低,排水不畅,时值小麦收获季节,造成水里捞麦,全市受灾面积6130 km2,小麦损失霉变1.27亿kg,减产2.498亿kg。三是1957年涡河洪涝。1957年7月,涡河流域普降大到暴雨,由于历史上黄泛造成河道淤积,水文紊乱的状况尚未改善,涡河未及治理,因此抵不住上游洪水冲击,涡河堤岸决溢17处,受灾面积339 km2,死亡13人,损失粮食25万余kg。四是1975年沙河、洪汝河洪泛。1975年沙河上游山区特大暴雨使沙河水位迅速瀑涨。同年8月7日漯河流量3750 m3/s,左岸十五里店管涌决口;8日左岸张湾亦因管涌决口;同日白龟山水库被迫泄洪3000 m3/s;泥河洼蓄洪堤溃决。为保漯河市及京广铁路安全,在霍堰炸口向左岸分洪。与此同时,沙河漯河以上相继向左岸漫决20余处。以上滔滔洪水涌进西华县沙颍河之间广大地区。据统计西华县受灾农田346.60 km2,其中绝收面积271.90 km2,秋粮减产4900万 kg,倒塌房屋18.48万间,死亡46人,冲毁桥梁306座等。洪汝河成灾面积1021 km2,其中淹没绝收面积817.20 km2,倒塌房屋42.40万间,死亡49人,冲毁桥梁364座等。五是2000年外洪内涝灾害。2000年7月沙河发生了1975年以来最大洪水,周口站实测流量2900 m3/s,最高水位达49.79 m,超保证水位0.59 m,洪水超保证水位118 h,超警戒水位运行420 h,洪水期间,周口沙颍河两岸出现管涌、渗水、坍塌、堤防裂缝等险情118处。

3 存在问题

一是防洪标准低:全市流域堤防,大多未按规划标准加高加固,堤防防洪标准<20 a一遇,有的河流根本没有堤防。二是病险工程多:中小河流的堤防大多存在堤身质量差,断面不足,河道崩塌等严重问题。河道上的涵闸、护岸等建筑物多建于50-60年代,设备老化,年久失修,常年带病运行,甚至积病成险,工程效益衰减。部分护岸工程因老化,基础过高,护砌质量差,水流冲刷等原因造成基础悬空坍塌、滑坡、冲坑等现象,严重危及堤防整体安全。三是管理工作薄弱:流域内大多数中小河流没有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技术力量薄弱,管理经费不足,河道设障严重,严重影响河道泄洪能力;防洪预案不落实或根本没有制定防洪预案,一遇大洪水就措手不及。四是缺少治理规划的指导:由于缺少河流治理或防洪规划的约束,中小河流治理缓慢。

4 对策及建议

随着大江大河重点河段的治理,重要防洪工程失事造成大面积洪涝灾害的几率明显减少。与此同时,中小河流标准低,病险多,灾害面大,损失重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防洪减灾的最薄弱环节,多年来“两小”治理没有稳定的资金渠道,投入不足,治理缓慢,管理工作薄弱。小型河道防洪安全不仅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而且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农村等重大战略目标的实施。

为切实做好中小河流治理工作,要按照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河道治理工作,逐步提高其防洪能力。多方筹集资金解决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对病险涵闸、护岸等防洪除涝工程进行维修养护,使其充分发挥除涝与防洪效益。组织开展河道堤防防洪能力评价,修订完善重要骨干河道防洪调度方案,加强中小河道调度,妥善处理防洪与排涝的关系,努力减少洪涝灾害损失。统筹兼顾,对全市流域河道有长期的治理规划,实施综合治理,达到路、沟、桥、涵配套。提高河道泄洪能力。

猜你喜欢
沙河水系堤防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沙河板鸭营销策划方案
白沙河
环水系旅游方案打造探析——以临沂市开发区水系为例
白沙河
水系魔法之止水术
紧邻堤防深基坑开挖方法研究与应用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堤防长度
达标堤防长度
环境友好的CLEAN THROUGH水系洗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