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龙汤联合热敏灸治疗AECOPD(外寒里饮证)30例

2015-08-23 09:55文蕾江西中医药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南昌330006
江西中医药 2015年1期
关键词:小青龙汤阻塞性证候

★ 文蕾 (江西中医药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 南昌330006)

小青龙汤联合热敏灸治疗AECOPD(外寒里饮证)30例

★文蕾 (江西中医药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南昌330006)

观察小青龙汤联合热敏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就诊的AECOPD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西医常规治疗)、B组(西医基础上加小青龙汤治疗)、C组(西医基础上加用小青龙汤联合热敏灸治疗)各30例,比较三组治疗后的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总有效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0.01<P<0.05),C组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改善,C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B组(P<0.05)及A组(P<0.05),且B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主要症状缓解时间短于B组(P<0.05)及A组(P<0.05),且B组短于A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小青龙汤联合热敏灸在AECOPD的治疗中有协同作用,临床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小青龙汤;热敏灸;AECOPD;临床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且呈进行性发展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肺部疾病,也可累及肺外,引起多种并发症。目前全球有2.1亿慢阻肺患者,中国40岁以上人群总患病率高达8.2%,在农村人口因病死亡原因中占23.5%,居第一位。频繁发生的慢阻肺急性加重可增加肺功能损害、气道炎症及细菌定植,加速COPD患者的自然进程。针对AECOPD的治疗,主要以氧疗、抗生素、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及机械通气等治疗为主,但不当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等药物,亦可导致患者出现二重感染、免疫功能下降、菌群失调、脏器功能继发性损害等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因此,很多医家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AECOPD,导师郑洁运用小青龙汤联合热敏灸对AECOPD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来源于2013年6月-2014年5月期间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部的AECOPD患者90例。全部病例西医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指南(2013年修订版)》中慢阻肺急性加重期I级、II级诊断标准,中医诊断符合《中医内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8月第一版)中“肺胀”表寒里饮证的辨证标准(主证:咳嗽,痰多,痰质清稀或成泡沫,胸闷气喘,稍劳即著;次证:恶风寒,鼻塞流清涕,倦怠乏力;舌脉:舌暗,苔水滑或薄腻,脉弦滑),并排除近2月内使用过全身激素者或长期使用激素者,以及合并肝病、肾病、营养不良、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贫血及抑郁等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A(对照)组中,男19例,女11例,平均(65.97±3.11)岁,患病(9.27±1.89)年,I级4例,II级26例;B(小青龙汤)组中,男20例,女10例,平均(66.90±2.52)岁,患病(9.57±1.7)年,I级5例,II级25例;C(小青龙汤联合热敏灸)组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66.97±3.60)岁,患病(9.52±1.75)年,I级5例,II级25例。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程度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A组:治疗措施按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提出的AECOPD治疗方法处理,即控制感染、支气管扩张剂、氧疗、祛痰止咳、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对症支持等。治疗前两周及观察期间不使用糖皮质激素。

B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自拟中药处方:麻黄去节10g,白芍10g,五味子12g,干姜12g,炙甘草10g,细辛3g,桂枝12g,半夏洗10g。水煎服,每剂共煎300~400mL,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日1剂,随症加减。

C组:在小青龙汤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热敏灸:用艾条在患者背部特定体表部位(风门、肺俞、至阳等区域)选用6~7个穴位,应用回旋法、雀啄法、温和灸法等手法进行探查,患者出现透热、或扩热、或传热、或酸胀等灸感反应点即为热敏穴。根据热敏化腧穴出现热敏化的不同,分别依序进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3min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法2min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2min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每日1次,约30min。疗程为10d。

1.3疗效判断

1.3.1治疗10d疗效评价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制定的标准,无症状为0分,轻为1分,中为2分,重为3分。舌、脉象具体描述不记分。证候积分<6分为轻度;6≤证候积分<10分为中度;证候积分≥10分为重度。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者为临床控制;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者为显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者为有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30%为无效。

1.3.2药物不良反应观察临床不良反应表现,检测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指标。

1.4统计学分析本资料所有的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卡方(^2)检验,三组间相比较及两两相比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三组总有效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0.01<P<0.05)。C组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P<0.05)。C组与B组相比及B组与A组相比虽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其数值呈上升趋势,见表1。

表1 三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n=30)  例

2.2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三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后三组患者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B组(P<0.05)及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B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A组(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s,n=30) 分

表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s,n=30) 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13.78±4.97 9.22±2.24小青龙汤组 14.17±4.64 7.48±1.89小青龙汤+热敏灸组 13.69±3.56 5.55±1.45

2.3三组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三组患者主要症状改善情况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喘息、咳嗽、咯痰、乏力等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B组(P<0.05)及A组(P<0.05),且B组改善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三组主要症状缓解时间比较(-±s,n=30)  天

表3 三组主要症状缓解时间比较(-±s,n=30)  天

组别  咳嗽  喘息  咳痰  乏力对照组 4.5±1.3 4.5±1.8 4.1±1.1 5.2±1.3小青龙汤组 3.3±1.8 3.8±2.1 3.0±1.0 4.2±1.2小青龙汤+热敏灸组 2.1±1.3 2.7±1.1 1.8±1.5 2.6±1.3

2.4安全性指标在本研究期间,三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测等未见异常。

3 讨论

中医学并无“COPD”病名,根据其“咳、痰、喘”症状及对中医优势病种的界定,200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COPD对应于“肺胀”范畴,首见于《灵枢·胀论》:“肺胀者,虚满而喘咳。”国医大师洪广祥认为,宗气虚衰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有着密切关系,宗气衰则营卫弱,卫气虚必然导致机体卫外和温煦功能不足,外邪趁虚而入[4-5]。COPD患者可由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发展而来,临床多见背冷怯寒、四肢不温等气阳虚弱、卫阳不固之症。肺气耗伤,不能布津,则痰浊内蕴;子盗母气,脾阳亦衰,传输不利,聚湿生痰;又久病及肾,肾之气阳亦虚,蒸化失司,阳虚水泛,聚水成痰,上干于肺。患者为阳虚之体,卫外不固,又饮邪内伏,与风寒阴邪“同气相求”,易为风寒所伤,内外合邪,壅阻气道,而致肺胀急性发作,形成外寒里饮之证。《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洪广祥教授认为“治肺不远温”,温散寒邪,温化寒饮,温通散瘀,温补气阳,温宣、温散能除寒解表,祛除疾病急性加重的诱因[6]。

基于“治肺不远温”的学术思想,小青龙汤温肺化饮,热敏灸实际上就是温法的一种,甚合AECOPD表寒里饮证的病机。小青龙汤中麻黄发汗、平喘、利水,与桂枝相须为君,共奏通阳宣散之功;白芍和养营血,与桂枝相配,调和营卫;干姜大辛大热、细辛性温,散寒温肺、化饮涤饮,兼助麻、桂解表祛邪;五味子味酸性温,敛肺止咳,与麻、桂相配,一散一收,既可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又可制约诸药辛散温燥太过之弊;半夏味辛性温,降逆止呕,燥湿化痰;炙甘草调和诸药。此方为解表蠲饮、表里双解之剂。现代研究表明,小青龙汤通过对组胺的拮抗作用抑制I型变态反应的IPR和LPR而抗炎和增强人体免疫力,同时,小青龙汤还可抑制IgE的产生,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而止咳平喘。此外,小青龙汤具有良好的解热、抑菌、抗过敏作用,且对部分脏器癌有抑制作用[7]。

热敏灸是在陈日新“灸之要,气至而有效”的理论指导下“辨敏施灸”,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1)药物作用:艾叶性味辛、苦、温,归肝、脾、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的功效。《本草纲目》:“艾叶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合,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将本品熏灸体表穴位,能温煦气血、透达经络;(2)温热作用:《素问·调经论》:“气血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艾灸可通过其温热刺激通调十二经脉气血,而达到治病的目的。艾条燃烧时产生一种以近红外辐射为主的能谱,直接渗透到深层组织,人体吸收后可为机体的能量代谢、免疫功能提供能量,为病态细胞提高活化能,同时又可借助反馈调节机制,纠正病理状态下能量信息代谢的紊乱;(3)经络传感作用:“灸之要,气至而有效”。艾灸可通过其温灸热敏化腧穴,极易激发灸性感传(约95%的出现率),以至气至病所,开通经络,疏通经气,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实现神经、体液、微循环等的动态调控过程[8]。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可以激发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微循环,具有抗细菌、抗病毒、镇咳、祛痰、平喘、抗过敏,镇痛、抗自由基,调节机体功能、抗衰老、预防保健等作用[9]。本研究分别采用西药、小青龙汤联合西药和在西药基础上联合使用小青龙汤和热敏灸治疗AECOPD,结果显示:小青龙汤联合热敏灸组的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及小青龙汤组(P<0.05),且主要症状缓解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小青龙汤与热敏灸联合使用在AECOPD的治疗中有协同作用,不良反应少,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赵桂英.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抢救COPD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6):29-30.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阻肺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M].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255-265.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4-58.

[4]王丽华,张元兵,兰智慧.洪广祥补益宗气理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2):302-304.

[5]洪广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辨证施治[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7):454-456.

[6]郑洁,洪广祥.“治肺不远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研究[J].江西中医药,2000,31(6):20-22.

[7]张保国,刘庆.小青龙汤现代研究与新用[J].中成药,2012,34 (2):340-344.

[8]李定忠,傅松涛,李秀章.经络与人体物质系统、能量信息系统的关系——关于经络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之四[J].中国针灸,2005,25(2):115-118.

[9]兰蕾,常小荣,石佳,等.艾灸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12):2 616-2 619.

R256.14

B

(2014-09-19)编辑:万崇毅

猜你喜欢
小青龙汤阻塞性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应用效果观察
小青龙汤在流行性感冒中的应用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小青龙汤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小青龙汤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38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4例观察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