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忻府区城区关井压采实践与思考

2015-08-15 00:48李美丽
山西水利 2015年6期
关键词:采区水源节水

李美丽,王 鑫

(忻州市忻府区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山西 忻州 034000)

近年来,忻府区工业新型化快速发展,煤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医药、轻纺、冶金等新兴产业逐步兴起。地下水利用量持续加大,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增大,为此对地下水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合理利用新水源,对地下水适当关井压采,从而为该区发展建设规划提供有力保障。

1 水资源概况

忻府区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降水稀少;春季多偏北或偏西风,降水不多,蒸发量大;夏季受暖湿气团影响,降水多且较集中;秋季降水骤减,气候凉爽。多年平均降水量445.2 mm,年内分配不均,汛期雨量占全年降雨总量的66%~84%,降水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受地形起伏影响明显。境内河流属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干流滹沱河流经边境东北。支流有云中河、牧马河等,从西向东贯穿区境。

2 存在问题

2011年忻府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达97%。其中开发利用程度最为突出的是城区三办,达到186%。

一是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多年需水量统计结果分析,需水量呈逐年递增趋势,未来供需缺口将进一步扩大。

二是水生态环境恶化。地下水严重超采,环境水文地质条件逐年恶化。全区地下水多年来一直处于严重超采状态,由于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使相互依赖的地面水、浅层地下水失去依托。

三是水质恶化。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剧增,大量超标污水肆意排入河道、水库,污染的地表水直接或间接影响地下水。

四是水资源浪费严重。全区渠系利用系数0.780,田间水利用系数0.757,灌溉水利用系数0.590。农业灌溉节水潜力很大。工业用水方面,自备水源井开采量占工业地下水开采量的比重较大,水量浪费现象严重。城市生活用水浪费依然存在。

五是废污水利用程度不高。忻府区现有污水处理厂1座,生产能力6.5万t/d,部分处理后的污水可用于环境、工业和农业用水,但远不能适应发展要求。

为此必须对城区自备井加强管理,关停一部分自备井,从而杜绝水资源浪费,实现地下水止降返升。

3 关井压采措施

3.1 关井压采区域划分

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内,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均为禁采区,也即在严重超采区内城市管网覆盖并能满足供水要求的地区;具备其他替代水源条件的地区;发生严重生态和环境地质问题的区域;高速铁路等国家重点基础设施保护区、重要文物保护区;除禁采区其余部分均为限采区。

根据禁采区划分标准,忻府区城区属严重超采区,且城市管网基本覆盖,故忻府区三办全部,解原、播明、东楼部分区域划定为禁采区。根据划分标准,在超采区内除禁采区其余部分划定为限采区,忻府区共有4个超采区,即忻府区城区范围浅层孔隙水大型超采区,忻府区董村、紫岩范围浅层孔隙水超采区,忻府区曹张超采区,忻府区义井超采区。

3.2 主要措施

第一,加强对高耗水企业用水管理,强化节水措施,使其逐步转型为节水型企业,降低用水量,关停一部分自备井,从而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第二,通过关井压采区域的划分,关停部分区域自备井,改善地下水取水布局和水环境条件,使区域水文条件得到恢复。

第三,加强区域内用水户排污管理,严禁污水随意排放,关停受污染区域的自备井,从而降低对地下水的污染。

第四,加强农业灌溉的节水配套建设,对牧马河、云中河灌区进行节水配套改造,更新改造小型自流灌区、提水灌区,新建小型灌溉水源工程、人工集雨场、水窖等,对一些没有配套节水设施的水井予以关停。

第五,地下水压采替代水源。通过实施供水管网配套工程建设,提高供水保障率,以地表水(西岁兴水库、坪上引水工程正常运行后)转换地下水,在地表水供水管网覆盖范围,逐步关停地下水取水井,实现地下水量采补平衡,使地下水位止降回升。

3.3 压采效果分析

通过替代水源工程规划建设与“关井压采”措施全面实施,在5~10年内,地下水超采区将实现采补平衡,遏制地下水超采态势,水位下降的局面将得到扭转,河流水生态系统将逐步得到恢复,水质得到明显改善。通过采取强化管理等调控措施,使超采区地下水位逐渐回升,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逐年缩小,地下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4 结论及建议

忻府区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超采问题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发展,实施该区地下水的开采控制,关井压采刻不容缓。建议从政策、经济、行政管理等多方面对关井压采的实施予以支持,从而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采区水源节水
坚持节水
保护水源
稠油热采区块冷采降粘技术应用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南水源头清如许
11采区永久避难硐室控制瓦斯涌出、防止瓦斯积聚和煤层自燃措施
基于Delphi-TOPSIS法的露天矿采区接续方案优选
寻找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