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市中医院膏方的制作要点分析

2015-08-15 00:54杨建萍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7期
关键词:收膏煎药主料

杨建萍

(大丰市中医院药剂科江苏大丰224100)

在中医理论里,膏方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从汉唐时期起就有膏方的最早记载[1],经过宗元时期的发展,明清时期的成熟,直至改革开放之后膏方已经在我国盛行起来,我院也设有膏方门诊和膏方制作加工室。中医膏方中所选用的地道药材对膏方的疗效固然重要,我认为规范严格的制作工艺对膏方的疗效更为重要,现就膏方的制作要点分析如下:

一、膏方制作前准备首先要了解膏方不仅是滋补强壮的药品,更是治疗慢性疾病的最佳剂型,所以膏方的制订,首当重视辨证论治,通过对患者望、闻、问、切,出具中医处方,具备理、法、方、药之程序[2]。

(一)膏方的具体组成包括主料、细料、辅料、胶类四部分,这四部分的质量和用量是要点。主料必须是依法炮制的地道药材,细料包括某些需要另磨的粉或另煎的贵重药材、补益食品和一些需要另外处理的药或药液等,胶类包括阿胶、龟板胶、鹿角胶等,辅料包括酒类、糖类、蜂蜜,糖尿病人需要配备木糖醇等。

(二)制作膏方所需要的设备包括不锈钢水桶,用于浸泡中药饮片;东华原医疗YJ20B-G密闭煎药机,用于药液的提取;敞口铜锅和煤气灶、排风扇,用于药液的浓缩;特制铜勺用于收膏时搅拌;有盖的陶瓷罐用于盛做好的膏滋;冰箱:用于冷却胶类中药便于粉碎成粗粉,有利于收膏时烊化于清膏中;粉碎机;120目、150目的筛,用于过滤;不锈钢盆等。

二、膏方的具体制作膏方的具体制作步骤包括主料浸泡.细料辅料的处理.煎煮.浓缩.收膏.存放等工序,其中收膏最为重要。

(一)主料浸泡加水量的计算和让药材泡透是要点。膏方在冬天服用较多,天气寒冷药材浸泡时间可以稍长,通常需要用煎药布袋包好后,在不锈钢水桶里用冷水浸泡12小时左右,所用水量视药材的质地和所需汤液多少而定,让药材充分泡透。我院东华原医疗YJ20B-G密闭煎药机所用水量的估略计算是根据所需药液15升-20升的水加上主料药材的重量2倍的水。

(二)细料辅料的前处理细料按要求加工,处理时要注意编号,不能搞混是要点。1.西洋参、野山参、三七、川贝、冬虫夏草、红参、蛤蚧之类可烘干打粉过120目筛。2.上述贵重药材液可另煎,药汁收膏时备用,药渣煎药时再和主料共煎。3.某些需要缴汁的鲜品中药应缴汁4.胶类要先经冰箱冷却后粉碎成粗粉备用5.蜂蜜用炼蜜备用。

(三)煎煮煎煮时间和药液合并静置沉淀取上清液是要点。把浸泡好的药材装入东华原医疗YJ20B-G密闭煎药机,另煎药材的药渣这时一并加入煎药机煎煮,最高温度设为110摄氏度,高温时间设定60分钟,煎药完成后,排出药液同时反复旋转手轮挤压药渣,直到药液完全挤出,如此法煎煮两次,合并两次的药液静置沉淀12小时左右取上清液备用。

(四)药液浓缩浓缩程度是要点。取上清液通过150目筛过滤到干净的敞口铜锅中,进行浓缩,可以先用大火煎熬,同时打开排风扇加速水分蒸发,并不停搅拌,及时用150目筛挑去上面的浮沫,使药液进一步变稠,再改用小火进一步浓缩。凭经验判断,浓缩到药液接近转厚时(药汁滴在纸上不散开来或稍稍散开为度),此时就得到浓缩好的清膏。

(五)收膏收膏是整个膏方制作中最关键的步骤,辅料细料加入的顺序和火候的掌握,收膏时候的现象是要点。收膏收得好差直接影响整个膏方的疗效。收膏收得太嫩则含水量太大,药物浓度不够,细料容易沉底,导致膏方不均匀,且含水量大容易变质发霉;但又不能收得太老,收老很容易焦,膏方疗效将大打折扣,甚至全部作废;收膏太老也会使膏难以撬动,不方便服用。把浓缩好的清膏倒入不锈钢盆中,同时放入经冰箱冷却后打碎的胶类并用铜勺不断搅拌让其慢慢烊化,待到胶类完全烊化之后,再用120目的筛过滤到敞口铜锅中,用文火继续煎熬,再加入炼糖或炼蜜一类让其慢慢溶解,糖或蜜的量一般为清膏量的1-3倍[3],并不断搅拌防止焦化,搅拌动作幅度不能过大,以免药液溅出锅外,同时打开排风扇,加速其蒸发。同时把火力调到最小,加入干燥细料不断搅拌,一定要使细料分布均匀。随着水分的不断蒸发,火力保持最小。收膏时相对密度一般控制在1.40左右,经验判断浓缩至铜勺挑起药膏成片状挂起脱落时(即"挂旗"),此时应该有"滴水成珠"的形象,膏方滴于冷水之中,凝结而不散,或者出现"扯丝"的现象。那么这个膏方已经熬成了,立即关闭煤气灶。

(六)存放膏方完全冷却后再加盖是要点。关掉火力,迅速趁热将膏倒入预先清洗干净、烘干消毒后的陶瓷罐中(不宜用铝.铁金属器皿存放),放入洁净阴凉的房间,在罐上覆盖一层纱布防尘,必须待其完全冷却之后,再加盖,放入冰箱冷藏或放于阴凉处存放。膏方一般储存4-8周,如果储存时间过长,膏方中的糖分和含动物蛋白的荤类药,易发霉变质,最好多罐冷藏储存。

以上结合我院的实际经验逐一展开的要点分析,可能仍不够成熟,我们将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

[1]吕广振.中药学[M].第1版.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3.

[2]李冀.方剂学[M].第3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7.

[3]刘汉清,倪健.中药药剂学[M].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14.

猜你喜欢
收膏煎药主料
《本草纲目》蜜膏方撷萃
清热消食化痰蜜茶膏
夏日疖肿食蜜膏
软炸和酥炸的小窍门
为老父煎药(外三首)
卫嘴子说津菜:煎烹大虾
花样乳蛋蛋饼
如何计算煎药的时间
中医院中药煎药室医院感染源的识别及应对措施
煎药机煎药与传统煎药质量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