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集团内部法人企业间委托贷款风险及应对策略

2015-08-18 14:25谭琴娓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7期

谭琴娓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集团企业不断涌现,委托贷款则成为集团内法人企业之间资金融通的重要形式,但是,集团内部各经济主体经济实力不同,过于宽松的集团内部贷款政策,造成自主融资能力不强、内部成员委托贷款违规使用、委托贷款违约的现象,加大了集团内部法人间贷款风险,如何避免风险的发生,需要企业积累经验,深入思考。

关键词:集团内部法人;委托贷款;风险及对策

集团内部企业法人间利用富余现金,解决内部法人企业现金短缺的问题,在经济主体间以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达到主体间现金调剂,解决资金周转问题,是当前许多企业的内部融资的主要形式,然而,委托贷款过程会给集团带来一定的风险,如何规避风险需要深入探讨。

一、委托贷款概述

1.委托贷款概述

委托贷款是委托人提供资金,由受托人向资金提供者提供贷款对象、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贷款利率及贷款的用途等内容,帮助贷款人取得所需的贷款,并协助受托人收回贷款的过程。委托贷款过程中,受托人只收费用,而不承担风险。当前,非金融机构间的资金拆借不受法律保护,因此,银行及各大金融机构推出委托贷款业务,通过这一合法手段使企业间信贷达成一致,并定立贷款合同,由资金充裕方向贷款人发放贷款。我国《贷款通则》中明令禁止,没有实际贸易下,不允许不同法人实体帐户之间的资金进行转移,只能通过委托贷款实现企业间资金融通。

2.营改增对于委贷利息收入影响

营改增后,增值税除原有17%、13%两档税率外,又新增11%、6%两档税率,较营业税5%要高得多,由于委贷贷款业务没有可以抵扣的税金来源,按常规增值税处理必然会增加企业税收负担,影响企业发展。但是,如果按简易办法纳税,就会较营业税率低很多,因此,营改增对于委托贷款利息收入税负产生怎样的影响,要根据如何出台相关税收政策来决定;另外,由于营改增后,利润表中可以抵减的成本费用减少,使企业利润相应增加,现金流量表中进项税可以抵扣,投资活动现金流上升,成本费用减少,而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增加。

二、集团内部法人企业之间的委托贷款的风险

集团内部法人企业之间的委托贷款,可以降低资金使用成本,有效提高集团内部的资金使用效率,但是,委托贷款的过程中,集团内部单个法人企业的经营风险,可能会被转移并放大,最终由整个集团承担,成为整体风险,风险产生原因:

1.个体法人企业自主融资动力降低

银行为了降低贷款风险,要求企业提供抵押担保,对企业进行资信等级、资产评估、经营状况及还款能力综合审查,根据实际情况审批贷款额度、资金使用途径,当企业经营亏损时,银行不续贷,或者采取增加贷款利率的方式给予资金支持;与银行相比,集团内部法人企业内部委托贷款,审批简单,贷款额度不会受到太多的限制,加之内部整体战略目标一致,资信等级要求会很低,取得资金十分容易的,因此,内部成员企业会将融资策略向集团内部转移,降低了自主融资动力。

2.集团内部法人委托贷款增加了内部成员违约风险

一方面,由于集团内部法人委托贷款,自主安排资金流向,这样很可能将资金投放到没有前景的业务中,导致业绩不好的企业出现再度亏损,此时,个体贷款企业不能如期归还贷款;另一方面,集团内部法人委托贷款是集团内部行为,不做任何信用记录,许多内部企业会将委托贷款做為内部拨款,不及时归还贷款资金,甚至部分企业还会恶意赖账,贷款不能如期收回,形成违约风险。

3.委托贷款展期、规模风险

由于集团内部法人内部贷款展期十分容易,并且具有成本低、渠道广的优势,实现了集团整体效益,因此,整个集团希望通过发放尽可能多的内部委托贷款,来整合集团内部资本结构及债务结构,通过内部融资来降低外部融资额度及成本,整体提升集团企业的经营业绩,此时,集团对于内部融资需求不断加大,大规模的集团内部法人企业委托贷款,很可能会出现个体风险叠加,致使整个集团内部经营风险加大。

三、如何防范集团内部法人企业委托贷款风险

集团企业通过内部法人主体间的委托贷款,实现内部资金流动,即增加资金的使用效率,又减少集团内部企业贷款费用,实现集团内部整体经济效益最大化。然而,集团内部法人企业间的委托贷款,加大了集团整体经营风险,因此,需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1.对集团内部法人企业委托贷款明确定位

集团内部委托贷款的目的,是为了降低融资成本、提高集团内部资金利用率,减少企业内部冗余资金,满足成员个体的融资补给,提高集团的整体收益,使其成为推动外部融资的杠杆,实现集团整体经营利益最大化,避免贷款过程个体经营风险在集团内部转移,因此,明确定位贷款的功能,避免无目标贷款的现状,对于与集团整体战略目标不一致的内部个体法人企业不予贷款,从而限制并根除成员企业经营风险内部转移。

2.控制集团内部法人企业的授信额度及贷款额度

集团可以根据金融行业贷款规则,对内部法人企业授信,限定额度范围内申请贷款,但又有别于银行贷款,它的授信额度不以风险评估为标准,设定在内部财务管理目标的基础上。集团内经营困难的企业,给予一定的信用额度,保证其正常营运、渡过难关;委托贷款资金发放,要严格按照集团战略目标使用,充分考虑资金来源及结构、债务期限、资金需求等因素,通过管理层决策集团内部委托贷款程度及放贷额度,确保授权额度合理使用,控制委托贷款风险的发生。

3.对委托实施监督

与银行贷款相比,集团内部法人企业发生委托贷款要求更多,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对委托贷款的资金流向进行全面监督与控制,如:采用预算方式、对贷款企业进行专项检查、定期对贷款企业进行项目核算等。严格按照合同执行,跟踪调查贷款人的经营状况,及贷款人项目的运营状况、贷款人的信用状况评估,识别贷款风险,及时提出应对风险预案,审查贷款资金的安全性,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其超.上市公司委托贷款会计处理现状及规范建议[J].财会月刊,2014(03).

[2]李媛,宋保庆,李冰,王宁.委托贷款定价机制及其业务发展对金融调控的影响[J].华北金融,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