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微博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构建的影响及对策

2015-08-21 00:17
老区建设 2015年14期
关键词:博客价值观用户

高 琛

刍议微博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构建的影响及对策

高 琛

微博作为新兴媒体,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构建具有重要影响,其积极影响体现在微博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学习资源、提供培育载体;消极影响体现在微博上良莠不齐的信息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冲击,过度沉迷使其与社会脱节。要消除微博给大学生正确价值观构建带来的消极影响,对策有加强网络监管、高校加强教育引导等。

微博;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对策

微博,即微型博客,英文全称为MicroBlog,来源于传统博客(Blog),是基于用户关系来分享、传播信息的社交平台,能够实现即时发布消息,也叫一句话博客。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报告显示,“截止2014年12月,我国微博客用户规模为2.49亿,网民使用率为38.4%。”“截至2014年12月,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3.8%。”微博因为其即时性、交互性等特点,已经成为新兴媒介的主流代表,受到大学生群体的广泛使用。

一、微博的特点

(一)信息碎片化。以新浪微博为例,每条微博的字数被限制在140字以内。字数的限制使微博用户不能发表长篇大论,内容的精简使微博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

(二)即时性。一些热点新闻正是微博用户在第一时间通过微博发布,最终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三)便捷性。“移动终端提供的便利性和多媒体化,使得微型博客用户体验的黏性越来越强。”智能手机的普及和4G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微博打破了传统博客的使用局限,微博用户能够随时随地用App客户端或者在微博网站撰写博文、发布消息。

(四)交互性。微博的部分功能有些类似于QQ空间,能够及时评论、回复信息,还可以互发私信。但微博还有其他社交工具不具备的功能:关注和被关注。通过关注其他微博用户,可以了解其动态,还可以与博主进行进行交流或者发私信,双向的传播机制使微博成为受到大学生群体广泛欢迎的社交工具。

(五)传播速度快。微博的转发功能使博文的传播速度呈现出几何倍数的增长。而博主庞大的粉丝群对博文的大量转发,将这种传递效应放大到了裂变式传播。“当很多博客选择了一个主题或者开始跟踪一条新闻时,便可形成博客蜂,博客蜂群是舆论风暴酝酿的早期症候”。在过去的2014年一年之中,有许多新闻事件都是经由微博发酵,最终爆发。“萌萌哒”、“暖男”等很多网络用语也是经由微博传播而成为2014年度热门网络词汇。

(六)共享性。微博账号不仅可以用来登陆微博运营商的主网站,还可以通过授权,作为第三方账号直接登陆其他社交平台;在其他网站看到好的新闻和信息时,只需使用一键转发功能,就可以将内容转发到微博上,具有强大的信息共享功能。

二、微博对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提供学习平台,为大学生提供知识来源

网络的出现,使大学生不再满足于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而在网络上寻找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微博上内容丰富,大学生不仅可以在微博上轻松找到自己需要的英语四六级考试、考研、考公等大学生群体急需的学习资料,还可以找到到其他领域的知识,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知识体系,开阔了眼界。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关注名人微博学习其成功经验,激励自己奋发图强。这对促进大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形成具有积极作用。

2.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微博使用便捷、信息传播速度快,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报纸书刊成为大学生获取新闻内容的重要媒介。通过微博的关注、推送功能,很多热点新闻都可以第一时间获知,大大提高了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的积极性。2014年风靡全国的“冰桶挑战”、“阿里巴巴赴美上市”等热点新闻话题都在微博上广泛传播,通过对相关微博博文的转发、评论,能够使大学生参与其中,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3.提供培育载体,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价值观

当今时代的教育方式注重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双向互动。传统的价值观教育方式大多采用理论灌输这种单向性教育方式,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

微博语言表达具有亲和力,能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感。同时,作为新兴媒体的一种构成形式,微博能够为价值观教育的主体和客体提供交流平台。通过与教育者微博的互相关注,使大学生在价值观树立的过程中可以与教育者进行实时沟通交流。在大学生遇到困惑时能够得到教育者的及时疏导和纠正,引导大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

(二)消极影响

1.微博上的不良思想冲击大学生主流价值观

微博上拥有庞大的信息量,各种信息良莠不齐。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塑造和构建的关键时期,自身价值评判能力不强,对于不良信息的抵抗能力较弱,极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冲击。

西方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技术,利用各种手段在全球宣传、渗透其资本主义价值观,威胁着我国的文化意识形态安全。而微博由于用户人数多、传播速度快,已经成为西方渗透资本主义价值观的重要工具。这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构建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一些“微博大V”为了博眼球、涨粉丝和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不顾法律和道德约束,传播不当言行,不利于网络环境的净化。某经济学家和某演员不顾自己公众人物的形象,在微博中公然质疑共产主义,对毛主席等革命先辈不敬,被网民一致“炮轰”。有的人把网络当成了个人情绪宣泄的地方,发表各种极端言论和假新闻,还有一些人在网上大肆炫富、拼爹,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这些网络失德行为严重破坏了网络环境和社会风气,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构建,容易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出现偏差。

2.过度沉迷造成大学生与社会脱节

微博上有海量的内容、娱乐性较强,吸引人眼球。不少大学生喜欢抱着手机刷微博,即使在与朋友聚会的时候也难以放下手机,而在与人面对面交谈时感到羞涩,更乐于在网络上与人交流,宁愿活在虚拟世界里。长期沉迷于虚拟世界,容易使大学生患上“手机依赖症”、“社交恐惧症”,导致社交圈缩小,甚至与社会脱节,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价值观的构建。

三、对策

(一)加强网络监管

1.政府角度

微博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人都是记者已经成为一种可能。而我国现有对于微博监管的法律法规尚不够完善。政府需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加强网络监管工作。对于散播谣言、传播反动言论等违法犯罪的网民必须予以严厉的法律制裁,给微博的监督管理提供法律保障,清洁微博环境。

2.运营商角度

微博运营商要推进微博实名制认证,新用户注册必须实名认证,而对于老用户则要加快实名制的进度。同时要做好微博信息的把关工作,设置关键字过滤,屏蔽不良信息。对于在微博上散布谣言和反动言论的用户要及时关闭其账户功能。

3.社会角度

作为公众人物,名人明星、微博“大V”要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在微博发布信息时要做到客观公正、健康向上,不发布、不传播反动言论和不良信息,坚持传递正能量,为大学生起到榜样作用,营造健康向上的微博环境,促进大学生价值观的构建。

(二)高校加强教育和引导

1.加强高校微博建设,占领舆论阵地

微博作为新兴媒体,是舆论传播的重要渠道和交流平台,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上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开通官方微博,但是高校微博语言运用上较为官方,而微博内容主要是发布文件通知,很难吸引学生的关注。在微博建设上,高校官方微博在内容上要体现学校特色,发布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做到图文并茂、语言具有亲和力。

2.教师开设个人微博,加强与学生互动

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待大学生广泛使用微博的现状,要转变教育观念,变堵截为疏导。

教师应当与时俱进,主动开设个人实名微博,利用微博的关注、评论功能,关注学生微博账号、评论学生的微博动态,主动回复学生的“@”,加强与大学生的微博互动。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思想状况,在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过程中做好“引路人”,帮助大学生把握好价值方向,在他们遇到思想困惑和心理问题的时候及时给予正确的解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大学生增强自我价值分辨能力

大学生要加强价值判断能力,在浏览微博的过程中,面对海量的微博内容,要主动浏览积极向上的内容,对于不良信息和垃圾信息要增强抵抗能力,同时不散播、不转发腐朽思想和信息。大学生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微博上不发表过激言论,不传播谣言。对于发布不良信息的微博用户敢于进行举报,用自己的行动维护微博环境的净化。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构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俞明祥,王永珍.运用微博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4,(7).

[3]张明明.微博、微信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4).

[责任编辑:程文燕]

高琛(1989—),女,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西南昌330063)

猜你喜欢
博客价值观用户
我的价值观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信用卡资深用户
两新党建新媒体用户与全网新媒体用户之间有何差别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博客天下
博客相册
博客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