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endedLearning在日语听力课程中的应用

2015-08-22 05:23周婷婷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文脉词汇量网络平台

周婷婷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辽宁大连116600)

BlendedLearning在日语听力课程中的应用

周婷婷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辽宁大连116600)

BlendedLearning,译为混合式学习或融合型学习,其核心目的是要将传统的课堂式学习和网络学习的优势相结合。BlendedLearning强调利用网络资源将课堂下的自主学习与课堂上的协作学习相融合,以达到学习活动的最优化。本文以日语听力课程为对象,考察了BlendedLearning在日语听力课程中的应用。学生可以通过日语听力课程的网络平台进行教室外活动(预习)→教室内活动→教室外活动(复习)等一系列的反复练习,并在网络平台的公共交流空间提出自己的肯定、否定意见。BlendedLearning的教学流程可以保证学生在听力方面的自主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促进学生更有效率地提高自身的听解能力。

BlendedLearning;日语听力;网络课程

一、影响日语听解能力的主要因素

外语教学始终强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大技能,其中“听”是一直被放在首位的。日本教育学家山本富美子在其论文《支持高级日语听解能力的下层知识分析》中指出:对于达到高级水准的日语学习者而言,支持其听解能力的下层基础知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1、文法知识2、相应的词汇量3、对听力内容整体文脉的预测能力4、对相关背景知识的了解。其中,针对词汇量又具体的分为:和语词汇量(和语是指相对于从中国引入的汉语和从欧美引入的外来语,日语中原有的词汇)和汉语词汇量(这里的汉语是指日语中包含的从中国引入的汉字词汇)。

相对于西方国家,学习日语的中国学生在汉语知识量方面有较强的优势,但语法知识、和语词汇量等因素同样对听解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中国日语专业的本科学生绝大部分都是零基础开始学习日语,因此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各个领域的复杂词汇并非易事。通过上述影响听解能力主要因素的研究可知:在听力学习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日语词汇,还要培养学生在遭遇未学过的单词时应如何推测辨识的预测能力。这种预测能力又与学生对录音内容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有关。如果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背景知识,具备及时准确地对整体文脉进行预测的能力,便可以弥补其在文法或词汇方面的不足,达到提高听解能力的效果。

二、BlendedLearning在日语听力课程中的应用

BlendedLearning,译为混合式学习或融合型学习。强调利用网络资源将课堂下的自主学习与课堂上的协作学习相融合,将在线学习与面对面授课相结合,达到学习活动的最优化。对于学习者而言,BlendedLearning可以帮助其按照自己的学习风格从所有可以得到的媒体、教材、信息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内容。对于教育者而言,BlendedLearning是将所有可以得到的媒体、教材、信息进行合理的优化组合及分配,以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

目前,很多高校都针对本专业的重点课程开设了网络教学平台,致力于推广BlendedLearning学习方式。日语听力课程是日语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听力课程开设网络教学平台主要出于以下两个目的: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学生利用课堂外时间积极开展自主学习。2、根据影响日语听解能力的主要因素,利用网络平台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等一系列学习活动,以达到听力教学的最佳效果。

在运用BlendedLearning理论开设的听力课程网络平台上,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特色在自由的时间通过手机、电脑等工具随时进行听解课题的复习及预习,并可以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进行反复的重点练习。在听力课程的网络平台中,对于难度较高的听解内容,不仅向学生提供录音、翻译、讲解等基础知识,还附带与听解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专业词汇解释。日语听力课程的网络平台致力于从多方面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其提供了增加自身词汇量的契机。此外,网络平台上还具备贴吧等公共交流空间。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随时针对自身的学习问题进行经验交流。这种形式的课前、课后交流,方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自我导向、自我监控地自主学习,并进一步促进听力课堂中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通过网络平台上的公共交流空间,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解答,做到在课堂上无法做到的辅导和补充说明。BlendedLearning便是这样将教室内外的时间有机结合,让授课内容更加有效率地向前推进的一种学习方法。

三、BlendedLearning的具体授课流程

BlendedLearning的具体授课流程如下:

BlendedLearning强调在教室外利用网络资源促进学生将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结合。网络平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对课堂知识进行预习活动。如上表所示:在1和2的单词学习部分,学生可以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了解生词的意思和用法,并从众多资源中挑选出自认为最适合理解掌握的例文共享到公共交流平台上。此活动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自发的、更深入地掌握单词的意思及用法,增强学生对课堂单词的自学理解。听解活动中的词汇学习强调:除了要理解这个单词表诉的意思外,还要了解这个单词经常会在何种话题中,何种文脉中被使用;经常和什么样的用法共同出现等等。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加以组织展示,达到知识共享。通过网络平台的课前预习活动可以为整体的听力课程提供重要的预测、推测信息,使课堂教学的优点更加突出。

在教室内的活动中,教师可以把时间和精力主要放在第7点的“泛听”和“精听”上。在学生听取录音内容前,以回答问题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在第一遍播放录音时对听力内容进行粗略的“泛听”。学生可以通过了解问题,预测录音的大致内容,并练习在听解过程中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必要的信息上,同时排除不必要的信息。第二遍的“精听”以完形填空的方式将录音内容大致提供给学生,要求学生将其中的单词或短语补充完整。在“精听”过程中,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单词发音的同时,练习根据括号前后提示对内容细节进行预测分析的能力。在听力练习中,“泛听”和“精听”就像车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

在课后的教室外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练习一些与课上内容相似,难度相同的听解材料。在这些听解材料中,学生可以体验到相同的单词在不同的文脉中反复出现,这对提高其单词掌握质量、文脉预测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室外活动的最后,建议为学生设计一个运用教材中的相关表达方式将学习感受进行归纳总结的命题作文。通过上传至网络平台的公共交流空间发表自己的肯定、否定意见,以此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整体认识。众所周知,要想在听力学习中达到更好的听解效果,单单只进行听的练习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合听力进行口头朗读、听写、会话等综合训练。因此,为了使课堂知识能够更深刻地被保留在学生的脑海中,课后需要通过BlendedLearning的网络平台进行一系列的复习活动。

[1]祝智庭,孟琦.远程教育中的混和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03,(19).

[2]山本富美子.支持高级日语听解能力的下层知识分析[J].日本语教育,1994,(82).

[3]金庭久美子.关于新闻词汇的指导考察[J].横滨国立大学留学生中心纪要,2002,(9).

[4]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

[5]杨萍,吴秀华,胡博.高等学校应用多媒体教学利与弊的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H36

B

1008-7508(2015)11-0030-02

本研究为2015年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日语视听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XYJ2015015负责人:周婷婷,参与人:潘静惠,赵晓杰,阎萍,赵小平。

2015-8-19

周婷婷,(1981-),女,辽宁大连人,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日本文学。

猜你喜欢
文脉词汇量网络平台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脉
一种基于5G网络平台下的车险理赔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用词类活用法扩充词汇量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
Receptive and Productive Vocabulary in Language Teaching
依托网络平台,构建学习评价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