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五个分析角度

2015-08-18 14:41陈军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山羊君子诚信

陈军

阅读关键词

考场作文

面对新材料,有没有一种或几种通用的分析角度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采用几种固定分析角度的任何一种,都可以拿高分。具体说来,有五个分析材料的角度:人物与人物,先与后,原因与结果,正面与反面,现实与假设。

假定以下的作文题是2016年某地的高考题,我们来对材料做一番鸟瞰,具体阐释这五个角度。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一天,一只狼不小心掉进一口井里,他想尽方法要爬出井,但都不行。这时候,恰好一只山羊口渴了,路过这口井。狼用温柔的声音对山羊说:“嗨,你好呀!我的朋友,快点下来呀,这里的水甜滋滋的,非常好喝。”

山羊跳了下去,喝了水,但不知道该怎么上去了。狡猾的狼说:“那还不简单, 你把前两只脚扒在井墙上,我踩在你的犄角上爬上去,然后我再拉你上来。”山羊点点头同意了。

当狼爬上去正准备走的时候,山羊忙说:“我的朋友, 你还没有拉我上去呢。”狼呵呵一笑,回答说:“你以为我会拉你上来吗?呵呵,呵呵!”

山羊灵机一动说:“哎哟哎哟,快看啊!水里有一大块金子,沉甸甸的,我拿不动,你要是过来帮我搬,就分给你一半吧!”

狼动心了,重新跳下水井,山羊等狼一跳下来,立刻就踩着狼的身体跳到了井台上边,然后对狼说:“现在你可以独自一个占有整块金子啦。”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角度1: 人物与人物。如果我们不注重材料中人物与人物的关系,而只是孤立地分析材料中的某个人物,是很难有新鲜立意的。就上述材料,我们很容易去讨伐狼,而去表扬羊。假如我们设想狼与羊是一个团队的两个成员,进一步设想是一个社会的两个成员,乃至设想成一个国家的两个公民,他们之间构成了怎样的关系呢?请看,狼以利诱,山羊上当;山羊以利诱,狼又上当。狼被救,却违反了义的规则,不仅不报恩,反而落井下石;山羊被救后,对狼也是不顾不问,也同样违背了义的原则。我们把狼与羊放在一起来思考,抓住共性,就确立了“利与义”的话题。

既然是站在人物与人物的关系角度分析问题,那么,我们写作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辩证分析,不可偏废一方。在写“利与义”这个话题时,既要论述“利”,又要论述“义”,更要论述“利”与“义”的辩证关系。我们先这样论述:“人不可能完全不要利,爱利之心,人皆有之,但利益心太重,往往就会受到迷惑,进而上当受骗。”接着这样论述:“义乃君子所为——因为义,不为利诱;因为义,可以舍生;因为义,绝不恩将仇报,绝不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最后这样论述:“为利而舍义,乃小人;义利兼得,乃君子;舍利取义,为圣人。”

角度2: 先与后。狼被救,恩将仇报在先,羊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同样是撒谎,但不仁不义的程度谁轻孰重一目了然。根据事件发生的先后,我们会发现狼作恶是蓄意为之,羊回报是吸取教训,是抓住了狼爱利的本性。这样,我们就可以抓住“吸取教训”“运用智慧战胜对手”等一类话题来立论。

分析3: 原因与结果。这其实是两个角度,我们在分析的时候任选一个角度都可以。狼为什么撒谎呢?而不是直截了当地求助山羊呢?从动物的属性来看,他们是一对天敌:狼要取得羊的信任,只有撒谎这一条途径了,但撒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狼陷入困境失去自由,没有眼前的救命稻草——羊来拯救它,它可能就得死。同样,羊陷入困境失去自由也如法炮制——由狼与羊所作所为的原因,我们可以阐述“自由”的话题:首先论述“人人皆向往自由”,然后论述“自由要靠正当手段去获取”,接下来论述“非正当手段获取的自由最终必将失去”,最后论述“用诚信为自由保驾护航”。

我们再看,狼伤害了羊,导致了狼与羊的不和谐;羊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造成了狼与羊第二层的不和谐关系。由此,我们可以阐述“和谐”的话题。先论述“和谐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目标之一”,接着论述“和谐因为不和谐的因素被破坏”,然后论述“家庭和谐则安,社会和谐则进,民族和谐则达,国家和谐则强”,最后论述“用真诚、善心和诚信构建和谐的桥梁”。

角度4: 正面与反面。《红楼梦》里面有个人物贾瑞,喜欢凤辣子王熙凤,王熙凤设下“相思局”,让贾瑞去看风月宝鉴。这风月宝鉴,正面看是彩绣辉煌的美女,反面看却是骷髅头——同一事物,正反看,结论是不一样的。我们看到上述材料中的狼,你只是知道从反面去挞伐它,你能有新发现吗?你不妨从正面去看它一眼,病急乱投医,管它药方正确与否呢,先救命再说。狼将失去自由甚至失去生命,为自保撒个谎,并非大错,这其实是一个没有太多恶意的谎言。但狼得救后,不该恩将仇报,置恩人死活于不顾。由此我们不难提取出“做人做事要适度”的观点。羊呢,从正面看它的行为,是一个善良的受害者的绝地反击;从反面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不是君子所为啊。以德报怨,何尝不可,要知道,羊的行为将导致狼万劫不复,甚至搭上狼命。于是,我们认为羊也玩得有些过火,依然可以从论述“做人做事要适度”这个话题。

角度5: 现实与假设。高考的命题材料往往是开放性的,我们在阅读材料的时候,不妨根据材料的已知推知未知,也就是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假设。现在依然以“诚信”的话题开始假设,于是出现以下的文字:“假如狼不违背诚信的原则,羊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吗?由此看来,狼不仅坏了自己的名声,还带坏了本来心存善念的羊。又假如羊不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而是以德报怨,说不定狼还会幡然悔悟,重新做狼啊?而羊自己也不会背上不诚信的名声啊!”

上述材料中的“狼”与“羊”其实只是人的代号或者说是人的标签,我们不妨将狼与羊的故事还原为人与人的故事。我们也可以根据人与人之间发生的故事的现实状况进行假设。

当然,五个分析角度,是可以错综运用的。

猜你喜欢
山羊君子诚信
夏季如何让山羊增膘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君子无所争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山羊受骗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聪明的山羊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